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继续唱名,这次的秀女却在问好后直接赐予的白帕子,沮丧的回到队伍里。
一位一位的唱喝生中,千辛万苦闯进最后一关的秀女们的去留就这样定下了。
贵妃悄声在太后耳边,语道:“这一队里还有个出色的,册子上评的是个‘蕙’字,您给掌掌眼。”说的正是全若曼,册子里是储秀宫中暗中观察的嬷嬷们宫女们,对这一批秀女的评价。在宫中一住就是半个来月,个人性格秉性早已记录在案。大多平平,少有的也容貌不过关。两者皆有的还得看在贵人娘娘面前的表现,经不经得起大场面。
秀女的阅看,可以说是千里挑一了。
“平时在家都做些什么啊?”欧阳贵妃问道。
“回贵妃娘娘的话,平日侍奉父母,做做针线。臣女还自幼拜倒在公孙大家门下,通了几样乐器。最擅使筝。”全若曼声音清朗,缓缓道来。
郭皇后轻声道:“口气倒不小,也不知和宫中女乐比起来如何?”
欧阳贵妃有些生气,自己不过是照常殿选罢了,提个名字就让郭皇后这么怪声怪气,这次还穿了正红的朝服来。‘哼,皇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小家子气。’
太后拍拍贵妃的手,道:“留!”语结了此事。
殿内的谈论并没有传到秀女耳边,免了全秀女一场担惊受怕。待最后一名秀女也颤巍巍接过白帕子,这一列人便被引了出去。
落选的同屋几位秀女向两人贺喜。全秀女谢过后,看到有认识的别处的秀女,同样当选胳膊上系着青帕的,迎上了前去。殿选的百来人间,系青帕的不过十之一二。
黄衫的邴秀女也系着白帕子,和孔秀女一同围了褚晴安来说话。孔秀女道:“先恭喜姐姐殿选得中了。”嗫嚅的几下,还是开口关心道:“姐姐家并非京城,不知待选时可有了落脚的地方?如果不嫌弃,我......”
“对呀,要来我家吗?家里有租下的别院,干净整洁,可以供褚姐姐小歇,不至荒废了去。”邴秀女家和皇商连着姻亲,家中很是富裕。
“谢谢你们的心意,我外祖家也在京城,是从六品的京官。虽然难免会叨扰他们,还是有住所亲人在京师的。”褚晴安道。
两人放下心来,又约定日后嫁人了也要维持书信来往,不枉宫中相遇,做个手帕交。邴秀女更是道:“我已经央求爹爹将我嫁到京城附近,不愿远离了去,好守着爹娘。条件放低些也好,这样一月里可以回家三五趟,常来探望。”“我和孔妹妹倒是方便,虽然她家在琼州,山高路远的。只要想,总能联系的上,可是和褚姐姐你......”
“日后,姐姐在宫里,你在宫外,两人同在京城,心中不就像在一起一样?”孔秀女安慰道。得到提醒,邴秀女赶忙解下自己绣的香囊,交给褚姐姐做信物:“有什么需要的,遣人带了信物来找城中邴家的三小姐,能帮上的我一定帮,说话算话。”
不忍告诉她,日后入了宫,往外送信不是那么容易的。何况,倒是已嫁为人妇的二人可还记得此时的私诺?褚晴安还是接过香囊,慎重收好与二人告了别。俱是一番依依不舍。
作者有话要说:全秀女终于有了名字,不容易呀~
第5章 入宫
当日的宫门外,褚晴安接过宫女递来的包裹,听到有人唤道:“是褚姑娘吗?”原来是褚祖父家的车马。
真正见到了车马后,褚晴安松了口气。母亲只是京城褚家庶女,远嫁南方后,只有管事娘子一年两次的节礼与家中互动,实在不曾见过多少面。此次参选入京,娘亲褚氏也是托了任职从六品和声署正的哥哥褚良弼的信。说若是选不上,就在京中多住几日,孝顺孝顺哥哥嫂子,然后返乡说亲。有遇得上的也可以帮忙相看下京城子弟,给妹妹妹夫参考参考。
谁能想到表姑娘这么出色,居然中选了!
京中的褚宅是一座小小的三进四合院。褚家祖父母业已去世,只褚良弼并夫人秦氏,育有一个三四岁的长女和尚在襁褓的小儿子,并几个下人。人口简单,所以来了贵客表姑娘也住得下。
众人行礼问安完毕,主要是褚晴安被引导者坐着,等舅舅引导着府上一干人等一齐拜见罢了。又说过几句话,大概是你母亲可好?舅舅、舅妈、小外甥身体可好?因祖父母已去世,褚晴安主动要求了,又去祠堂拜见过,算是替母亲尽了孝心。
然后便安置在褚府独立的东小院中。母亲哥哥的妻子,秦舅妈送来了丫鬟,名碧荷的,说是可以任由褚晴安处置。
“若是合你的意呢,带进宫去也可以,好歹是个心腹。若是不合意,就留她在府上算了。”“她是庆大嫂子家的女儿,过年往你娘那里去送节礼的就是庆大嫂子家的男人。我想着,有这层缘故,你能熟悉这个丫鬟。”
“总之啊,什么决定都由你。你娘亲说一切都拜托我们了,当哥哥嫂子的也要尽职尽责。”“老爷和我的意思是,宫中有机会想和你娘那边通信了,或者一时有什么不凑手的,找舅舅舅妈家就好。”秦舅妈在私下里对褚晴安嘱咐道。
寄给舅舅一家的原主娘亲的书信,褚晴安也接过看了,引动哀愁,又在舅妈前落泪哭了一场。同舅舅家的隔阂倒是冰雪般,太阳一晒就化了。这也许就是家族血缘的魔力吧?
三日后,来自宫中的旨意也下了。接过圣旨,拜见过宣旨的太监。褚家一家在沐浴焚香过后将圣旨供在了祠堂。
正八品青稞县县丞储远之女,年十六的秀女褚晴安于盛鼎五年被封为选侍,自此便称褚选侍了。随圣旨到的还有宫中的教养嬷嬷,在入宫前住在褚府,为新人补习宫中的礼仪和规制。
行礼问安的要点都已补习过,虽然宫中礼仪与外面不同,秀女们毕竟是官宦人家出身,自幼就有熏陶,学的额很快。
丛嬷嬷开口道:“小主的仪态已是不错,未来入了宫中就像这样请安问好便可。”“当今圣上的后宫中,皇后娘娘出身郭家,是原配发妻。现在宫中有名有姓的妃嫔都是东宫时就跟了陛下的,头一位是贵妃娘娘,最得太后与圣上的喜爱。”
“妃位上还有德妃娘娘隋氏,资历最老,常年礼佛。”“丽嫔涂氏,怀了龙种养胎中,是圣上未来的第一个孩子。圣上已下了明旨,不论男女,待孩子满月过后就封妃。”
“沈嫔,也是因年资封的嫔。”“勾淑女,因是意外被临幸的,出身低微,所以位分不高。”
褚晴安仗着年纪小,眨着眼睛,一脸好奇的问嬷嬷:“贵妃娘娘就是殿选那日,开口问我们的人吗?贵妃娘娘喜欢什么呢?她一定又善良又聪明,才最得皇上喜爱吧。”
丛嬷嬷听着这稚气的话语,看着满面遐思的少女,心里柔软。和缓着口气道:“这要小主入宫后,自己去看了。”“宫里的娘娘们都和善,少有跋扈的。跋扈的做不到高位上,惊动太后娘娘的话,就会被料理了。圣上也大都一视同仁,宫规严谨。”“小主也放宽心,只要不行差就错,就有好日子过。”
褚晴安若有所思,期待着入宫的日子,接着学习中。
这日饭毕,丫鬟碧荷来禀,说大奶奶来了。秦舅妈引着一个才留头的小丫头,正是和舅舅孕育的长女,来到褚晴安房间。
房里的事情褚晴安让碧荷接管了,冷眼瞧这碧荷这丫头分派事物,管理物品俱是井井有条,是个颇有能力的,已决定带了她入宫去。
房内,逗弄了一会儿可爱的婴儿肥表妹,虚岁四岁的小孩子还不大记事,格外懵懂可爱。秦舅妈也闲话似的说道:“这次的大选阅看,你舅舅已经打听过了。入选的算上你一共七人。”“其中张幼蓉张美人的位分最高,家世也最好,是告老了的阁老的孙女。余下,嵇若,元诗柔得封昭容。文官家的厉家珍、武将家的吴芷、全若曼、还有一个你封的是选侍。”“家世好的,封的都高些。”
默默念了这几个名字,褚晴安只和全若曼熟悉些,大选是同住一屋过。心中又忽然对入宫忐忑了起来。越是临近入宫的日子,越是容易胡思乱想些有的没的。
只是事情已定,又改变不了什么,褚晴安安慰舅母说会保重好自己,尽心侍奉圣上和娘娘们。让舅舅放心,娘亲放心。“还有娘亲那边,山高路远的,以后一面都难以见到了。还得劳烦舅舅多多照看。”秦舅妈都应下了,在这些时日里,私心里已经把晴安当做女儿般看待。如此聪慧又懂事,又和丈夫有着血脉联结,入宫后对褚家来说也是一种荣耀。论公论私,都对晴安的事情很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