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570)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吃货 家长里短 温馨清水 种田文 萝莉 未来手工达人悠悠,因意外穿越到七零年代。好在,商城还在,可以同未来交换物资!好在,父母双全,可以让她享受亲情!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美美,共同致富奔小康! 点击展开

卖藕的收入架高压电了,卖鱼的收入人们早就考虑好了,大伙一致赞同买农机具,买不起韩屯那样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可以和韩屯村以前那样,购买小型的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耕地机和播种机。

天黑的时候,罗新才捎来了一百斤生牛肉,气温每天都在回升,舅姥娘看着一大堆的牛肉,开始发愁:“冰柜里都放满了,这么多的牛肉可咋着吃。”

迪迪高兴的说:“舅姥娘,咱们汆牛肉丸子吃吧,我和志高俩负责剁肉。”

韩屯村还是和原来一样,每年都宰头老黄牛,分给大家吃肉。老牛的肉难煮,所以大伙都剁碎了做水汆丸子,也不做纯肉的,掺上一多半面粉,开锅再放些蔬菜,连饭加菜都有了。

“行,明天早上咱们就吃,不过水汆丸子才用几斤肉,剩下的都得做成红烧丸子,能放半个月。”

舅姥娘说着,用刀割下来一大块牛肉,至少五斤以上。用温水清洗干净,就交给了迪迪和志高两个。

“这牛肉真好,有鲜又嫩,这牛绝对不超过两年,咋舍得宰了。”

肯定是多花钱了,现在这年月,有钱人越来越胆大,要是在原来生产队的时候,可没人敢宰健壮的耕牛。

大饥荒年代,人熬不过去,耕牛的数量没减少。

爱国舅舅提议:“娘,既然有牛肉,咱做些牛肉绿豆丸子吧,那东西好吃还禁放,最少能放半年。”

舅姥娘听了这话,高兴的说:“我咋把这茬给忘了,得有二十多年没做过了,现在生活好了,也没人想起来炸牛肉绿豆丸子。

爱国,你先去食堂要一百斤绿豆,我和红英去收拾石磨,想炸牛肉绿豆丸子,咱们今天就得开始行动,要不就来不及了。”

别说孩子们了,就连悠悠姥姥,都不知道牛肉绿豆丸子是啥东东。

“嫂子,您说的这牛肉绿豆丸子,到底是咋做的,离年下还有三天的时间,咋就来不及了啊。”

“妹妹,我也是刚回村的时候,做过一次,爱国不说我都给忘了。关键是处理绿豆麻烦,得把绿豆磨成湿粉才行。”

“磨湿粉确实麻烦,一百斤绿豆得用小一天。”

舅姥娘边唠嗑,边收拾东西,水桶、笤帚、抹布都得带上。村里的石磨大半年没用了,要不是村里办了麦芽糖厂,估计现在都不能用了。

现在人们吃面都用打面机加工,人们嫌弃石磨占地方,大部分村的石磨都拆除了,堆放到角落里。

下午五点,麦芽糖厂就下班了,二爷还是坚持老规矩,天明开工,日落下班,必须在自然光线下判断熬糖的标准。

经过一年的时间,他带的几个徒弟都练得差不多了,可到了关键时候,还得他老人家决断。

韩屯村的糖稀,全部出口岛国,山本定期进行检验,随着熟练度的增加,产品质量略有提高,他们买的是更放心了。

迪迪把手里的菜刀放下,对舅姥娘说;“我去找二大爷牵驴。”

舅姥爷赶紧跟上:“迪迪,慢点跑,我跟你一块去。”

家里的孩子也不剁肉了,都跟着去了麦芽糖厂。

爱国舅舅和夯两个人,已经带着绿豆过来了。夯看见舅姥娘就说:“大婶子,我听老辈人说过牛肉绿豆丸子,从来没见过,这次跟着您老开开眼。”

“我也就做过一次,要不是爱国提起来,都忘了还有这种吃食。”

石磨集中在一个大车间里,并排十个大石磨,都用帆布做的罩子盖着。

揭开罩布,石磨挺干净的。不过为了放心,还是用带来的温水,上下的清理的一遍。

二爷和舅姥爷俩人,一人牵来一头毛驴,两个石磨一起开工。

今晚的活计挺简单,舅姥娘说的磕绿豆黄子。就是把绿豆磨一遍,变成两半的就行了,当然也有更碎的。

磕开的绿豆里面是黄色的,所以也叫绿豆黄。

两盘石磨同时开工,舅姥娘和红英舅妈两人,一人负责一盘磨,把磕开的绿豆黄,及时的扫到簸箕里,倒进布袋里。

半个多小时过去,一百斤绿豆就磕完了。

红英舅妈和舅姥爷,去了悠悠极家的代销点,他们去给悠悠姥娘帮忙,临近年关,代销点里每天的晚上十点半才关门。下午班的工人十点下班,下班后好多到代销点里买东西的。

也有提前来上班的,在代销点里买好东西寄存这里,下班拿了就走。

今年悠悠妈他们都没回来,代销点里只有悠悠姥姥和姥爷两个,冬梅和红英舅妈两个,下了班就过去帮忙。

悠悠根据姥姥的指示,只有补货时才过去,代销点后面的库房特别大,可以大量的存货,不用和原来那样,时不时的就得补货。

回到家里,舅姥娘把磕好的绿豆黄全部用水泡上,家里的水桶和大盆里,全部都是绿豆黄。

隔上一段时间,舅姥娘就用木棍搅动一次,在用笊篱把飘在水面上的绿豆皮捞出来。

反复几次以后,绿豆皮差不多都捞了出来,水里只剩下了黄色的绿豆仁,也就是舅姥娘说的绿豆黄。

几个孩子轮换着剁牛肉,今天的牛肉虽说比较嫩,可和猪肉比起来,还是比较难剁,叮叮当当的剁到快八点了,总算是得到了舅姥娘的认可。

第785章 牛肉绿豆丸

舅姥娘在牛肉馅里,放进各种调料,加了二十个鸡蛋清,沿顺时针的方向,搅拌了一袋烟的时间,直到肉馅扯出丝来,才算是成功了。

几个孩子有按盆子的,有拿着擀面杖搅的,换着班的干活,志新和智萍两个,根本搅不动。

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累得胳膊都酸了。志高摔着胳膊问:“奶奶,明天做牛肉绿豆丸子,也得这样搅吗?”

舅姥娘看着孩子们都喊胳膊酸,笑着说道:“放心吧,炸丸子用的牛肉,剁成牛肉粒就行,不用搅拌。

不过这些牛肉都剁了,也够你们干一天的。悠悠明天得给我帮忙,俺俩磨绿豆粉去。”

六个孩子九十多斤牛肉,一个人得剁十五斤,确实够他们干一天的。

听说得剁一天的肉馅,孩子们不怕累,都喊无聊。智萍首先说:“明天咱们放录像,看《唐老鸭和米老鼠》。”

志斌说:“咱们看英语版的吧,正好跟着练习口语。”

“好,就这么定了,我回去就给你们找。”悠悠大力支持。

腊月二十七,六点早班开始后,爱国舅舅就把自家喂的三十头猪给宰杀了,另外又买了二十头苜蓿猪,在村里买的五十头羊也宰了。

加上昨天买的大鱼,这些都是自家准备的年礼。送京都的东西装了一货车,其他的也分别送了出去,让村里送货的货车捎过去就行。

早饭果然是水汆丸子,淹了一夜的牛肉馅,完全入味了,做出来的丸子特别的筋道爽滑,孩子们吃的大呼过瘾,汤里加上些菠菜和嫩白菜,连饭带菜都有了。

舅姥娘和红英舅妈俩人都动手,做的丸子才供得上一家人吃的。就连智萍,都吃了两大碗丸子,最后又喝了多半碗汤,这才满足的说:“奶奶,我今天好好的剁馅,明天早上咱还吃牛肉丸子。”

吃过早饭,几个孩子就开工了,每人一个案板,叮叮当当的剁开了。

《唐老鸭和米老鼠》的录像开播,可声音放到最大,还是被剁肉声给挡住了,好在屏幕上有英文字幕,孩子们都跟着读,模仿着电视里的口音,相互纠正对错,学习效果挺好。

爱国舅舅帮着舅姥娘,把泡好的绿豆黄运到磨坊里,他们到的时候,二爷已经把毛驴套好了。

悠悠负责往磨眼里填绿豆黄,舅姥娘在下面收磨好的绿豆粉。

泡好的绿豆黄用长勺子舀到磨眼里,下得慢了就得添勺水,留出来的湿粉扫到出口,下面用水桶接着。

刚开始还不算什么,时间长了,一直重复简单枯燥的动作,手累心更累。

舅姥娘看悠悠干随手了,就给她讲起牛肉绿豆丸子的来历。

牛肉绿豆丸子是这片黄河滩区的地方特产,历史悠久,迄今已具有几百年的生产历史,曾作为贡品进献给朝廷。

过去黄河反复无常,经常发洪水,滩区人们为了生活,喜欢种生长期比较短的绿豆。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绿豆汤是家庭常备夏季清暑饮料,清暑开胃,老少皆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