王妃不梳妆(246)
话毕,杜若抬步欲要离开。
“站住!”明镜喝道,“你还想走?”
“东西都给了,我不能走吗?”
明镜大笑,“今日大魏种种,皆拜我所赐,待魏珣回过身来,焉知不发兵攻我。面对面,我可打不过他。但是若由你在手,他出兵千里而来总需要时日,你在我手不过方寸之地,杀你易如反掌,便可牵制他。所以要我撤兵亦无妨,你得与我同归大梁。”
杜若咬唇不语,她原旧知晓回不去了,不过挣扎于万一罢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明镜在杜若耳畔低语而笑,十数年谋划啊,终于实现了夙愿。
东边泛起鱼肚白,即将平旦,江上船只开始抛锚扬帆,杜若出舱回望临漳城。
却见城楼上站满了人。
杜直谅,杜怀谷,杜有恪,茶茶,七七,王府属臣,西林府军将领……
“娘亲……”
“娘亲……”
七七的声音顺着风声撕心裂肺传来!
杜若张了几次口,却一个字也发不出来,她听到更清晰的声响,兵革的撞击声,西边初策英军又在进攻了,此刻没有了梁军的夹击,西林府军应付得便能顺畅些,大抵能等到援兵。
于是,她便朝七七笑了笑。
“看够了吗?”明镜至船头。
杜若无话应他,只欲转身回舱,却模糊见都西边更远处尘土飞扬,似有兵马疾奔而来。一时顿下了脚步。
明镜亦惊,她端来“千里眼”查看,见得一人白袍铠甲,风尘满面,正疾奔此处而来。
那人,正是魏珣。
“你看一眼,他此刻所带兵甲,可够同我与那策英军两处周旋?”
杜若从那小小的洞眼里,看见魏珣策马而来。
竟然,还能在见他一面。
杜若笑意更盛,然只是多看了一眼,她便顿住了脚步,再迈不开。
只蓦然往船头踏板走去。
“娘亲,你快回来!”
前面是七七的喊声,侧里是已经到岸的人马。
“瑾瑜!”杜若终于唤出声来。
然,猛然间,身后人握住她肩膀。
“你此刻踏步上岸,生你者与你血脉相连之梁国之将士,便将伏尸百万;养你者魏国之疆土,便将战火不休。”明镜之语如刀似箭扎入杜若心口。
魏珣一言未发,从马上跃下,直接奔入江中,被左右人拼命拦住。
船上,弓/弩手列队待发。
杜若回头怒视明镜,“你敢!”
“那要看你怎么做!”
杜若望着岸上之人,原来命运残酷至斯。
终于,杜若往后退去,从明镜腰间抽刀断锁。
唯声音逆风传去,“以澜沧江为界,勒住你的战马。”
她立在船头,两手交握于左,行辞别大礼。
妾身,拜别殿下。
船只顺风而下,八月天高风怒号,江水滚滚东逝去。
人生,自是长恨水长东。
第104章 . 大结局(下) 开天地
杜若离开的那日, 澜沧江上除了呼啸的风声和奔腾的浪声,最清晰的便是七七的呼喊声。
她原本在城楼上几欲跌出墙去,只因杜有恪一行强抱阻拦, 方挣脱不开。
如今见她父亲归来, 众人也不再阻她, 由着她奔出城楼。
五岁的幼女,自小在边关长大, 这两年更是在肃杀中浸淫。宜平坊刺杀, 让她历了生死。荣昌的遇刺,让她亲眼看见死亡。
她, 早已有了生死的概念。
她识得那艘艘船只高挂的旗帜,基本已经意识到,这样的生离, 与死别无异。
一路跌跌撞撞奔向江面, 直入江中,从魏珣身侧渡过的时候,江水已经没过她肩膀,她却丝毫没有停下, 只朝着那天际尽头化成白点的影子奔去。
四下里水花涌溅, 魏珣一把将她从江水中托出,双手举着,无声望着。
“我要娘亲, 爹爹!”
“我要娘亲!”
“她这样走了, 就回不来了!”
七七在魏珣双掌的钳制中拍打挣扎, 嚎啕大哭,哭声散在江风中,原该被湮没吹散。但她却一声高过一声, 似要与风浪相抗争。
不知过了多久,孩子终于累得发不出声响,然一双同她母亲一样的杏眼却依旧倔强地盯着自己的父亲。
晨曦之晖落满江面,泛出点点金光。
魏珣在七七的眼眸中,看见自己,已经失尽神色。与江面闪烁的明芒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扯着嘴角笑了笑,一把将女儿搂进怀里,一步步往岸边走去。
他立在城楼的这头,抱着已经哭不动唯剩打颤的孩子。目光扫过诸人,有他的部下属臣,有她的手足至亲,个个皆受了伤。而耳畔处,一早拉开的战事还在继续,他不用回首督战也能知晓,若是再加那八万梁军压境,即便他此刻回来,亦不过同归赴死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