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301)
全新的“三转一响”,“六十四条腿”的家具,光是铺盖就陪送了十床。不过,他没给桂香买电视,石庙村没有高压电,买了也用不上。
听二奶奶说,二爷给了桂香一万元的压箱底钱,不过没敢明着给,私底下给家里人说明白了。
最可喜的是,宝景在给桂香打家具的时候,也给桂花做了一套,给她二姐补嫁妆。
新家具送到二姐家里,把个桂花激动的,抱着弟弟哭了一场:“弟弟啊,姐姐结婚后,虽说自己过的不错,可也没帮了娘家。咱爹娘怕我在婆家难作人,再难也没给我张过嘴。
家里过好了,还给我补嫁妆,不论在哪里,到啥时候,也没有这样的。
弟弟啊,姐心里明白,你和爹娘都是疼我的,怕我受了委屈。”
二爷的这种做法,传遍了十里八村,被大家当成了美谈。大伙提起来就说:“人啊,可是没有十年的穷富,别看人家要过饭,可是人家的孩子有出息。
人家就上了个小学,却跟着吴医生学会了医术,开上了医院。挣了钱也仁义,给出嫁好几年的姐姐补嫁妆。
那嫁妆补的,比人家刚结婚的都好。这才是真心的想着闺女,不是做样子给大家看。
别人都是刮闺女贴儿子,人家的儿子反过来帮着出嫁的姐姐,人家品行是真好。”
桂香结婚,就去了六个送嫁的,村里人没去送嫁妆,大伙都忙的不行,没那个时间,就装了两辆拖拉机,把嫁妆送了过去。
她婆家却准备了四十桌酒席,二爷阻了几次,也没阻下。她公公说:“韩屯离俺村就一里路,抬脚就到。你们再忙也得吃饭啊,俺准备好了,你们下班就过来吃,总比回家做吃得快。”
没有办法,二爷只好让大家下班后去石庙坐席。全村去了一多半,就这也没二十桌人。
桂香的婆家是真心的想管饭,他们队里也有拖拉机,拉着十桌席面,送到了韩屯村的伙房里,没时间去石庙村的人,在自己的村里吃。
全村就三百多人,全体吃上了他家的酒席。大伙吃着席面,还开玩笑说:“往后啊,咱村里的闺女,找婆家就在石庙挑,坐席方便啊。”
由于分田到户提前办了登记手续,接着婕格大哥、韩道伟的大哥和夯他们三家,都娶了儿媳妇。韩屯村连着办了五起喜事,每次都是全村出动,大伙一块坐席。
全是“三八”的席面,外加四个大件,总共二十八个菜,在周围的村庄,这是头一份的好席面。
周围的村庄,都说也就是韩屯村,别的村庄可是办不起这样的酒席,再说了也没有全村坐席的。
其实,大伙就是图个热闹,韩屯村不是人少吗,又都是姓韩的,就一家姓赵的,其他的都是自家的闺女招来的女婿。
腊月二十日,悠悠妈和智慧,加上桂金及其父母孩子,都被老首长派车送了回来。
桂金的孩子长的真好,八个多月的孩子,壮实的向一岁多的孩子,自己打着嘟噜的往地下坠,跟头趔趄的往前窜。也不认生,看见谁都咧嘴笑。
把个二奶奶高兴的,白天晚上的陪着她们娘俩,照顾的非常周到,桂金都不好意思了。
“婶,您身体不好,得注意休息,不用时刻看着他。这孩子皮实,一会也不安生,别累着您。”
桂金娘也说她,“她婶子,您听桂金的,别老是抱着他,我们在京都,也没抱过,把他放炕上,到处爬。”
二奶奶不听啊:“那是你们没时间,这回来了,家里人多,不能在亏孩子。
你们看‘大一号’家,人家一胎生俩,还都抱了起来,现在扯着手,都站的稳稳的,早起的孩子就是硬实。”
桂莲得空就回家看孩子,她这二年身体养回来了,面色红润,比原来还显得年轻。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怀孕。看见谁家的孩子,都稀罕的不行,有空就接过来抱一会。
桂萍整天的在卫生院给哥哥帮忙,只有晚上才回家来睡觉,又时候半夜出了紧急情况,还得去卫生院。
其实二奶奶也够忙的,桂香出嫁了,家务活都成了她一个人的,多亏桂莲回来了,能帮着她干好多。
还有就是狗剩和张家根爷俩,家里的脏活、重活、累活,都让张家根包了。别看狗剩在外面淘气,他在家里还是比较勤快的,主动帮着姥姥干家务活,相当的有眼色。
第410章 学英语
二奶奶这二年日子过的舒心,宝景从十六岁就独挡一面,接手了村里的卫生院,病人越来越多,收入也越来越高。虽然收入归集体所有,不过本领是自己的。
宝景真是学医的天才,他小学毕业,就靠跟在悠悠爸的后面,耳濡目染的,还真的学成了。
后来他的医术越来越好,名声也越来越大,好多的本科研究生,专心学医好几年,还不如他。
当然,每年他都会出去进修学习,接受业务培训,眼界和本领越来越精。
桂萍没上过一天学,跟着悠悠学了几年,又跟着哥哥学医护技术,现在成了哥哥的助手,扎针比哥哥都好。
算账更是一把好手,韩道伟忙不过来了,就让桂萍帮着算,二爷开始还不放心,等她帮过几次忙,才把心放了下来。
桂香嫁在石庙村,离娘家近,婆家也是实诚人家,她没什么不放心的。
桂花现在两个孩子,头生儿子两岁时,又生了个闺女,现在也两岁了。
她婆家虽然是平城的,可是离向阳大队近,她自带缝纫机在向阳大队的服装厂上班,她婆婆给看着两个孩子,一个月也能挣五六十元钱。
悠悠姥姥提了几次,让桂花回韩屯帮忙,她干活干净利落快,是一把好手,可是从二爷那里就挡着了。
“咱村里出嫁的闺女多了,不能从俺这里坏了规矩,要是出嫁的闺女都有样学样的回来,还不乱了套。
她嫁的近,能在向阳大队的服装厂干活,就是沾了娘家的光,比别人强多了。”
悠悠妈回来后,志远哥和景云她们也放假了。临水一中和洪城一中,都没有麦秋假,寒假时间长,腊月二十二日开始正式的假期。
志远哥回到家里,那是忍不住的乐呵,他期末考试,全校第一名。这位老哥不厚道的说:“同学们都忙着背英语,他们学英语难的要命,我在家就学会了。把时间用在的别的功课上,当然比他们学习好。”
景云她们的成绩也很好,都是前几名的学生,说起学习英语,几个人笑的乐不可支。
县一中的英语老师,确实把英语当成了汉语来教。“早上好Goodmorning”的单词后面,注上汉语“狗的毛拧”,“谢谢Thankyou”后面标注上“三克油”。
这让悠悠想起了后世的一个英语笑话:一次上英语课,英语老师让同学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名字,到吴鸿涛时,他说:“MynameisHongTaowu(红桃五)。”另一个同学起哄道:“我还叫方片三呢!!!”
现在的英语课本还没有音标,老师的发音五花八门,简单的直译成汉语发音,不变味才怪。
不过,不论读音如何,单词的写法必须记牢了,再说了,现在也没有口语测试,考试成绩和读音关系不大。
只是苦了孩子们,没有正确的读音,给以后的英语学习和对话造成了好多障碍。
悠悠想起了后世的一首英语儿歌,随着赵丽蓉老太太的小品响彻中华大地。
礼貌问候语
来是come;去是go;come,come;go,go.
点头yes;摇头no;yes,yes;no,no.
我是I,你是you,I,I;you,you.
见面问好说Hello!Hello!Hello!
你好吗?Howareyou?Howareyou?Howareyou?
谢谢你Thankyou.Thankyou.Thankyou.
熟人见面说声Hi!Hi!Hi!
临走分手说Bye-bye!Bye-bye!Bye-bye!
客人来了快请坐Sitdown,please.Sitdown,please.
客人来了请喝茶Havesometea,please.
Havesometea,please.
早上好Goodmorning.Goodmorning.Goodmorning.
晚上好Goodevening.Goodevening.Goodevening.
临睡之前道晚安Goodnight.Goodnight.Goodnight
2008年配合京都市民迎奥运学英语活动,帮助英语初学者记住常用的英语单词和短句,特别编制的《学英语顺口溜123首》。
顺口溜的特点是:句子短,有节拍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轻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