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要亡(75)
不过原理简单,并不代表过程简单。
先是利用这个特质的大炉子将盐和硫酸混合均匀,那个黄铜制的大管子也用来将盐酸气体收集起来,注入下面特制的水中,便是盐酸。
至于其余的反应物,再在其中加入石灰石和木炭,放入大锅中加热。本要用坩埚,但缺少原材,即便是主播阿秀的储物间里也没有这么奇葩的东西,阿秀:“谁会跟系统要奖励的时候兑换坩埚?我又不是哈利波特。”
朱烟寒:“哈利波特虽然爱学魔药课,但应该也不会好学到要跟系统兑换坩埚……”
还是皇后机智,问身边的宫女柳烟:“我记得前些日子清点库房时见着一些青铜大鼎,你且叫宫人搬来给丽妃用。”
柳烟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没忍住,出言相劝:“娘娘,那些青铜器……,是祭天时用的利器。”
朱烟寒嘿嘿一笑:“青铜所制,可加热,高温后极为稳定,拿来祭天岂不是可惜了?”
就这样丽妃的钟粹宫便送进去了一套青铜礼器。
将热气腾腾的硫酸钠和石灰石、木炭充分混合,然后投入青铜大鼎加热。最终生成一种黑色的灰末。
这还没完,令宫女将其用水漂洗,最后再做蒸发处理,便可得到纯碱。
当丽妃造出雪白的纯碱结晶时,整个后宫都欢欣鼓舞。
丽妃:……好吧。
钟粹宫的宫女和侍卫、太监高兴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她们给丽妃充当助手,见证了这奇迹,宫外还有对她们冷嘲热讽的,说他们迷惑圣上。其余和丽妃交好的各宫比如坤宁殿、冷宫、景仁宫的宫女们也常来帮忙,自然也是高兴,可是其余的宫人们看热闹而已,为何还一阵阵欢呼?
她命令身边的宫女一云去探听下原因。原因让她哭笑不得,原来后宫到底是无聊,宫人们寻常无事可做,见到丽妃“炼丹”,都来围观。
皇后对后宫之人仁慈,丽妃也懒得赶他们,他们便兴致勃勃嗑着瓜子围看(瓜子如今在冷宫售卖),见丽妃娘娘事必躬亲,和手下的宫人个个都佩戴着白色的兜巾(口罩),手上捂着仙罩(主播阿秀贡献出来的橡胶手套),甚至那大炉灶有时还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盐酸气体),俱是好奇,因而被他们看了个全程。
如今终于有所得,他们也与有荣焉,甚至有的宫女和小太监们还自发的从御膳房里叫了鲜果小酒,饮酒踏歌,以作庆祝。
丽妃:……好吧。
有了纯碱,下一步便很明确了,一切穿越男女的必备杀器就可以造起来了:玻璃!肥皂!
这纯碱是玻璃、肥皂、纺织、造纸、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朱烟寒自然心里也有盘算。不过这些化工品试验可以,真大张旗鼓的造起来也不能在深宫中,丽妃便跟朱烟寒申请了皇庄大明军事学校附近的一片地,正在京城的下风下水的位置,迁走了附近百姓,便要做个大化工厂。
让丽妃感到诧异的是,不少太监托了人去皇后和她跟前,询问是否可以跟着她去学习一二。
仔细询问起来,原来自打皇后清理宫女,那些太监们便敏锐的猜到了以后的日子必不如先帝在时那般舒坦。不是人人都能傍上魏忠贤,他们也想着为以后打算。
太后在天津造船,皇后开海务,皇上建练兵场,赵清衡造火器,这些都不是他们所能插手的了的,可是如今看丽妃娘娘开“化工厂”,他们便开始心动。他们围观了全过程,也不难啊,就是帮着娘娘扛硝石袋子,或是添火,或是搬运黑炭,这有何难?学一门手艺,老了招个徒弟养老,可不比在宫中苦熬着好?他们已经看明白,皇上根本就不信任太监,也就谈不上重用他们,至于魏忠贤,他自己也要凉不凉的。甚至还有些机灵的太监,在丽妃娘娘做这些时,主动凑上来帮忙。
丽妃跟朱烟寒及皇后请示,皇后自然很高兴,上次放出去的多是宫女,她们被派往各地去做防疫工作,正愁太监无处可销呢,就来个去处。
皇后高兴朱烟寒就高兴,他乐滋滋:“看魏阉还派什么人使唤?”
皇后倒有别的想法:“原来宫里的那些个宫女依仗妹妹培训才能得当重任,若是妹妹去做化工厂,原来那波人可怎么办?”
“我来!”来毛遂自荐的却是李贵人,她言辞恳切,“娘娘,我虽然不是医生,却懂些护理知识,我来培训管理这些宫女。”
皇后犹豫了一下,李贵人忙添几句:“娘娘,我先前为了自保不站出来,可是如今却想着利用自己的能力也为大明添一份气力,别的不说,帮着护士们救人总是可以的。”
李贵人如此说了,皇后也就放下了戒心:“那便是你吧。”
作者有话要说:
朱烟寒:本章我虽然出现了,但是怎么感觉主要是来打个酱油呢?
第71章 香云、星玉和仙镜
丽妃的化工厂便有模有样的建造起来。
大批量生产起来, 便不是那么容易了,首先硫酸便要大量购进,从哪里来?朱烟寒摸摸头:“场外观众求助。”
主播阿秀便来答疑:“观众说, 此时中国境内, 露天能开采的硫磺矿在四川、甘肃、台湾, 硝石主要位于四川。”
朱烟寒挠挠头:“来人呐, 宣郑芝龙。”
皇后按住他的手:“不可。”
朱烟寒自然明白为什么,郑芝龙控制了台湾, 双方已经结盟,并且郑芝龙已经进京觐见了朱烟寒,向皇上保证了忠诚。此时跟他要硫磺矿,那是理所当然。可是化工厂是他们光复大明的希望之一,若是被郑芝龙掌握了他们的命脉, 那后续的谋划怎么办?后续朱烟寒当然要铲除郑氏家族,将南海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郑芝龙肯定在京里有探子, 若被他探听到那硫磺矿可以用作什么,再绑几个化工厂的工人去,被他盗走核心的秘密怎么办?
朱烟寒问皇后:“那当如何?”
皇后说:“不如将四川先握入我们手中。”
朱烟寒发愁:“可是我练的兵如今还不够攻打城池。”
皇后摇头:“谁说要去打仗?如今臣子和皇上尚未撕破脸皮,皇上要任命谁, 还能有人反驳不成?”
朱烟寒眼睛渐渐亮起来:“你说的是让我任命我推恩的那些仕子?”
皇后颔首:“正是。当日里我们刚穿越过来, 便统管了书院,那些学子受皇上私库供养,被誉为天子门生,如今是他们回报天子的时候了。”
朱烟寒却担心另外一件事:“学子到底稚嫩, 考中后只在京中做些闲职, 怎么懂得官场的门路?派过去岂不是要被吞得骨头都不剩一个。”
皇后笑道:“有人助他。派牛力去做正,他为副手, 他若能控制住牛力,便是他的本事,若不能,我们便控制牛力。”
牛力这个名字已经很久远,朱烟寒思索了一下,才想起熙贵妃的哥哥叫做牛力。他呆呆看着皇后:“还是你聪明!”
随着牛首辅的下台、牛力的被贬、熙贵妃的不受宠,曾经依附于他的门人、故旧、学生,或是被政敌斗倒,或是改投别家,牛家派系一时之间烟消云散,牛力也老老实实在江南的江阴县城做一个小小的县令,看起来此生无望。
年终考核百官的时候,朱烟寒也特意找出来牛力的考评结果看过,就是个不功不过的良。看样子这辈子也就混到头了,不过他倒是不气馁,在江阴县带领百姓开垦荒田,设置学塾,教化百姓,第一批便推行了丽妃提出的防疫方法,也第一批便试种了玉米和土豆。甚至秋天丰收,他还特意将自己种在县衙边的玉米棒子给宫中的熙贵妃送了一小袋。
是个踏实做事又很快能接受新事物的人。
看来已经褪去的曾经官二代的浮华。可是这种人能甘心吗?从天之骄子一下子跌落贫瘠小县,从鲜衣怒马一下子变成牛车耕种,谁能不想再东山再起呢?
朱烟寒这次给他这个机会。
他能不感恩戴德吗?
何况牛家的幕僚和牛首辅能袖手旁观吗?他来四川跟那些官僚打交道必然如鱼得水,皇上自己派出的副手不就可以腾出手来做些真正的事?
朱烟寒传出了口谕:“江阴县知县牛力推广新作物有功,擢升为江油府知府。”
一石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