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60)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吃货 家长里短 温馨清水 种田文 萝莉 未来手工达人悠悠,因意外穿越到七零年代。好在,商城还在,可以同未来交换物资!好在,父母双全,可以让她享受亲情!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美美,共同致富奔小康! 点击展开

国家规定代销点利润在10%——15%,十元钱的利润正好是一条纱巾钱。这样一来,悠悠家的代销点,尽管营业额大,利润却很少了。

即能避免了同行眼红,就是懂行的业内人员士,也看不出门道。也是,谁能想到悠悠有电子商城这逆天的作弊利器。

姥姥找到舅姥爷,把自家的想法告诉了他。舅姥爷和各民工队一说,大家都十分赞同。舅姥爷把家里的人都派过来,帮着包装红糖和糖块,二奶奶家的人也来帮忙。

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装了几大箱子。其实,悠悠完全可以在空间里完成,姥姥怕引人怀疑,还是用人工包装。

初六去张集,悠悠让姥姥买了三十多个条编的针线筐,当做购物篮。

悠悠还专门设计了三联的欠条,让援朝舅舅找公社的打字员给作了出来。内容包括姓名、金额和担保人。

一个民工队一本,由会计填写,本人按手印,本人、会计一人一份,悠悠家保留存根。还帐的时候,把存根交还给本人。

四月初六下午,促销活动就开始了。由于代销点地方小,三四十人就满了,民工就按队进去挑选。

姥姥在代销点门口放了两张桌子,只留下一个人出入的通道。姥爷坐在最里面算账,身旁放着一沓各种颜色的纱巾,各队的会计坐在旁边开单子。

民工进来拿着针线筐自己选东西,悠悠和姥姥在屋里照应着,随时回答民工的各种问提。大家对这种新颖的购物方式非常感兴趣,拿进去放出来,各自算计着购物的总价。

悠悠不住地提醒大家,凑够十块钱的就行,多出的以后再买,看还能凑齐十块钱不。

大伙听了,都笑话她:“你个小丫头,不知道里外拐,你这个卖法咋挣钱!”

悠悠故作认真的纠正大家:“俺姥姥说了,一切为民工服务。”

大伙被她逗得哈哈笑,也深有感触的说:“我们的运气真好,碰到你们这么实在的人,事事为大家伙着想。”

姥姥对他们说:“出门在外的都不易,你们来到这里就是咱们的缘分。不是复堤,大家咋能来俺这小村。能给大伙服务,是俺们代销员份内的事。”

大家选好了东西,到门口悠悠姥爷那里算账。先挑个自己看好的纱巾铺在桌子上,姥爷从筐子里拿出一样货物,在算盘上加上,然后放到纱巾上。不够十块的回去加点东西,超了的放回去些,基本上每人都控制在十元多一点。

会计按总额开好单子,买东西的民工在金额上按上手印,存根撕给姥爷。姥爷用纱巾包上东西,递给民工走出去。速度极快,大家伙也挑的过瘾,买的舒心。

晚上,来的民工更多了,屋里点了好几盏灯。姥爷一个人算不过来。爸爸在门口又加了张桌子,俩个人算账。姥姥和妈妈在屋里招呼着,悠悠在柜台里面帮着补货,可以随时从空间里偷着补货。

昊昊就是个小劳工,被悠悠指使的团团转。迪迪坐在炕上,一改以往缠人的做派,自己老实的玩魔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值人疼。

晚上忙到了十点半,一家人累的到头就睡,连帐都没顾上拢,被悠悠偷着扔给智脑,汇总去了。

第75章 垫宅基

复堤工程完成的差不多了,葛八根也快栽完了,民工都等着指挥部发工钱。初七吃午饭时,舅姥爷来了。

“现在民工大部分闲了下来,咱们趁着人多,工具也趁手,把你家的宅基先垫起来吧。

孩子们眼看就大了,不能一直住队里的房子。我手里有钱,咱按工程部的价格给他们开钱,我估摸着,两天就能垫起来。”

姥爷听了,点头称是:“是该盖房了,这段时间您妹妹挣了些钱,垫宅基应该够,这方面我也不懂,您就操心给办吧。”

“哥,俺在哪垫啊,你给大伙商量了吗?”姥姥问。

舅姥爷说:“我合计着,就在村西头大街北边垫,这块空地有一亩多,你先占上。后面也没人家,西面靠着路,咱还有两个男孩子,以后盖房子也有地方,接着往后垫。”

“哥,这地方是好,不过你得给大家伙商量好了,别让人对您有意见。”

“这你放心,就算你哥不当这个支书,冲着咱卫华的人缘,你家想在那盖房子都没问题。我一会就开会和大伙商量。”舅姥爷还是部队的作风,办事雷厉风行,说完就去打铃开会了。

悠悠家里人都没去,悠悠跟在后面去听消息。舅姥爷看人来的差不多了,就把悠悠家垫宅基的事提了出来,让大家伙议议。

大家听了,一致同意。接着就有好几个人提出来请假,说要帮着悠悠家垫宅基。舅姥爷没有同意,告诉大家找民工帮忙。

二爷把话接过去:“民工给他们垫宅基,咱们自己垫大街,我也提个想法,俺宝景也大了,我还想靠着秀芹家住,想在大街南边盖房子,大家伙得给俺们垫大街吧。”

“那得垫,咱二爷发话谁敢不听,队长这回你说了不算。”大伙跟着起哄。

舅姥爷只好遵循大家的意愿:“那行,咱这两天不下地了,就垫大街。二爷,你家一块把宅基垫起来吧,我去找人。”

“俺家先不垫了,等秋后再垫,今年喂的四头猪长得真好,卖了猪再说。”

看大家议论的差不多了,会计韩道伟提议:“那咱下午就把那片地清出来吧,把树出(伐)了,给吴医生家盖房子当檩条。”

“好啊,回家拿家什去。”大伙都行动起来。

悠悠跑回家一学,全家都非常感动。姥爷说:“咱在这里生活虽然苦点,可大家伙的情谊难得,日子过得舒心。就连我这多年的老毛病,这几年都好的差不多了。”

姥姥去厨房烧了一大锅开水,拿出来一包茉莉花茶,让悠悠爸给大家伙送了过去。

下半晌,舅姥爷就过来了,告诉悠悠姥姥都说好了,明天就来二百多人。就有一样,他们说什么也不收钱。说闲着也没事干,整天麻烦悠悠姥姥和爸爸,没脸接钱。

悠悠给姥姥出主意,来的人每人送双尼龙袜,一块六七的东西,跟在工地上干两天活收入差不多。

听民工们闲聊,他们干了两个月,合算下来,每人能挣四十来块钱,一天还不到八毛钱。

舅姥爷一听,连忙说好:“这样也行,我正发愁没法计数那,这个办法两下里都好看。妹妹,你家里的袜子还够不?”

姥姥忙说:“够了,我这次去临水,碰巧批发部处理过季袜子,要的多,原想着放着卖的,不想现在顶上了用。”

笑话,有悠悠的商城做后盾,别说二百双袜子,二万双袜子也不成问题。

一个下午的时间,宅基地就清理了出来,挨着村里最西边的三景家。宽20米,南北长35米,离西边的南北路还有十米的距离,不够一处宅基了。

第二天一早,民工们就开工了。悠悠出去一看,哪里是二百人,起码有三百多,估计完工的民工队都来了。幸亏悠悠家的宅基南西两面靠路,不然根本转不开。

本村的人也来了,他们主要是垫大街。大伙拉得拉,平得平,爱国舅舅用拖拉机带着个大石磙,转着圈的碾压。

舅姥爷一家都跟着忙活,村里还有好几家过来帮忙。烧水的、送水的,光桌子板凳就摆了一片。姥姥拿过来两包茉莉花茶,十条红灯牌的香烟,两大包糖块分给围着的孩子一人一把。

一天的时间就垫起来两米多,比村里的宅基差了不到一米。舅姥爷说得垫到四米高,新土较松软,夏天经两场雨实落了,得下去一尺多,盖房子的时候,还得用些当泥抹。

人多力量大,两天的时间果然垫好了,宅基的四周比中间高出来一尺多,便于夏天存雨水洇(yin)宅基。

四米多高的宅基和村子连成一片,连街带井台都垫了起来。村里人对抬井万分满意,以前打水得爬三米高的斜坡,非常吃力,现在总算走平路了。

晚上,爸爸拿着一大兜尼龙袜子,跟着舅姥爷挨个帐篷地送,另外每个帐篷还送了一条大金钟的香烟。

第76章 抢购热潮

这个晚上,民工非常兴奋,大家的工钱发下来了。由于实行包工制度,这回的工程干得非常好,每人的收入都在四十元以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