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要亡(76)

作者: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天之骄子 穿越时空 甜文 爽文 关键字:主角:朱烟寒 ┃ 配角:骆其堃、祝珠珠、 ┃ 其它:穿越、治国、大明、励精图治 朕穿越而来!结果穿越成崇祯?!人生志向是改变国运!扭转乾坤!结果大臣都不配合?辛勤工作之余朕要广开后宫!朕要做种马文男主!结果后宫都是些啥人?皇后来自末日文,坚信末日会降临,每日里组织妃嫔讲授末日理论,积极做好末日来临的各种准备工作?丽妃来自修仙文,每日里打坐修仙,拉着朕说要做一对双修仙侣嘤嘤嘤?宁妃八成是种田文穿过来的,将储秀宫后院开辟成田地,种些瓜果,众妃嫔得闲都去她那里嗑嗑点击展开

知县擢升为知府?

这个擢升速度堪称一步登天了。消息即出,朝堂轰动。谁不是经年苦读一步步擢升?居然有人能一步登天?

牛力这个人吧,朝堂上的一些元老极为熟悉,不是个读书的料子,被牛首辅大棒在后面打着,才勉强中了举人,之后便入了仕。在大明若是中举便做官,就再也无法进入内阁,要想入阁拜相,便要一举读到进士才可。

牛力当初急急忙忙便去做官,想必也是牛首辅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是那块读书的料。

后来牛家倒了,还没等仇人记恨牛力,吏部尚书赵南星先一举发招,将其贬往一个贫瘠穷县做个县丞,这下倒省的那些人动手。

考核的时候得了个良,原来的知县又老死了,自然而然报了吏部,提了他做知县。

谁知道他居然有那个运气被皇上记起来,升为了知府?也不用做同知、知州、通判?先是朝堂上老一套的哭天抢地。

现在朱烟寒倒是很懂那一套了,无他,把这种哭天抢地当做民俗表演,倒别有一番观光客的风情,他甚至还叫陈美人躲在皇后和懿安垂帘听政的帘子背后,扮做宫女,直播了这一场别开生面的古代大臣秀,帮陈美人吸粉无数。

等闹腾完,朱烟寒说出自己的理由:“此人勤勉,积极推行新事物,诸位可去查,他上任以后江阴县的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了四成,粮食出产率上升了五成……”

下面的大臣听得目瞪口呆。

历来称赞一个官员优秀,便有无数溢美之词,可是像皇上这般具体细化到每一项事务,实在是闻所未闻,可是具体听起来,倒……挺有道理的。

这也是朱烟寒的目的,将KPI考核的概念引入大明官场,让官员们当官更加注重这些指标。至于片面注重指标的负面效应,等过两年再想对策。

于是大臣们便看着另一道圣旨传出了京城。

以后当官,能否考核成功,还要看一系列数目汇总。每一年对比,若是降了便不能升职。

牛力的任命自然无可阻挠了,外面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他是靠着皇帝对牛首辅的怜悯,有人说是他妹妹熙贵妃在皇上跟前吹了枕头风。好在江油府穷山恶水,又是有名的地动、走山之处,等眼红之后,更多的人恢复了冷静:“那等穷乡僻壤多是流放罪臣,牛力便是去了那里,也不见得有命回来。”,便不再嫉恨。

可是说到升官,自然就有人想重复他的路子,有人细究原因,居然是因为皇上在朝堂上当众称赞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再细琢磨,他第一批推行了皇上设置的“防疫卫生”措施,又第一批开种玉米土豆。

倒是很懂拍皇上的马屁。打听到的人酸溜溜的说。

酸溜溜归酸溜溜,当他们得到消息之后,便开始大肆在自己管辖的区域内开展“学习新事物”的狂潮,朱烟寒擢升了一个人当靶子,却没想到歪打正着促进了一场革新,也无形中减少了很多守旧的阻力。

朱烟寒:……意外之喜,承让承让,天命吃鸡。

有了轰动性的擢升在前,另一则任命:朱烟寒钦点恩科状元郎卓骐为广元州知州的消息便悄无声息的隐没在诸多繁杂的政令背后了,毫不引人注意。

牛首辅在家得到消息,叹一口气:“皇上心智聪颖,是我大明之福。只是于我牛家,倒未必是福气。”

孙儿不解,他跟爹娘分开跟着爷爷在老家耕读,受爷爷教诲良多,也格外聪慧,此次擢升,他也为爹爹高兴,因而不懂爷爷的愁色从何而来:“爷爷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爹爹擢升,不利于我牛家?”

牛首辅耐心指点:“皇上是要树立一个靶子,你爹爹出头做这个靶子,便无人注意他钦点状元郎之事。”

小孙儿眨巴着大眼睛犹自不解:“爹爹也得了好处,怎么能说我们牛家吃亏呢?”

一席话惊起梦中人,牛首辅一愣,旋即大笑:“还是小儿聪明,我们牛家擢升,倒也不算吃亏。只是我得写信请几位先生师爷,跟着你爹爹才好。”

孙儿又指着堪舆图:“爹爹要去这里。”

如今朱烟寒重视堪舆,并不知罪,因而大明上下都以家里存着堪舆图为荣,孙儿少年人心性,自然也日常极为喜欢钻研堪舆图。

牛首辅看一下堪舆图:“状元郎被选做广元洲知州,广元和江油,都在四川境内,想必皇上要在此地有什么大动作。”

他思忖片刻:“不是为粮,便是为钱,你爹爹得了皇上青睐,我们牛家有个这个翻身的机会,以后便只能老实站在皇上背后,殚精竭虑为皇家卖命,以后,我们便上了皇家的船喽。”

硫磺矿石分布在四川,硝石位于四川重华镇老君山,俱在牛力和卓骐的辖区,朱烟寒早就叮嘱他们,去了以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将这些矿物运出来。

等矿石运进京城,丽妃的化工厂,便正式开张了。那些小太监们便一天天欣喜的发现,自己在丽妃娘娘的指点下,造出了洗手的“胰子”,只是那胰子又白又香,形似云母,丽妃娘娘说这个叫做“肥皂”,可用作洗衣,还可以用作洗手、洗脸。

可是等卖出到宫外,大明的百姓却自发给其起了个香艳的名字:“香云块”,香喷喷云朵一般,可不就是香云?

丽妃便请示过朱烟寒,在京城最热闹的前门租了一块店面,专卖这香云。外地的商家也可来购买。虽然价格不菲,可是架不住人人的猎奇心理,店中生意火热,常常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顾客。

百姓还在传言,丽妃娘娘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仰慕皇上,便落入凡间,将仙界洗手的琼浆运下人间,送给百姓使用。

等玻璃也造出来,这传言就更火了。

无色、光滑、冰凉。

古代早就有玻璃,但充其量不过是纯度高一点的琉璃,用作杯子或是花瓶,还是小范围流传在贵族之中。可是丽妃的店里,这玻璃却能大范围用作窗纸,透过那明晃晃的玻璃,便可清晰看到店内场景。若是买不起,还可买玻璃杯、玻璃板、玻璃盘,一时之间,大明的文人写出无数诗句来称赞这玻璃,在民间它也重新有了一个名字——“星玉”。如星星一般闪耀,又如玉石一般透明,可不就是星玉?

大家都说,丽妃娘娘心善,曾经在临湟县城怯除瘟疫,又造出香云,还将天上的星星采撷下来做窗户。简直就是九天玄女再临。

过一段时间,又传丽妃娘娘将天上的仙镜拿来人间。不用说,肯定是丽妃借助了水银,发明了镜子。这仙镜同以往磨光的铜镜不一样,照人清晰,毫发皆可见,富豪们买的是由紫檀木镶嵌的落地大穿衣镜,穷人便买巴掌大的手镜。甚至京中百姓嫁娶,皆以嫁妆中有一枚镜子为荣,新娘都希冀能沾些丽妃娘娘的仙气,给自己今后的人生添些运气。

朱烟寒也不恼,任由下面的百姓传。他的目的本来就是指着这肥皂赚钱,肯定是百姓传得越传奇,卖的越好。

朱烟寒还建议丽妃,将香云制成各种形状,或花朵,或云朵,或星星形状,还将其用精美的盒子包装,由出海的商船运送到海外出售。

渐渐的,远在东方的国度,除了瓷器和丝绸,还多了香云和星玉、仙镜做特产,富豪贵族,皆以家中有此物为荣。朱烟寒也顺势赚了大笔的钱财。

作者有话要说:

朱烟寒:我,是鸽,奸商,莫得感情。

朱烟寒:我终于是个爽文男主了!!!我终于感受到了!!!留言留起来!收藏收起来!老子要做千古一帝!

第72章 锥子一家

虽然借着玻璃和肥皂的内销外贸, 朱烟寒赚取了大笔的钱财,可是他还是穷。

为什么?

因为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新军要装备,要吃饭, 要练枪。

化工厂的矿石、人工。

赵清衡那边的火枪研发。

各城的防疫措施。

穿越协会开了个简短的小会, 丽妃拿着账本胸有成竹:“如今我化工厂大可以自给自足, 烧制的玻璃远销印度、中亚等地, 而且已经接到了欧洲商人的询问,想必不久的将来我便可以给欧洲提供订单。盈利除了覆盖成本, 还会有大大的结余,到时候还可以接应他人。

皇后点头,聊起了火枪之事:“既然皇上如今有了新军,武器建造的事情便收归回来,以后这一块的开支, 统一算入军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