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夫君飙演技(4)
秦耀素来性子冷淡,少见温情,唯有这个相伴长大的妹妹让他真正放在心上。此时见她哭成泪人,心疼之余不免愠怒。
“你家姑娘因何落水?可与三郎君有关?还是二姑娘?如实道来!”威严的气势,惊得众人噤若寒蝉。
喜嬷嬷上前提着小心道:“回大郎君的话,姑娘是自个儿饮了酒不小心跌到了湖里,当时并无其余郎君或姑娘在场——都怪老奴看护不周,请郎君责罚。”
说着,便屈膝跪到了地上。
“郎君罚我们罢!”四个大丫鬟急急跪下,外间的二等丫鬟也跪了一片。
喜嬷嬷是秦莞母亲的陪嫁嬷嬷,自秦莞幼时便悉心照料,最忠心不过,尤其是秦莞的生母韩琼去世后,喜嬷嬷更是把她当成了眼珠子,寸步不敢离。
她说的话秦耀自是信的。
“别罚她们,是我自己作的。”秦莞哽咽着替她们辩解。
“自己贪杯,还有脸哭?”秦耀虎着脸敲了敲她的脑门。
久违的亲昵,叫秦莞再次湿了眼眶,“我还病着呢,哥哥就凶我!”
秦耀缓了脸色,扯了条帕子给她擦泪。
他自小拉弓舞剑,手指粗硬,秦莞的面颊如剥了壳的鸡蛋般柔滑娇嫩,被他稍稍一碰就刺刺的痛。
若是从前秦莞早不干了,此时她却贪恋这丝微不足道的痛感。
如果这是一场梦,她祈盼永远不醒。
秦莞闭了闭眼,努力扯出一抹笑。
秦耀以为她累了,粗手粗手地把她塞进被子里,嘱咐了些“好生养着不许再胡闹”、“受了委屈告诉哥哥”之类的话,方才顶着那张面瘫脸走了。
喜嬷嬷亲自去送。
四个大丫鬟擦干眼泪,陪着秦莞说话。
“大郎君可真疼姑娘,一听您落了水当即骑着快马从营里赶回来,衣裳都没换就来了一方居!”
秦耀并不是秦莞的亲兄长,而是她的大伯父定远侯的独子,从血缘上说两个人只是堂兄妹。
不过,秦耀的生母走得早,当时定远侯尚在辽东,房内连个妾室都没有,秦莞的母亲韩琼便把秦耀接到身边抚养,直到秦耀入了辽东大营。
在秦莞心目中,母亲和长兄就是她最亲的人。
然而,在她十八岁那年一场宫变让长兄被乱箭射死,大伯父拖着半截残臂于灵堂之上咳血昏厥,秦家险些乱了套。
忆起往事,秦莞心内剧痛难言。
丫鬟们见她脸色不好,好生服侍着她安歇。
秦萱闭上眼,默默祈祷:母亲保佑,就让她陷入这梦里永远不醒吧!
***
时间匆匆过了十余日。
连日来,秦莞睡着的时候多,醒来的时候少,整日里乱糟糟地做着梦,偶尔醒来亦是头脑昏沉,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
其间不断有人来看她,秦莞隐隐地有些意识,却睁不开眼。
她的伯父定远侯也来过,还从太医署请来一位大夫。大夫说秦莞只是精神不济,多睡睡反倒利于身体恢复,家里人这才放下心。
这日清晨,一方居的小丫鬟像往常一样轻手轻脚地打开格扇窗。
熹微的晨光透过轻薄的纱帐,床上娇美的少女缓缓地睁开了眼。
碧绿的芭蕉叶被风吹动,轻轻地拍打着朱红的槛窗,清清淡淡的花香,唧唧喳喳的鸟叫,暖暖的晨光,一切都无比真实。
尽管匪夷所思,秦莞还是信了,这不是梦,她真的回到了十五岁这年,一方居还在,彩练和喜嬷嬷也还在,长兄没有死,她也没和魏如安那个人渣订亲!
秦莞抹去脸上的湿渍,露出一个洒脱的笑。
这下是真的活过来了。
她趴在窗台上,贪婪地看向窗外。
小厨房里飘出煮豆饭的香气,灰扑扑的雀儿站在井台上叽叽喳喳地啄着谷壳儿,丫鬟们聚在廊下笑嘻嘻地唠着闲话。
“方才我和彩练去街上买蜜饯,看到一队披甲配刀的武将骑着大马从街上跑过,沿街的商贩说打头的那位是镇守西北的梁大将军。”轻轻柔柔的声音,是飞云。
“你可看清了那梁将军长什么模样?”语气温温和和,是明月。
“将军的马跑得太快,我没瞧见,只瞅见一位提着红缨枪的小将军,生得怪俊的!”清清脆脆,是彩练。
清风刚好经过,打趣道:“你没追上去投个香囊、扔个果子啥的?”
彩练白了她一眼,“人家是梁大将军的嫡长子,贤妃娘娘的亲外甥,论出身、论才干怕是尚个公主都使得,哪里是我等奴婢高攀得起的!”
清风捏捏她的脸,“瞧瞧,我不过说着玩儿,你倒认真了!”
听着丫鬟们打闹,秦莞不由地陷入了深思。
她记得,那位在边关立下赫赫战功的梁大将军最后的结局并不光彩,据说是不奉御诏,拥兵自重,被扣了个造反的帽子。
此后,他的长子梁桢还真就造了反,几番闹腾之后落了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令人惊奇的是,梁家一门男丁悉数获罪,唯有那个梁小将军带着三十万梁家军占领了西北数州,在夏国与大昭的夹击下活得好好的。
说来也是个奇人。
唔……
秦莞晃了晃脑袋,八杆子打不着的人,平白无故想他做什么?
她只要利用这五年的记忆护好长兄,护好秦家,同时找到魏如安的姘头,为自己报仇雪恨就好。
此时此刻,秦莞怎么也想不到很快她就会见到那位姓梁的“奇人”,并牵扯出一生一世都剪不断的羁绊。
作者有话要说:宝宝们按个爪呀~不要养肥,求陪伴!
第3章 鲜衣怒马(修)
定远侯府一共有三房。
长房主君是袭了爵的秦杲。秦杲发妻早逝,如今主院只有他和独子秦耀两个正经主子。
二房的主君叫秦昌,便是秦莞的父亲。
秦昌原配姓韩名琼,是昌黎韩家的女儿,也是秦莞的生母。继妻萧氏原本只是一名贵妾,韩琼去世后她因救皇子有功破例扶了正。
秦昌还有两个妾室,各生下一位庶女,一个是三姑娘秦茉,一个是四姑娘秦薇。
三房主君叫秦晏,爱妻如命,除了正妻纪氏连个通房都没有。纪氏也是个有福气的,入门后接连生了三个儿子,就算有人想说嘴都不成。
定远侯治家严明,虽然先武国公夫妇早逝,三房却一直没有分家,日子过得还算和睦。
秦莞病着的这些日子,各房没少往一方居送东西,这次秦莞去请安也没空着手,然而得到的回礼比送出去的还多。
转眼就到了谷雨时节。
这日天气有些阴,秦莞一大早起来在游廊上散步。
一方居是定远侯府景致最好的地方,在秦莞十岁那年,由定远侯做主分给了她这个秦家唯一的嫡女。
——那时候萧氏还没被抬为正妻,她的女儿秦萱只是一个庶女。
整个院子建在湖中心,不设院墙,只围了一圈游廊和水榭,湖上建着九曲桥,桥上搭着凉亭。
沿湖种着各色花木,春季有垂柳,夏日有清莲,早秋之时成片的海棠竞相开放,到了冬日又可伴着红梅在冰上戏耍。
秦莞喜欢牡丹,叫人在东廊下辟了一方牡丹园。
园里有数十株名贵的牡丹苗,有在登州做生意的舅父送的,有母亲生前买的,也有秦莞自己跑到洛阳花市上淘的。
谷雨时节,园中的花苞将露未露,透着那么一丢丢娇羞的粉色,别有一番韵味。
秦莞正看得入神,飞云匆匆走来,柔柔地说:“姑娘,主母来了。”
她口中的主母便是秦莞的继母萧氏。
萧氏性子温婉,从前做妾时便和秦莞的生母韩琼关系极好,当家以后也从未怠慢秦莞,反而把她和亲生女儿秦萱一样看待。
因此,秦莞一直很敬重这位继母。
听说她来了,秦莞忙整了整衣裳迎了上去。
萧氏远远地看到她便露出温温和和的笑,“看来是大好了,到底是精神了些。”
“有劳母亲挂念,莞儿拜谢。”
——虽不是生母,然萧氏如今居于正位,这些年对她爱护有加,于情于理秦莞都要叫一声“母亲”。
“一家子母女,做什么这般客气?”萧氏抬起手,怜爱地摸了摸秦莞的钗发,“怎么穿得这般素净?倒显得越发清瘦了。”
秦莞晃晃脑袋,笑言:“左右不用出门,这样轻省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