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293)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吃货 家长里短 温馨清水 种田文 萝莉 未来手工达人悠悠,因意外穿越到七零年代。好在,商城还在,可以同未来交换物资!好在,父母双全,可以让她享受亲情!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美美,共同致富奔小康! 点击展开

大舅妈对她说:“胜男,我不是怕给你添麻烦吗,你跟着个月子娃,自己的孩子都管不过来,我帮不了你,也不能给你找事。”

胜男舅妈急了:“嫂子,您给我客气啥啊,志远都这么大了,能给我添啥麻烦。要是因为这耽误了孩子,俺和援朝都没脸见孩子。”

最后,志远还是报考了临水一中,以全区第三名的成绩被录取。韩屯联中初二28个学生,还有23个考上了洪城一中,其他的全部被张集高中录取,韩屯联中的知名度更高了。

“大一号”家的二女儿景云,今年也考上了洪城一中。她担心家里的负担重,不是经济负担,是人手不足。

家里三个不懂事的孩子,大姐又要结婚了,老人年纪又大了。下面的三个妹妹又都上学,她觉得自己能上到初中,就是父母的照顾了。村里和她一样大的女孩子,连小学都没毕业。

她今年17了,正好帮着家里干活,于是主动的提出不上高中了。

没等“大一号”两口子表态,她两个奶奶就发话了。“景云啊,你放心的去上学,家里有俺们俩那。俺们都刚六十多点,身体都好着那,看俩孩子没一点问题。

咱现在又不是上不起,你尽管去,你娘不供你读书,俺们给你出钱,别看咱家的女孩子多,一样金贵。”

也是他家的孩子是多,可是有两个老人帮着,韩道伟的娘五个儿子,平时经常看着三四个孩子。

“大一号”知道了,劈头就骂:“你啊,咋不随俺,就随你那个爹,一肚子的心事。

家里不用你帮忙,好好的去上学。你要是考上大学,以后也能帮衬着你四个弟弟。这才是帮了俺们的大忙。”

她大姐景芝也说她:“家里不是还有俺吗,你操的哪门子闲心。你们四个都去上学,我在家帮着咱娘。

咱娘不就盼着咱们都有出息吗,咱姐妹五个,都让上学了,你看谁家爹娘做到这一步了。

我这是年龄大了,没赶上好时候,要不咱娘也得让我上高中。你们出息了,就是对咱爹娘最好的报答。”

下面的小姐仨都高兴了,至少知道父母的态度。她们几个学习成绩都是前几名,奖状可没少拿,估计考学没问题。

成绩下来后,全村人都高兴,尽管这里面石庙村的学生占了一多半,可是村委会经过讨论,还是给学校发了一万元的奖金。

并定下了奖励措施,以后考上一个临水一中,奖励500元,洪城一中300元,张集高中100元。

每次竞赛,第一名奖励500元,第二名400元,第三名300元,前十名的200元。

韩屯联中校长加老师,总共才11名。一万元的奖金,每人快一千元了。

现在,刚毕业的公立老师,一个月才34.50元,一千元的奖金,比他们两年的工资都高。

在韩屯教学,还有其他的补助和奖金,一年光是外快,就接近2000元,这也是他们在这偏僻的村庄,安心教学的原因之一。

妈妈和智慧姐回来后,悠悠就解放了,大舅妈厨房门也不让悠悠进,都交给智慧姐了。

“智慧,你回来了,负责做饭,这一春天,都是你悠悠妹妹做饭。让她歇歇,好好的玩上一个月,这么大的孩子,正是玩的时候。”

智慧姐回来后,不仅接过去做饭的任务,还把教几个孩子英语的事情接了过去。

妈妈则负责教俄语,趁着他们几个年龄小,学外语接受力强,给他们打好基础。

景云和几个考上高中的孩子,也来跟着学英语。村里人看见了,也不管家里孩子上几年级,都把孩子送过来,跟着学习外语,幸好都没学过,大小学生一块从头学起,悠悠家里简直成了英语培训班。

迪迪和狗剩俩个找到了自己的强项,在一群大孩子面前瞎显摆,拉着谁都是一通的叽里呱啦,不过发音挺标准。有他俩带着,孩子们学外语速度挺快,特别是口语能力猛增。

多少年过去,韩屯村出去的这些孩子,都成了单位对外交流的主力,他们见了迪迪和狗剩,都戏称他俩为小老师。

今年的夏季,悠悠过的比较舒服,除了厨房,每个屋子都被她安装上空调。

村里的人们对空调根本没认识的,也分辨不出合不合时宜,悠悠指挥着爱国舅舅,把空调装在了比较隐秘不显眼的地方。

其实,农村里的暑天还是比较舒适的。村子里成片的护村林,就是天然的空调。村前的千亩塘子坑,存满了积水,对气温的调节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塘子坑的最大作用,就是方便了孩子们洗澡游泳。一个夏天,悠悠得空就去塘子坑里游上两个小时,不只是把脸晒黑了,身上也晒的成了小麦色。

不仅她自己游泳,还把志斌教会了。为此,没少挨姥姥和舅姥娘的骂。

其他的孩子学游泳,家里的大人没管过,到了志斌这,舅姥娘看的特别紧,恐怕出个意外,没法和他姥姥交代。

舅姥爷对此持反对意见,他的观点是:“男孩子就得经常摔打,咱村的孩子有不会游泳的,您真是瞎操心。有志远他们跟着,能出啥问题。”

爱国舅舅补好了一个拖拉机废内胎,让志斌套在身上,他还嫌碍事。跟着姐姐哥哥,不到一个星期,就游的倍棒了。

第399章 姑奶奶

不过,悠悠怕他自己偷着跑出去游泳,连黑唬加吓唬,让他保证绝不一个人下水,去游泳得有哥哥姐姐跟着。

可是效果不明显,迪迪和狗剩嫌他碍事,出门就把他甩了,他跟着谁都敢去游泳。

每次浑身湿淋淋的回来,问他跟谁去的,都是村里的小屁孩,不过还真比他大。

舅姥娘和姥姥不放心,就让悠悠负责看着他。他刚学会游泳,瘾头特大,就缠着悠悠下水,悠悠那一身的小麦色,有他很大的功劳。

胜男舅妈听说妈妈回来了,就带着孩子回到了韩屯,她反正还在产假期间,在那里都一样。

韩莉两个多月了,和小时候完全变了个样,白白胖胖、粉粉嫩嫩的,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好奇的东张西望。

睡醒了也不哭闹,自己吐泡泡玩,看到人就喜咪咪的,特招人喜欢。

志新也跟了来,他没在家住过,看什么都稀奇。招猫逗狗,更是个惹祸精。

家里的安静生活,从胜男舅妈她娘四个来了,就鸡飞狗跳的乱开了。

舅姥爷每天高兴的合不上嘴:“这才是过日子,家里就得有几个小孩子,才显得热闹。”

悠悠和姥姥每次出去,车上都挤着一堆孩子,志远和昊昊开始轮流开车。

现在,还没有驾照这一说,路上基本没车辆,即使自行车也很少,倒是方便了他们俩。

悠悠家在城里的几个大院子,都成了他们的乐园,逛园子,摘水果,一个院子可以玩一天。

也是,他们那里见过这么大的院子,昊昊跟着去过京都,见识过那里的四合院,他就成了几个人的解说员。

悠悠趁机给他们描述,舅姥爷在京都给他们置办的二进的四合院,引起了几个人的向往,都期盼着去京亲眼看看。

志远给他们许诺:“等哥哥考上京华大学的医学院,你们都跟着进京,咱们去自己家住上一段时间。”

志亮却说:“那还得等两年,可惜姐姐开学时,咱们都上课了。”

农村的学校因为多了麦秋假,暑假时间相对较短,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这不算太远的外出,孩子们也算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心胸比原来开阔多了。

杨奶奶看着姥姥带来的大大小小的九个孩子,那叫个喜欢,她打内心里为姥姥感到高兴。

“妹子,看到您的这些孩子,姐真为你高兴。为了这些优秀的孩子,咱吃再多的苦也值。

姐算看明白了,你们家的这些孩子,个顶个的有出息。都说从小看老,这才多大的孩子,都这么懂事。”

杨奶奶见孩子亲,领着他们又在自家的院子里转了一遍,给他们介绍宅院的常识。也没避讳封建迷信之说,好些风水知识也讲到了。

志远和昊昊毕竟大了,懂得比他们几个多,再说了,悠悠的那些杂书里,也有关于这方面的介绍。

置身于实地,再听了杨奶奶的介绍,昊昊豁然开朗。感悟的说:“原来好些被说成封建迷信的东西,也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