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大户贵夫妻+番外(296)

作者:妙利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时空 市井生活 关键字:主角:林菁,沈安侯 ┃ 配角:楚氏,楚怀,沈淑窈,沈凌 林菁和沈安侯两口子睡得好好的,一睁眼就来到了从未出现在历史中的燮朝国公府的当家侯爷侯夫人,这名头听着似乎不错,可过了几天就发现问题家里人口多,婆婆精明小叔子闹心,还有个十岁的儿砸和八岁的儿媳妇儿,林菁的内心是崩溃的体能太差身体太弱,身为狼牙队长的沈安侯表示必须要锻炼锻炼再锻炼,八块腹肌一块都不能少衣食住行样样不习惯,两人只好挽起袖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不小心,夫妻同心闯出了一片天地来点击展开

穆岚回到皇宫,看着堆积在外头的钱财,心中不知是何滋味。另一边,吴王等人还没进京城的大门,就听说朝局已经稳固,心中亦是不忿。

他们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来的,然而李相已经被关押囚禁,张舒梁身上并无污点,沈安侯又手握雄兵有心保穆岚一回。这般情形之下,他们再冲击京师,说不准就要被打成叛逆乱党,彻底绝了夺取皇位的机会。

当然,真正让他们下定决心撤兵的,是各家都收到后院起火的消息。要知道这几位王爷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为了积蓄力量没少盘剥百姓。沈安侯早就布局将子弟兵们撒出去,玩了一把劫富济贫,很是收拢了民心,顺便调丨教出百姓的反抗勇气来。如今王爷们将主力往外头一带,他们自然就兴起了轰轰烈烈的“闹丨革丨命”。

宣州留守的陈昭和陈曦兄弟俩是第一个倒霉的。两年前疫病一案,吴王为了隔绝疾病传播生生烧死了一城的人,宣州百姓心中对他便是恐惧厌恶多过臣服。这回他将宣州精锐带走了大部分,只需有心人稍稍鼓动,百姓们自然愤然出手,一鼓作气将他们统统赶出去。

吴郡被岑易用药材生意搅和在先,又有奚末带着情报人员渗透再后,整个龙江水域的漕帮早就已经姓沈了。这回便是两只老狐狸强强联手,并有捧剑侍剑一同运作,不过半个月功夫,宣州境内已是一片兵荒马乱,各地官府根本谈压不住。

吴王府的幕僚只得一边修书快马报给吴王,一边派兵进行弹压。可有子弟兵出手,那些衙差府兵根本是有一个灭一个,来两个死一双。趁着这般大好机会,沈淑窈大小姐果断出手,暗中买通留守吴郡的许昌王心腹骤然发难,列举陈家兄弟十几条罪名,直接将他们压下天牢,并说服其余谋臣幕僚将陈曦斩首示众以安民心。

陈曦作为焚城事件的直接执行人,他的死可以说罪有应得,甚至死有余辜。果然随着他的死亡,四下造反的百姓似乎平静了一些。各级官员和王府属臣心中稍定,却是再也不敢出兵镇压围剿了。

沈淑窈要的就是这般结果。她派出自己这些年拉拢也好坑蒙也罢从沈安侯和岑易那里扣瓜来的人才悄悄送到宣州,顶替上那些鱼肉乡里被百姓们拉下马的县令们。当然,名义上“发掘人才”和任命他们的都是那位被买通的吴王心腹,而他因之前一波凶残操作,至少短时间内无人敢违逆他的意愿。

沈淑窈挖空了宣州的底层官员,对和州和甘州的手段就简单粗暴的多——直接抢劫军粮,号召百姓跟从子弟兵反抗到底。粮食碰到手里,煽情的话在耳边说过十几遍,单纯的百姓便认定了子弟兵才是他们的亲人,而官府只会让他们生不如死。

早两年互相坑害,这回又带走了大部分精锐,甘州和和州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压制住各地燃起的抗争和烽烟。经营已久的子弟兵们一边护着百姓的安稳,一边带领他们参与这改变世界的盛世,让百姓们心中感动之余,第一次有了翻身做主的感触。

沈淑窈对节奏的把控非常精巧,甚至比沈安侯还要稳健一些。在岑易和奚末的帮助下,三州都维持在乱却不伤及太多性命的情形中,以掏空几位王爷的存粮和钱财为首要目标。除此之外,便是打压豪强消灭酷吏,还百姓们一片生存的青天。

吴王燕王和卫王并不知道他的打算,只知道自己的地头不太平。可真要说出了什么事儿——又并没有被刁民乱贼冲击王府,或是各处杀烧抢掠民不聊生。

他们风尘仆仆的回转,被千头万绪闹的头疼——看上去都不是什么大事儿,无非各处出了玩忽职守贪污受贿的官吏,被忍无可忍的愤怒百姓给宰了。可光这么拖着,自己好不容易经营出的基业便要打了水漂。和幕僚们讨论来讨论去,根本没讨论出个章程来。最后一看,下头都已经自己平事儿了?那就谁在主事,就继续让谁呆着吧。

他们这般无奈妥协,和圣人渐渐失去对各州府的控制何其相似?从拖延赋税,到听调不听宣,最后各自为政根本不搭理。可几位王爷也没办法改变这一状况,实在是他们也没有多余的人手,一下子填充满这许多空位。

他们只想腾出手来慢慢收拾,却没想到江州突然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让所有人都被镇住了。等到他们缓过神来,失态已经变得不可控制,而沈淑窈沈大小姐,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以自己独立的身份,站立在所有人面前,参与进这个名为“天下”的棋盘之中。

作者有话要说:加班成狗,周一到周五工作日木有双更,大家也好好上班上课吧

第248章 圣女淑窈

从年初起,换了青锦新装的天师府众弟子便不断在江州百姓跟前刷新存在感。除了高深莫测的仙法手段, 他们还渐渐展现出不同于旁人的生存技能。而天师弟子虽然高贵, 却并不显得冷漠,反而对百姓们十分亲近,愿意为他们解决任何困惑。

儿郎们的问题可以找文会, 姑娘媳妇子有什么难处纠纷可以找互助会。和种田有关的可以询问农会, 做生意倒卖物资也能上商会去打探打探。

当然, 其中最特殊的便是工会。他们从开年起便折腾出不少新式农具, 挨着地儿的给天师府弟子们的家中送去。这些玩应儿看着简单,用起来是真的好。无论是自己耕作的,还是家中有田产佃户的,都被这些工具的效率给吓了一跳。

百姓们看着眼热,有脸皮厚的便找上门求要。天师弟子没有拒绝,却也没有答应,只解释道:“这东西做起来不简单,且天师府本就入不敷出, 要我们白送, 我们大约是没那能耐的。可要说做成买卖,似乎又有失道义, 不如你们再等等,等我们先生出关,我们询问他之后再做决定。”

一传十十传百,所有人都知道天师府的弟子大约是愿意帮他们的,只先生在闭关研习, 不好自专。那么问题又来了:“梁先生可是在参悟什么高深的法术?他要多久才能出关?”

说到这个,被问话的弟子先是叹气,又浮起淡淡的笑意:“上回先生为了帮互助会的忙,画了张吐真符耗了元气,一直都不见痊愈。原本我们也不敢劳累了他,可他偏说如今世道混乱,我们该为乱局早做准备,是以不顾伤势便闭关占卜。不过先生也说了,他已经看到了天道预示,能够安定天下之人就在咱们江州。等他问明天道旨意,便带领我们一块儿去寻这天命之人。”

天师道的先生无所不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对于他那一套“天道”、“积德”、“修行”的理论,卲郡百姓也没少听天师弟子们随口说起。虽然觉得不甚明白,但听起来又仿佛有道理,听得多了琢磨的多了,反而越发信服起来。

这回便显示出这样不经意“洗脑”的后果。不过十几天功夫,几乎所有人都和天师弟子们一块儿翘首以盼着梁子信出关,带他们寻找能够改变天下大局的“天命之人”。

五月初五,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因这个时空的历史上并没有一位投河而死的芈老先生,是以端午的习俗只有系彩绳避毒虫,并没有吃粽子这一项。不过沈淑窈小时候在京城时吃过沈安侯亲手制作的红豆粽和咸肉粽,不知怎么的有些嘴馋,便让庄子上的下人采购糯米果干,多做一些分着吃一回。

这边正热火朝天的忙活吃食,不知何时天空中飘来一片粉色云彩,正正儿悬在沈家庄子上空。路过的百姓看着新奇,忍不住停下来驻足观看,庄户们看到外头围观的百姓,也好奇的跟着抬头——好家伙,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祥云?

沈淑窈本在屋子里翻书,听着外头的动静便走出来询问。只她还没来得及说话,便被洋洋洒洒的金色粉色细碎祥光糊了一脸——天上那片祥云仿佛正是冲着她来的,她才一露面,便给了她这样一个如梦幻般的出场仪式。

今日沈淑窈穿了身月牙白的长裙,青丝披散,只用一根檀木簪子挽着。原本是为了行动方便,不想祥光一照,竟显出几分纯净庄严来。她一步步踏出,地上便绽放出一朵朵金色莲花形幻影,所有人一边揉着眼睛一边低声呼喊:“步步生莲!这是步步生莲!”

她眼眸低垂,宝相庄严,从自己的院子慢慢踱步到庄子门口,那祥云也跟着她一路飘着。地上的莲花光芒越发盛大,而她脑后也渐渐亮起了七彩的光轮。庄子大门四开,消瘦许多却神采奕奕的梁子信正站在那里,对着她慢慢屈膝行礼:“天师道弟子梁子信恭迎圣女,请圣女回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