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番外(323)

因为四皇子虽平庸,但他和他的父亲一样,有着两个同样的优点,一是心胸,二则是能听纳谏。

有这两点在,再有贤臣,那梁国将来便有能力与楚国一战。

楚帝再有能耐又如何,如今楚国朝中的大臣谁敢跟他唱反调?

再过几年,只怕更没人敢对楚帝有异议了,到那会儿便是楚帝一人对抗整个梁国君臣,只要中间不出大差错,将来天下可见其主。

姬元更不愿意伺候楚帝了。

他也毫不避讳的跟孙女说,“你若是反悔,我自有办法助你脱身,可你还是决定留在楚国,我就只能带着你弟弟在此闭门隐居,等待天下安定的那一天。”

姬念脸色惨白,要哭不哭道:“您从没有跟我说过这些?”

姬元就叹气,“是祖父的错,祖父以为我们能一直在江陵安稳的生活,所以很多事都没教你们。”

姬晟跟姐姐感情好,见她脸色惨白,不由担忧的扶住她,“姐,要不我们就走吧,反正你跟楚太子只是定亲,还没成亲呢。”

姬元也目光炯炯的看着她,只要孙女愿意走,他有的是办法带他们离开。

但姬念拳头紧握的想了半响,还是目露期盼的看着祖父道:“祖父,您若是带着大师兄他们辅佐楚国,楚国能多几分胜算?”

姬元目中失望,沉默不语。

姬晟张大了嘴巴,忍不住道:“姐姐,你还没明白吗,是祖父不愿意出仕,你,你怎么……”

怎么纠结于楚梁之间的胜算来?

见姬元面色冷凝,姬念便知再谈不下去,“祖父您好好休息吧,孙女先下去了。”

姬晟追了两步,回过头来不解的问姬元,“祖父,姐姐向来聪慧,怎么我都听懂了,她却没懂?”

“她不是不懂,只是不愿意懂罢了,”姬元叹气道:“她想当皇后呢。”

姬晟虽从小好玩,几乎没怎么好好学习,但都十四岁了,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少年。

闻言眼中闪过震惊,呆呆的问,“原来是为了权势吗?”

姬元没说话,挥手让他也下去了。

他已经将话说得如此清楚明白,她却还执意如此,那他就没别的办法了,只能等她撞了南墙再回头了。

自己的孩子自己心疼,所以再疼他也得把这苦果咽下去。

姬元一连好几天都呆在屋里,饭菜由下人送,楚国的大臣们见始终见不到人,又不能硬闯进去,只能硬着头皮回去复命。

楚帝气得砸碎了手边的茶碗,咬牙切齿的骂了一声“老匹夫”,却也不能拿姬元怎么办。

楚帝是心胸狭隘,但他智商在线,他再气,面对天下的目光,他依然得客客气气,尊尊敬敬的待姬元,不能流露出一丝的不满,更不会在此时亏待他,暗地里的也不行。

如果说以前楚帝还是面上恭敬,私底下颇多打压,这下他连这私底下的小动作都不能做了。

楚国各地的学子已经到各刺史府前静坐示威,要求朝廷给姬先生一个交代。

尤其是在大家发现姬先生一直不出面解释后,大家更是认定了楚国君臣亏待姬先生的事实。

一时伤心者有,悲愤者有,怀疑者亦有。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今年各地报考科举的考生急剧减少,甚至国子学,府学中还出现退学风潮。

由此可见姬先生在士林中的影响。

本以为是百无一用的书生,结果这回楚帝总算是感受到了姬先生的能量,一时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楚帝好面子,他当然不会出面认错,那就只能宋精背黑锅了。

可怜的宋精,他才代表大楚跟梁国签订了和约,还没回到楚国,在半路上就接到了圣旨,以和谈失利为由被撸了官职。

宋精又怒又悲,结果才走了两天,将将要入京时又接了一道圣旨,圣旨中骂了他一顿,又以渎职为由压入牢中。

宋精这下惊呆了,忍不住对前来宣旨的太监叫道:“我要见陛下!”

太监抹着冷汗道:“宋大人,陛下他不愿意见你。”

宋精就咬牙道:“那我要见太子殿下!”

“大人还是先跟侍卫大人们走吧,再有要求告诉狱卒便是。”

狱卒能做什么?

宋精怒道:“我是殿下的表兄弟,难道连见殿下一面都不行了吗?”

太监皱了皱眉,脸上的神色也淡了,“大人尽管放心的去,奴才会向上禀报的。”

宋精这才冷哼一声,甩袖跟着侍卫往牢里去。

太监心中冷笑,他只说会向上禀报,可没说会报给太子殿下听,他的主子是陛下,而不是殿下。

宋精不知道他临了还被一个太监摆了一道,他完全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流言四起时他已经从梁国启程返回楚国了,路上消息闭塞,他只隐约听到一些自己怠慢姬元的流言,但他并没往心里去,谁知道事情竟会闹成这样。

更让他无法理解的是陛下竟然拿他问罪,可打压姬元,让他收了自己的傲骨不是他授意的吗?

宋精此时还没想到林清婉的身上,只是觉得姬元此人枉称君子,竟然也耍这种挟持民意的下作手段。

等远在苏州的林清婉听说宋精被下狱,而楚帝亲自去姬家跟姬先生手谈一局,并笑着定下新建书院的名字时已过了小年。

她微微一笑,对易寒道:“回头你把信送去驿站,让人送去给宋精。总要让他知道他这亏是怎么吃的吧。”

易寒惊讶,“姑奶奶不是喜欢扮猪吃老虎吗,怎么这次这么坦诚?”

林清婉就笑,“不好让姬先生代我受过,宋家在楚国权势可不小,而我在梁国,他宋家再能耐也不能奈我何。”

一句话,我就算是告诉你这事是我干的,你宋精,你宋家又能怎么地!

而姬先生就不一样了,他到底还在楚国,还在楚都,正好在宋家的势力范围下。

易寒闻言,拿了信便出去。

林清婉起身伸了一个懒腰,心满意足的道:“这下可以过个好年了。”

第304章 倒霉

苏州距离楚国不远,也就到京城的距离,但信件毕竟是出国,所以要麻烦些。

尤其是遇上现在几国关系紧张的时候。

可谁让楚梁刚何谈呢,哪怕是为了做样子,大家面上也表现得和和气气的,商人们却不管这么多,趁着要过年,正好借着两国和好做做生意。

林清婉交由驿站的信便也这样混着过去了,但进入楚国就没那么方便了。

大梁这边还好,梁帝基本上只派人监督封疆大吏的出国信件,林清婉既不是官儿,也不掌兵权,所以只被当做普通信件直接传出去了。

但楚国对这些却查得很严,尤其宋精的身份还不低,最要紧的是林清婉给他写的信上也没掩藏身份,信封上直接写了自己的名字。

于是这封信七拐八拐的就先到了楚帝手上。

当然,楚帝不会每一封有异常的信都会看,自是下面的人检查过后觉得应该让他知道的才会递过来。

既然到了他的手上,说明内容有他应该知道的事,于是楚帝就看到了这封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就两段话,第一段是林清婉问候宋精,自京城一别后可还好,她对他甚是想念。

这一段很让人想歪,开信的官员头一个念头就是这两人有猫腻,然而第二段却话锋一转。

信上的语气依然是温温柔柔的,却问他如今在牢里过得怎样,这份大礼是她特意给他的回报。

不枉费他在京城时的一番心思,并且表明自己为此劳心劳力,只希望他能在牢里多待些日子,不然她心口的气出不掉,日后还有纠缠。

信的最末尾祝愿宋精能有一个与以往体会完全不同的年节。

开信的官员:……所以这到底是有爱啊,还是有仇啊?

不过他很快回过味来了,这意思是近来闹得大楚不得安生的流言是这位梁国林郡主的手笔?

还是为了对付宋精?

这下官员不敢怠慢了,立即把信传给了皇帝。

楚帝看完一阵复杂,他面色变换了好几种颜色,最后咬牙切齿的问:“宋精怎么这林清婉了?”

送信的侍卫低头,他不知道啊。

楚帝狠狠地一拍桌子,怒道:“将随行的属官招来!”

他们跟着宋精,难道还能不知道?

使团的属官们战战兢兢地进宫,跪在地上不敢言语,听皇帝问起在梁国的事,他们不敢怠慢,连忙竹筒倒豆子一般的全说了,可重点全是他们怎么努力与梁国周旋,却依然辩不过梁国君臣,这才不得不退后一步签订和约的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