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女将星(427)
她昵一眼肖珏的脸色,见肖珏正低头看着自己,眼睛一亮,这人又极快的侧过头去,禾晏心中有了底,抓住他的手,仰头望着他,含情脉脉的开口,“我同你成亲后,看这朔京城里所有的男子,都不如你体贴周到。你做人夫君做的是独一无二,定然担心我这样的娇妻独自一人在外。若我真的带兵去九川,你只怕日日都想念我、担心我,说不准还会将我锁在屋里,我这么一个娇弱的女儿家,不见天日……”
她又开始胡言乱语,肖珏被气笑了,看了她一眼:“把你锁在屋里?”他嗤道:“”世上没有一拳能把门锁砸破的娇妻。”
“这你就误会我了,”禾晏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虽然我看起来很强壮威武,但我的心很脆弱。譬如刚刚你生气的时候,我就很难过,心都碎了。”
她如今不要脸皮的话张口就来,肖珏都被说的没脾气了。半晌,才不咸不淡的开口:“你认为,你要带兵出征九川,我会不同意?”
禾晏没说话。
他视线凝着面前的女子,有些微怒,然而怒意中,又夹杂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最后,他转身身:“如果你直接跟我说,我并不会阻止。”
禾晏望着他的背影,方才的嬉皮笑脸敛下,低声道:“我以为若是你,会让我跟你一道去云淄……”
“九川邻近漠县,你对漠县地形熟悉,自然更愿意带抚越军去九川。”肖珏的声音平静,“在云淄,并不能完全发挥你的长处。”
禾晏一怔,他转过身,目光与禾晏相接。
清楚的,坦荡的,明明白白的如一面镜子,映出她的所有心思。
他原来都知道。
禾晏顿了顿,重新展臂将眼前人抱住,喃喃道:“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她的确更愿意去九川,过去从未去过云淄,如果她与肖珏一同去云淄,那么昭康帝必然会点别的武将去往九川。可没人比她对九川更熟悉,并非她自信,甚至可以说,没有人比她更懂得如何在九川打赢胜仗。
眼下大魏无人可用,战事稍缓一点的是并江,九川、吉郡和云淄的战况最糟糕。纵然她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本事,可关心则乱,肖珏如今是她的丈夫,未必就愿意她独自带兵去危险的地方。
就如当年肖夫人总是阻拦肖仲武一般。
“我说过,”肖珏的声音从头顶上传来,“想做什么就去做,做得到就行了。”
禾晏抬眸,问:“你相信我做得到?”
他轻哼一声,“禾将军有什么做不到的。”
禾晏看着他别扭的模样,“噗嗤”笑出声来。
原以为很难说清楚的事,如今却这般三言两语就说明白了。他待她真是十足的包容,包容到禾晏甚至觉得自己的某些思量和顾虑,都显得可笑。
“不过,皇上未必会将兵权直接给我。”禾晏的笑意才漾开一瞬,忽而又想起另一件事。
毕竟在外头人看来,她连这个武安侯的名头,都是沾了一点肖珏的光才得来的。就算在济阳,在润都,也有肖珏与李匡,她并未独自带兵打过一场仗,倘若直接将兵权交给她,外人未必会服气。
“我会进宫见皇上一面,抚越军的兵权,应当会交由你手。”肖珏道:“但如何让你手下人信服,只能靠你自己。”
“你说的是真的?”禾晏猛地激动起来。
让手下人信服,她有的是办法,如果肖珏能说动昭康帝,此事就是真的板上钉钉了。
“皇上今日没有直接回复你,就是在看我的意思。”他唇角一翘,“他不信你,但信我。倘若以我来为你保证,他就会相信你带兵的能力。”
“眼下正值多事之秋,难道陛下不怕将兵权给了我,我们夫妻二人手中权力过剩盛,反对他造成威胁?”禾晏顺口玩笑。这个关头,谁拥有了兵权,谁就有了胜算。虽然太子已经不在,皇室中暂且无人能对昭康帝产生威胁,不过武将功劳过多……自古以来也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好事。
“大哥和大嫂还在京中,何况,大嫂腹中已有肖家骨肉,几年之内,皇上不至于怀疑肖家。”
禾晏心中的石头又放下一块,不过……她看向身前人,问:“我还有一个问题,你说皇上要你来为我保证,肖珏,你相信我会打败那些乌托人吗?”
似是觉得她这个问题问的实在可笑,肖珏忍不住笑了,他不置可否的侧过头,懒道:“天上天下,谁见了你不甘拜下风。”
话虽说的揶揄如嘲讽,语气里,却似带着与有荣焉的骄傲。
这话听得禾晏很受用,她踮起脚,凑到肖珏耳边,低声道:“彼此彼此,肖都督。”
“我也相信你会再接再捷,旗开得胜”
第二百五十八章 义
昭康帝最终还是准允武安侯禾晏率领飞鸿旧部抚越军前去九川抗敌。
朝中虽多有人议论,可最后也还是慢慢平息了。一来是碍于肖家的原因,也不敢说什么。二来,纵然禾晏不去,朝中可用之人,寥寥无几。还不如让这位曾同乌托人交手过的武安侯领兵。
燕贺带着燕家兵马先去吉郡,肖珏率南府兵深入云淄,还有年纪稍大些的虎威将军带兵连带着凉州卫的人一同去战况稍好些的并江。禾晏则是领着抚越军前去九川。
他们四人,除了虎威将军年纪稍长,其余三人都算是很年轻了。尤其是禾晏,昭康帝却敢将兵权交给他们,倒并非是存着赌博的心思,大抵还有为自己培养亲信的意味。尤其是禾晏,倘若用好了,未必不是下一个“飞鸿”。
兵符到手后,很快就要出发离京。禾晏同昭康帝请求,当初在凉州卫时,王霸几人跟着她到了润都,夜袭敌营时同她配合无间,想请求此去九川,王霸一行人可以加入抚越军,昭康帝同意了。
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剩下在朔京的日子,也不过两日。
春雷阵阵,快要到惊蛰了。柳丝已经有有了新发的绿芽,藏在江边,将江色染得青青。
城东孙大爷开的面馆里,穿着蓝布裙的女孩子正将铁锅里的面条捞出来。她年纪不大,生的只能算是清秀,有人同她说话的时候有些害羞,是个安静羞涩的姑娘。
两个年轻人走了进来,年纪小一点的少年笑嘻嘻道:“两碗阳春面。”说罢,递过去几个钱。
孙小兰忙将手用帕子擦了擦,接过钱来,道:“客官先去里头坐,马上就好。”
小麦点了点头,一边挤眉弄眼的对自家大哥,被石头瞪了一眼以示警告。
二人到里头寻了一间桌子坐下来,小麦问石头:“大哥,咱们马上就要去打仗了,这一次可不是去凉州卫,是要和那些乌托人来真的。你既然喜欢小兰姐姐,走之前干嘛不告诉她?”
石头没说话。
“你若不说,她在朔京城里,孙大爷万一给她定亲了怎么办?”小麦望向自己大哥,“咱们好歹也在凉州卫里呆了这么久,大哥你现在怎么变得这样怂?”
石头摇头,低声道:“此去九川,未必能活着回来。何必给人希望,平白耽误了人家。”
他望向正在忙碌的蓝裙姑娘,唇边罕见的露出一丝笑容,“若我有命回来,再同她说我的心意……”
小麦看了看孙小兰,又看了看石头,过了一会儿,认命般的叹了口气,“好吧,大哥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面很快被端上来了,孙小兰笑道:“两位慢用。”又很快离开。
石头看了许久,才收回目光。
天上渐渐下起小雨,将店门前的青石板洗的匀净透亮。面馆的姑娘去将空碗收捡,待到了桌边,却见两只空了的面碗前,还放着一盆山桃花。
这盆桃花开得早,一些还尚未完全绽开,浅浅深深,点点绯色,如春日红雪。她愣了一下,脑中浮现起方才寡言的清俊少年,过了一会儿,她脸颊微微泛红,将这盆桃花抱起来,小心翼翼的放到屋中了。
……
山还是从前的山,匪寨看起来却破旧了许多。
脸上带疤的汉子爬上最后一道土丘,望着眼前的匪寨发呆。
门口有个牵着牛经过的孩子看了他一眼,一看之下就呆住了,片刻后,嚎道:“大当家回来啦——”
被簇拥着进了寨子,人人嘴里叫着“当家的”,令王霸恍如隔世。在凉州卫呆久了,学会的是服从,做的是小兵,这般前呼后拥,爱戴尊敬,真是十分令人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