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285)

作者:恣悠悠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吃货 家长里短 温馨清水 种田文 萝莉 未来手工达人悠悠,因意外穿越到七零年代。好在,商城还在,可以同未来交换物资!好在,父母双全,可以让她享受亲情!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美美,共同致富奔小康! 点击展开

幸好每年不足半年的农闲季节,悠悠每年还能剩下一半的收入,可以干些别的事情。

尽管悠悠尽心尽力,可是这些钱分散到各家各户,每人一个月不到20元的收入。农村经济的发展,还真是难啊。

第387章 发展中

服装厂是胜男舅妈和李保国需要什么,就给他们加工什么。每个星期天,悠悠就开车带着姥姥,出去一次,给他们补货,也给服装厂运回需要加工的服装。

卖了四年的毛领呢子大衣,今年依然畅销。不过,颜色多了,达到了16种,比原来多了10个。粉红、粉黄、粉蓝等粉色系列,比较受欢迎。

今年深南的市场上,多了一种青果领的短呢子大衣,价格达到了120元。

悠悠在商城里订制的价格是40元,往外批的价格是55元,花色更是齐全,达到了三十多种,并且增加了各种格子花型,花色更多。

另外,今年男式的长短呢子大衣也开始流行,价格也都在100元以上。在悠悠的商城里,男式的呢子大衣比女式的还便宜。毕竟,男式的款式简单,加工费便宜。

呢子大衣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广大的农村,还是以棉衣为主,所以,涤纶的干部服和女式的罩衣,销量还是最大。

另外,搭配着罩衣买的,还有一种隐条尼的裤子,肥大的直筒裤,军装绿、酱红两种颜色,比较适合罩在棉裤外面穿。

可能是因为军装绿的颜色吧,使人们多年的军装梦得以实现,这种裤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销量特别大。

每条12元的价格,和悠悠卖的条绒裤子一样的价格。悠悠的商城里,这种布料不到2元钱,加上裁剪费和辅料,成本也就是2元钱。

一条裤子0.20元的加工费,做下来每条裤子的成本价2.20元,悠悠5元批发,市场上的价格很快就降到了8元。

供销社里的隐条尼布料,是90公分的窄幅,每尺1.20元,做条裤子最少用6尺布,做下来也得8元钱。

进入冬季,这种裤子加上罩衣,销售的最好。几乎一半的服装厂,都加工这两样服装。

迪迪和志斌他们,有时跟着车去临水,出去玩上一天。三舅妈每次都忽悠着志斌住下,家里有保姆,住着也方便。可是志斌每次都跟着回来,男孩子还是比较贪玩,安静的家属院不如热闹的韩屯有吸引力。

七九年的春节,是阳历的80年2月15日,腊月十八就打春了,气温比较高。长短呢子大衣畅销,各种羊毛衫也成了抢手货。进入腊月,销售量提高了接近一倍。

另外,临近春节,儿童的服装销量剧增,一直到了腊月二十,还是大量的批发。进入腊月,悠悠和姥姥几乎是二三天就去一次临水,给他们补货。

三舅妈在批发的同时,还帮着姥姥收废品。今年,收废品种类只剩下铜钱和头发两种。不得不说,还是国家的力量大,各地的供销社来拉货的同时,就把废品带来了。

多半年的时间,三舅妈帮着姥姥收了近二十万斤的铜钱,乱发达到了五十万斤。

罗新才下半年以办收音机培训班为主,废品主要以洪城县的为主,原来的废铜被他收的差不多了,半年也没收到一千斤,乱发倒是快一万斤了。

王代娣的小商品批发,在娘家人的帮助下,倒是红火,今年一年,销售量超过了50万。

平城的杨奶奶,在自家的院子里,也卖出去30万元的小商品。她公婆都快90岁了,家里光是保姆,就找了两个。她和小姑俩人,互相扶持着,日子过的倒是比较安心。

妈妈和智慧她们腊月十八就放假了,可是她们等爱民舅舅放了假,腊月二十二日才一起回来。

爱民舅舅开着吉普车,把桂金和她父母也一块带了回来。桂金已经怀孕5个多月了,二奶奶把她当宝贝般护着。

二爷让大哥一家直接住进自己家,堂屋东边的两间房腾给大哥,让桂金住进了东厢房。桂香和桂萍住在,堂屋最西边的那间房子。

宝景现在基本上是在卫生室居住,因为村里的卫生室,就没断过住院的病人。

舅姥娘看到爱民舅舅,还是两眼含泪。村里人看到他,也都肃然起敬,自豪的问他:“爱民,听说你把越南鬼子的司令炸飞了,好样的。”

孩子们更是有英雄情结,只要他一出门,后面保证跟一群孩子,学着他走路的样子,昂首挺胸,自动的走成一排,停下就缠着他讲打仗的故事。

现在,悠悠家两辆吉普车了。孩子们没事就去麦场上练车,不只是悠悠自己家的孩子开,村里十岁以上的孩子,在爱民舅舅的看顾下,都上去开一圈。

悠悠从商城里,拿出来两桶汽油,和肉食厂的汽油桶放在一起。汽油充足,孩子们练得也开心。

村里的人们看见自家的孩子,都能跟着学开车,也开心的不得了。

变化最大的是智慧姐,半年不见,她完全变成了大姑娘,行为举止脱去了稚气,再也没有了16岁少女的青涩。

舅姥爷感慨的说:“还是大学锻炼人,智慧这才出去半年,和在家里的时候,简直是变了个人。”

可能是学习压力小了,半年的时间,智慧姐从1.68米的个子,窜到了1.72米,明显的高了。

大舅妈拉着她的手,哽咽着说:“娘晚上做梦都惦记你,怕你在外面不习惯,看你长的这个子,就知道你没受屈。”

智慧姐比大舅妈都高了,她笑着说:“娘,奶奶回来没跟你说吗,我们的学校和姑姑的学校挨着。

我每天都去姑姑那里吃住,基本上就没回过宿舍,跟着姑姑吃的可好了。看吧,我现在个子比你还高。”

她站在舅妈的跟前,还故意的挺了挺身体,确实比她娘高出3公分。

爱国舅舅看着她,担忧的说:“闺女,长这么高就行了,可别再长了,女孩子个子再高就不好看了。”

舅姥娘却说:“那可说不准,女长十八,智慧到十八还有二年那。”

悠悠爸爸是腊月二十六回来的,部队里专门派车把他送了回来。姥姥把自己家准备的年货,给老首长装了满满的一车,让他们带了回去。

第388章 盼团圆

这半个月,爸爸在那里可是累坏了,有时候动手术忙到半夜,大多是南越战场上回来的危机病人,可守着舅姥爷他们,爸爸只字未提。

反而是爱民舅舅,对着大家把爸爸捧上了天,爸爸的外号也被他叫了个遍:吴神医、扁鹊再世、军中神刀。

最后,爱民舅舅自豪的说:“我们部队都传遍了,只要有一口气,到了吴神医手里,就能拉回命来。”

过了腊月十五,韩道伟和韩道存俩个,就开始算账,准备年底的分配。

今年的春节,韩屯村的鱼塘,剩下的鱼基本上被部队里给包了。进了腊月二十,二斤以上的黄河鲤鱼,一车车的往部队运。

韩屯村的肉食厂,有现成的冷库,即使运不出去,也能放几天,冷冻好的鲤鱼,部队上还是比较欢迎的。

所以,今年悠悠和姥姥不用帮着村里卖鱼了。县里和地区的各单位,也是早就预定好了,他们要的多,都是自己来车拉。

年前,韩屯村光是卖鱼,就收入了46万余元。一斤以下的鱼,基本上没抓,留着明年再卖。

韩屯村的养猪场,存栏母猪保持在200头左右,每年产仔两次,一次2000余头。猪场留下1000头,剩下的卖给群众。

肥猪加上卖猪仔,猪场一年的收入,也在35万元以上。

鱼塘两次收入76万元。

服装厂给村里带来了10万元的管理费。

村里的卫生院,也给村里带来了10万元的收入。

大头还是肉食厂,每天2万元的收入,全年除去停工放假,收入也在700万元。

不算地里的收入,村里全年收入820万元。中秋节每人发放了2000元的福利,支出65万元。麦季的500元,是繁育小麦品种的收益。

工值还是按2元计算,这就是全县最高的了,总共还不到10万元。

村里的干部商量了好几次,还是决定一半留作集体积累,一半发放给群众的办法。全年820万的收入,除去75万元的支出,还剩745万元。

正好人均1万元,这还不算中秋节发放的2000元和麦季的500元。三项加一起,今年每人12500元。

村里家中存款10万元的户,得有半数以上。这在七十年代末,估计全国也没有比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