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571)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吃货 家长里短 温馨清水 种田文 萝莉 未来手工达人悠悠,因意外穿越到七零年代。好在,商城还在,可以同未来交换物资!好在,父母双全,可以让她享受亲情!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美美,共同致富奔小康! 点击展开

绿豆的药理作用为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过敏、抗菌、抗肿瘤、增强食欲、保肝护肾。

传统绿豆制品有绿豆糕、绿豆酒、绿豆饼、绿豆沙、绿豆粉皮等。

绿豆富含蛋白质,面粉细腻,用绿豆粉炸丸子,香味浓郁,味道清新。绿豆丸子,是这里人们过年的必备食品。

贫民百姓炸绿豆丸子,直接把绿豆磨成面粉,加入葱姜和五香粉咸盐,用温水调和成稠糊,做成丸子用油炸熟即可。

生活富裕的大户人家炸绿豆丸子,讲究就多了,他们先用绿豆制成湿粉,加入牛肉、面粉和调料,用油慢慢烹炸而成。

牛肉绿豆丸子色香味俱全,口感酥脆、清香、可口,干吃、煮汤、火锅皆可。还具有清热解毒、醒脑提神、利便止渴,止泻痢,降血压、血脂、血糖、改善微循环,补充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锌、镁)等多种药用和保健功效。

关键是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绿豆丸子,储存时间特别的长,在常温下能存放到“三伏”前,大约小半年的时间。

牛肉绿豆丸子,就是靠着这个优势,才跻身于贡品的行列,被王侯贵胄所喜爱。

历朝历代,耕牛都是主要的生产力,受国家律法保护。只有老弱病残的耕牛,才会被宰杀。

过年的时候,集中杀猪宰羊,却没有宰牛的。一直到现在,过年集市上也很少看到卖牛肉的。

所以说,只有大户人家,过年才炸牛肉绿豆丸子,贫民百姓根本买不到牛肉,谈何炸牛肉绿豆丸子。

平常的时候,也可能碰到牛肉,不到过年的时候,人们那舍得炸丸子。

舅姥娘唯一的一次炸牛肉绿豆丸子,也是赶巧了,舅姥爷赶年集,碰上卖牛肉的了。

“这牛肉绿豆丸子,一般人家可炸不起,绿豆泡少了占不住磨,最少得十斤。十斤绿豆磨的湿粉,最少得加十斤面粉,少加些牛肉也得二十五斤,这得耗多少油啊。”

悠悠听了吓一跳:“舅姥娘,照您这个说法,咱不得炸三百斤丸子啊,这得啥时候才能炸出来。”

“至少得一天,炸牛肉绿豆丸子,个头不能大了,比花生大些正好,这样炸出来的丸子,里面是中空的,吃起来特别的酥脆爽口,而且是越放越脆。”

悠悠是越听越馋,可磨湿粉急不来,磨眼就那么大,只能一勺一勺的加。

磨湿粉活不算重,可长时间的重复一个动作,实在是太枯燥了,舅姥娘和悠悠俩人,轮流着换班干,感觉还新鲜些。

悠悠用意识联系智脑,搜寻牛肉绿豆丸子的信息,和舅姥娘说的差不多,不过后世已经失传。

也有人根据记载制作过,可对人工要求太高了,费工费时收益低,失去了开发的价值。

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半,智茹过来喊吃饭,泡的绿豆黄还没磨一半。

吃完饭就没敢休息,俩人接着开工,一直到下午六点,天黑下来的时候,总算是完工了。

第786章 炸丸子

在磨坊里忙了一天,别说舅姥娘了,就是悠悠都觉得腰酸腿疼,特别的难受。

可是,舅姥娘吃过晚饭,还是将孩子们剁好的碎牛肉加上葱姜末、五香粉和咸盐,先腌了起来。

腊月二十八一大早,悠悠就起来了,下楼就被迪迪看到了,他奇怪的问:“姐,今天咋起这么早?”

悠悠招呼他:“走,看舅姥娘炸牛肉绿豆丸子去。”

俩人走到的时候,舅姥娘正指挥着爱国舅舅搦(nuo拌)馅子,昨天磨好的湿粉,加上腌好的牛肉、白面和绿豆面,调制成稀稠合适的糊状。

一百斤绿豆制成湿粉,加上八十多斤牛肉,外加一百多斤的面粉,总共三百多斤,加上制湿粉兑进去的水,得有接近四百斤的馅子,把家里的大盆水桶装的满当当的。

吃过早饭,舅姥娘在大锅里直接到了二十斤豆油,锅底下放上大块的劈柴,让它自己烧。

她老人家嘱咐孩子们:“今天你们都离远些,炸丸子可不是闹着玩的,危险性太大。”

锅里的油烧沸了,舅姥娘左手抓起一把馅子,稍微用力握了一下,五个手指缝里出来四个丸子,个头都不算大,真的比花生豆大些。

右手旁放着个盛温水的大碗,手指在温水里沾过,顺着左手指缝刮过,丸子入锅了。

老人家左手接着握,又是四个丸子出现了,右手指头飞快刮过,丸子落入锅里。

一把面大约能出四次丸子,接着就得重新抓,反正盆里的馅子多,随手就能抓起一把来。

悠悠看得心痒难耐,也跟着学做丸子,自己可没舅姥娘的本事,一次只能做一个,速度特别的慢。

悠悠沾手带出来的水滴,不小心掉到油锅里,“嗞啦”一声响,油星四溅,吓得舅姥娘赶紧把悠悠往后拽。

幸好只是小小的一滴水,油锅马上就平静下来。舅姥娘对悠悠说:“去把手洗干净,你只管烧锅就行。”

悠悠赶忙说:“舅姥娘,我小心些,保证不出错了,您就让我再干一会呗。”

这么多的馅子,舅姥娘一个人,得干到啥时候啊。自己虽然干的慢,多少总能帮上点忙。

大概一刻钟的时间,锅里的丸子总算是放满了,舅姥娘用笊篱在油锅里推了几下,让丸子打了几个滚,确保所有的丸子都受热均匀。

锅里的水汽下去后,她老人家把锅底的劈柴抽出来两根,用小火慢炸,还不时的在油锅里翻搅几下。

这个时候,倒是可以坐着歇息一会,其实也没多长时间,大概也是一刻钟的时间,锅里的丸子都漂浮了起来,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就算是炸好了。

舅姥娘用大笊篱,几下就把锅里的丸子捞了出来,盛在铁筛子里,放在盆子上控油,这次炸出来的丸子大约二十斤。

接着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操作,这次悠悠开始尝试一次做四个丸子,没想到效果挺好,她的手小,从指缝里挤出来的丸子大小正合适,不过速度比起舅姥娘来,可是慢了好多。

舅姥娘一把面能出四次丸子,悠悠只能出两次,这也是悠悠速度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这一次歇息的时候,舅姥娘把刚才炸出来的丸子端到餐桌上,招呼孩子们:“能吃了,都过来吧。”

智茹端过来一摞碗,先盛了一碗端到灶前祷告:“过年炸的牛肉绿豆丸子,各路神灵您先尝。”

念叨完就把丸子放到奶奶的口里,接着又塞到悠悠口里一个。

丸子入口,焦香中带着牛肉的醇香和绿豆的清香,轻轻一咬,酥脆爽口,牛肉粒充盈口中,越嚼越香,口感特好。

舅姥娘说道:“多少年没吃过了,还是原来的味道。智茹,你咬开个看看,里面有空心不?”

志斌抢着回答:“奶奶您看,这丸子里面真是空心的。”手里拿着个咬开的丸子,让奶奶看。

悠悠看了一眼,丸子的中间确实是空心的。

舅姥娘说道:“这空心越放越大,丸子也越来越酥。”

几人正吃着,夯赶了过来,进门就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真有口福。”

说完也不客气,抓了一把就吃了起来。连着吃了快一碗了,才兴奋的说:“这牛肉绿豆丸子可真好吃,今年是晚了,明年过年咱们村也宰头牛,专门炸丸子用。”

舅姥娘赞同的说:“道强,你这想法好,这牛肉绿豆丸子不仅好吃,还特别的耐放,能吃到麦后。”

夯吃完就动手干了起来,他不愧是厨师,速度特别的快。有了他的加入,五分钟就能放满一锅。

连着炸了两锅,舅姥娘对他说:“道强,你洗干净手回去吧,这两天实在是太忙了。”

夯回答说:“我来的时候,就安排好了,今年食堂里轻松多了,只是给大家做馒头,别的都不用准备。”

舅姥娘问他:“村里今年没有在食堂订年货的吗?别人家都有空,道荣家翠兰忙不过来吧?”

刘翠兰不仅是养殖场的场长,还兼任着防疫员,这段时间正值母猪的生产期,她白天黑夜的在养殖场忙,婆婆在家看着三个孙子,要不是村里有食堂,一家人吃饭都成问题。

“道法二大娘去她家帮忙,带着道荣娘置办年货,大婶子您也知道,道荣娘身体好,有人带着啥活都能干。”

韩道法的父亲韩玉民也在养殖场,两家的关系比较密切,韩道法家孩子多,可是她家老人也多,而且年纪都不算大,六十多岁的农村老人,依然是多半个劳动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