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春色+番外(91)
刚入定,吴太后意有所指似的开口:“万岁如今长大了,哀家也管不了。只是前些日子哀家同万岁说的话,万岁可还记得?”
话引出来了,吴太后继续道:“今儿来,哀家是为着两件事。万岁的几个兄弟也到了大婚的年纪,太妃们既求到了哀家跟前,有些事不得不紧着筹办起来了。”
吴太后一开口,姜珩就猜到了她后面想要说的话,只是不知她花了怎样的代价竟请了太妃们也跟着来凑了热闹。
事实上,还真不是吴太后,眼瞧着几位王爷的年纪愈长,宫里这两位为着皇后的事斗法,她们的儿子却受累不能娶媳妇,这都叫什么事儿。
于是几人一合计,求到了吴太后那儿去,将这件事摆在明面上,这对母子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搪塞过去。
太妃们此举倒是正中吴太后下怀,她正愁没个明头选秀,如今可不就借着这阵东风了。
姜珩乐呵呵地看着几个太妃,“往日是朕疏忽了,让几位皇兄皇弟受了委屈,还请几位母妃宽宥儿之过失。”
几人不明其意,也跟着打着太极:“万岁严重了,本不是什么大事,让万岁为此劳神,倒是我们的不是。”
“既如此,不如让礼部备下去,各府的秀女也好让哀家和太妃们相看相看。”
吴太后似是不经意间这般说道。
张德妃忙附和着吴太后的话,“太后娘娘说的是,平日我们虽也听过各府姑娘都是顶好的,究竟没能见上一面,若能如此,当真是极好的。”
陈淑妃接过话,紧跟着开口道:“正是呢,早听说过京里几位闺秀,却未能一见,当真是憾事。”
潘良庸看着几人暗流涌动的对话,不禁冷汗长流,这两位主子打擂台,究竟何日是个头。
言归正传,吴太后瞧着时机差不多了,开始进入正题,“太妃们都是这个意思,这件事就这么着吧。说起来,万岁年纪也不小了,不知何时才能让哀家抱上皇孙?”
看着几人一唱一和从为亲王选妃又转移到自己身上,姜珩在心底冷笑了一声,面上却依旧维持着和善的神情,笑着道:“母后娘娘和几位母妃关爱之情朕都明白,只是先前您们也是知道的。天子虽可以日待年,只是先帝父皇乃儿之生父,父子情深,儿愿以民间之礼,为先帝父皇守孝三年。”
第47章 纳采
“而今孝期已满,儿自当册立皇后以安天下臣民之心。至于中宫,儿已有了人选,不日会同内阁拟了旨意以告天下。”
姜珩淡笑地看着上首吴太后她们。
准备了一大堆话的吴太后死死噎了回去,脸上写满了不信。
“不知万岁相中了谁家的女儿?”吴太后耐着性子问。
“是永嘉侯府的二姑娘,赵鸾。”
想到那无情的女人,姜珩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吐出来的。
因着众人的关注点都在姜珩口中的姑娘身上,他的异样却未被人注意。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在脑海中寻找着赵鸾的面容。约许半盏茶的功夫,吴太后才想起了姜珩口中的人是谁,且还是连带着秦氏一同想起来的。
无他,京里的贵女本就多如牛毛,更何况永嘉侯一众早在三年前就离了京城,吴太后实在记不得有赵鸾这号人。
若非忽然想起了秦氏,只怕还要好半晌才能知道这位姑娘是谁。
“当年秦氏毒杀永嘉侯老夫人之事闹的这般大,万岁今儿却要册立秦氏的女儿为后,这不是告诉天下人有哪样学哪样吗!”
对于姜珩中意的人选,吴太后头一个跳出来反对。
姜珩的脸色不太好看,纵使他知道除了吴氏女,论他选了谁吴太后都不会满意,却不想吴太后竟会有这样大的反应。
事实上因着没选吴氏女为后是一层,另一层则是为着赵鸾的出身和品行,再摊上了那样一个母亲。而姜珩选了这样的女子为后都不愿意让吴家女入宫,怎教吴太后不怒。
“妾记得,这位赵姑娘的妹妹在赵姑娘的及笄礼与人通奸,闹了好大个没脸。”
陈淑妃冷不叮铃一句话,将吴太后的愤怒凝聚到了顶点。
“什么?竟还有这样的事?”
吴太后虎了脸,径直从座位站了起来,一掌重重拍在御案上。
“噢?怎么朕记得却是富山伯府的梁公子强了赵三姑娘。”
姜珩挑眉看了陈淑妃一眼,目光再次凝聚到吴太后身上。
吴太后冷哼一声:“纵使通奸也好,被辱没了也罢。一家子姐妹,妹妹名声有瑕,姐姐又岂可入宫为后!”
富山伯夫人吴氏同出一族,是吴太后的堂妹,可不正是一家子出来的姐妹么。
只见不少人的目光都聚集到自己身上,后知后觉的吴太后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又急又气,竟一时语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