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338)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吃货 家长里短 温馨清水 种田文 萝莉 未来手工达人悠悠,因意外穿越到七零年代。好在,商城还在,可以同未来交换物资!好在,父母双全,可以让她享受亲情!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美美,共同致富奔小康! 点击展开

这样一来,大牲畜的价格开始回落,基本上恢复到正常价格。有了充足的货源,家家户户都买头大牲畜喂着。

人们收入的几百元钱,置办了地排车再买大牲畜,差不多都花光了。有的人家,甚至还欠了外账。

不过人们的劲头十足,关键是生活有盼头,今年置办齐了,明年挣的钱就能存下来。

也有用自行车进行短途贩运的,他们大部分是倒卖粮食。虽然粮食是国家控购物资,严禁个人贩卖。

可用自行车驮个二百多斤,进行少量的短途贩运,倒也没人管。

短途贩运除了赶集外,还可以走村串户。经常有人驮着大米,在村里吆喝:“换大米,换大米”。

人们用小麦高粱大豆等粮食,按照一定的比例,换些大米,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吃。

在大家的心目中,雪白的大米粥,算是比较高档的饭食了。

临水地区的南部,有几个公社就种水稻,他们那里的群众,驮着加工好的大米,到二百多里外的地方,换取别的粮食。

男人们外出挣钱,妇女在家也舍不得闲着。她们起早贪黑的忙碌着,除了家务活外,干的最多的是纺花织布。

这些年,人们缺衣少穿的,买布受布票限制,织布没有棉花。

今年,棉花大丰收,又没了交爱国棉的任务,人们有了自主权,各家都留了足够的棉花。

原来,人们织布都是在春天进行,气温合适而且白天长。从今年开始,夏天就有人织布袋。

现在到了冬闲,妇女们不顾天寒地冻,就开始织布了,大部分人织的还是布袋的,也有织被褥和床单的。

这些年人们穿的都顾不上,除去新婚的夫妻,谁家的被褥都是补了又补。不只是缺少布料,也没有做被套的棉花。

国家不收霜后花,每亩地剩下的二十斤皮棉,正好用来织布袋或者做被套用。

人多缺被褥的人家,点灯熬夜纺花,抓紧着织上一机子做被褥的粗布,赶在严寒到来之前,套上几床新被褥。

特别是家里有准备结婚的,更是急着纺花织布。现在有条件了,就想给孩子们多准备些被褥。一机子布最多12勾子,大体上用25斤手纺的棉线。

一个人每天纺半斤棉花,手快的能纺八两。一勾子布春天一天就能织完,冬天得一天半的时间。

家里有两个妇女的话,一个月就能织一机子布,够做6床被褥的,基本上解决了被褥的问题,

以前年轻人结婚,婆家给准备一铺一盖,娘家准备二铺二盖。

这两年的标准就提高了,婆家是一铺二盖,娘家是四铺四盖,多的是六铺六盖。今年听说娘家有陪送八铺八盖的,人们提起来都议论纷纷。

第461章 制作粉条

“现在的年轻人是掉福窝里了,这么多的被褥,现在最多让生三个孩子,到孩子结婚不用准备铺盖。”

“可不是咋的,以前的地主家,也没听说有陪送这么多铺盖的。”

悠悠发现,这个时期的人们,可真是有意思,条件好了和以前的地主家比,吃苦受罪和五八年比,生活富裕就是到了**。

转眼进入“三九”严寒季节,室外温度骤降到零度以下,粉条厂开始下粉条。

悠悠好奇心上来,趁着星期天,带着志高和智茹一块去瞧稀罕。

还没进院子,就听到有节奏的“梆梆梆”的敲打声,进去一看,五亩的大院子里,二十多个人在忙活。

院子里靠西墙搭了一溜大棚子,其余的地方全部搭成了木架,上面凉晒着一排排下好的粉条。

靠着南墙,砌了几个大池子,是先前用来沉淀红薯淀粉的。

制作粉条的大部分是男劳力,几个妇女都是自己人,就连红英的奶奶也在这里帮忙,老人家主要是烧火,她一个人管着两个灶。

大部分人在棚子下忙活,两口挨着的的特大铁锅,里面盛着多半锅滚开的开水,灶下劈材烧的正旺。

每个锅的旁边都站着一位师傅,左手拿着的漏勺里装着粉团,右手用木槌有节奏的敲打漏勺的边沿,发出“梆梆梆”的声音。

旁边放着一盆糊状的粉团,有一个人专门负责往漏瓢里添粉团。

动作要轻快,不能让漏瓢里缺粉团,但也不能过早添入,不然漏瓢过重,端漏勺的师傅受不了。

捶打粉丝成型是一种力气活,也是技术活。下粉的师傅,半个小时就换一次班,几个人轮换着干,不然是吃不消的。

粉条随着师傅的震动,缓缓地从漏空中落入滚开的锅内。

一旁捞粉条的师傅,像炸油条拨锅一样,把漂上来的粉条用长筷子打捞到一边,顺着锅沿捞到锅台边放着的凉水盆内。

盆里的粉条快满的时候,傍边的人用手拽断,换上别的盛水的盆子,再把这些粉条转入不远处,那两口盛满凉水的大缸里。

由那两口缸边各有一个人,他们把盆子里的粉条整理得基本整齐后,按照一定的长度断开,穿在一个细棍子上。

然后就放入冷水缸降温,中间不断摆动,直至粉丝松散为止。

才小心翼翼地捧着细棍,慢慢地挂在一旁早已搭好的架子上,随着温度的降低,晾挂的粉条慢慢的冻在一起。

有两位妇女,把已经冻起来的粉条依次摘下来,放在编织袋上,用棒槌轻轻的捶打,粘在一起的粉条被捶开,松散后再挂到木架上。

看到这里,悠悠才明白,传统的手工漏粉,为什么必须在“入九”(进入三九天)以后制作,因为这个时候,才能上冻。

上冻的作用,基本就是定型。出锅的粉条如果不冻住的话,湿粉条长时间悬挂,会因不能承受其重量而断落。

智茹的姥爷指挥着人制作粉团,这才是制作粉条的关键技术。

第一道工序是制芡糊,取少量精制的红薯淀粉,用温开水调成白色乳液状。

然后一边将沸水冲入淀粉乳中,边掺水边搅拌,调成面糊,要求无粉疙瘩、不粘手、能拉丝的软粉团。

一边用搅拌工具朝一个方向不停地快速搅拌,使淀粉乳变成透明、粘稠的粉芡,成熟度达**成即可。

第二道工序是点浆水,就是在一只较大的粗瓷盆,撒上一大把明矾,倒入开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加入明矾后,入锅的粉条才不至于沉入锅底,便于打捞。

把“糊子”从壶嘴成线状慢慢倒入容器内,同时伴以不停的搅动,使其均匀,也为了降温。

第三道工序是蹿面子,待上面的浆水温度降至不烫手时,大批量的粉子就可以倒入了。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这时候需要五个男子汉同时挽起袖子,围着大盆用胳膊在里面不停地蠕动,以使粉子能充分的搅拌均匀。

开始粉子是黏黏的,黏在每个人的手臂上,他们用力地搅动,围着盆半弯腰反时针转动,边转边搅,也许这样的节奏更好用力吧。

直到粉子不再粘他们的胳膊和容器,呈很有筋骨的粘稠的糊状为止,这道工序才算完成!

粉团揉好了,漏丝前还得先试一下,看粉团是否合适。如漏下的粉丝不粗、不细、不断即为合适。

如下条太快,发生断条现象,表示粉浆太稀,应掺干淀粉再揉,使面韧性适中。

如下条困难或速度太慢,粗细又不匀,表明粉浆太干,应再加些湿淀粉。

漏丝前调粉以一次调好为宜,这就看师傅的技术了,主要是掌握好温度和水分。

浆水的温度40~50c时,加入干淀粉,与粉芡混合,搅拌搓揉,粉团温度在30~42摄氏度为好。

这些标准可不是用温度计量出来的,智茹的姥爷都是靠手掌握温度,他把手伸入面盆里,指挥着人们兑水加面。揉好的粉团,基本上都是一次成功。

看似繁琐的程序,师傅们做起来也很快,一口锅一个小时一百斤的产量。

看着他们冻得通红的胳膊和手,还有脸上不断冒出的汗珠。悠悠头一次觉得后世上千元的手工粉条,价格真心的不算高。

悠悠拿出微型的录像机,把这一切都录了下来。这视频制作好了,放到后世的网络上,保证能火。

今年的地瓜虽然丰收了,可是粉条厂开业的少,致使粉条的价格节节攀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