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婶看了一会就不看了,她现在可是“富老太太”了,从土地下放过后就没下过地的,每天在家里只要操心家务就行。
工人庄家的卖苗子在她看来,挣不了几个钱。
还有人专门跑过来学,交学费,这肯定是人傻了,脑子坏了。
一连好多天,村里人都看了个稀奇,学了半个月,“徒弟”也出师了,送了“拜师礼”,临走,庄民国也请他们吃了顿好的把人给送走,等他们背了包踏出门,这关系也就结束了。
他们来的人多,庄民国教他们弄,又育苗子,等他们走,家里的苗子地也全育苗育好了,给他们家里省了不少时间出来。
陈夏花都忙锦绣作坊的事了,庄民国那边只给砖窑厂送货才去省城,平常是不去的,省里和县里拿货不是这个日子,就要陈夏花自己去跑,庄民国给她带不了,庄民国本来还有些不放心的,见陈夏花跑了两回,有模有样的,回来还登记明细,也彻底不管作坊上的事了。
陈夏花去县里,去省城,去银行存钱,都是她自己去办的。
往城里跑的次数多,陈夏花也开始注重形象来了,还专门给自己买了一套“战衣”,白衬衣,喇叭裤,皮鞋,随身还跨个包,头发修得整整齐齐的,带着他们作坊的首饰,一站出来,比城里的工人还时髦。
连庄玉林他们学校的小同志都知道,庄玉林的“好妈妈”是顶半边天的妇女呢。
都想跟庄玉林的妈妈一样,也带上好看的亮晶晶的首饰。
有陈夏花这个“招牌”在,他们这些首饰也是现在最时髦,最受妇人家喜欢的了,比买挂历还觉得有面儿。
庄民国是什么时候发现家里不对的呢?是天气热的时候,庄秋替姜辰来借钱,庄民国回家在放钱的柜子里拿钱,钱没拿到,只拿到几个本子。
是房产证。
庄民国数了,房产证有三个。
除了明花巷那两个房产证,又多了个梨花巷的房产证,上头还盖了章,还写了日期呢。
就前两天陈夏花去省城送货。
她回来的时候很高兴呢,还说,“遇到件好事儿。”
嗯,她口中的好事儿就是又给家里买了一套房子?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第79章
姜辰在年末的时候,开了个建筑公司。
姜辰在省城有熟人,请人帮着办的,普通人别说开公司,公司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有人听到这个新鲜词问呢,问,“公司里边是不是要请工人?”
问公司的工资有没有工厂高。
尤其在村里头,别说现在,就是放在几十年后,说起在公司里上班,村里的老头老太也没多大的感觉,觉得公司跟厂一样,就是进了大公司,上市公司,做上了组长、经理,总监,在他们眼里,那也是,“打工的。”
只要在外边挣钱的,那都是打工的。
像庄秋,在姜辰的房地产公司当财务总监,说起她,也说她是在姜辰的公司打工,只有什么呢,只有当老板,这口风才变了,不说是打工的了。
只有当了大老板才挣得上钱呢。
姜辰手头的钱够,还差点,庄秋那边把钱凑了凑,还差一两千块,问庄民国借,庄民国大概算了算家里的存款,是觉得钱足够借出去才同意的。
陈夏花从两个儿子房里出来,给他们送了凉粉进去,还给庄民国端了一碗来,笑眯眯的,跟庄民国说:“刚刚小二夸我呢。”
儿子夸母亲的话是最动听的,小二玉春夸好妈妈,“比海报挂历上的明星还漂亮。”
港台明星们的海风已经吹了过来,尤其是挂历上,最喜欢用港台明星的照片了,又漂亮又时髦,城里也学着那些海报明星们的模样打扮,烫头发,穿衣服,戴首饰。
锦绣作坊的首饰很早就是按港台那边的海报明星做的,一推出来就卖光了,省城那边供销社原本只从他们锦绣作坊进一个小柜子的货,现在一面墙都是他们供过去的货了。
饰品类,光是发夹都有十来种样式,有水晶的、水钻的,还有蝴蝶布料的、带钻的。
其他小饰品的样式也是叫人眼花缭乱,城里人爱买大件,最喜欢逛的就是供销社的饰品柜台了,指着饰品这个觉得好看,那个也觉得好看,饰品不贵,挤一挤就挤出一个饰品的钱来了。
陈夏花当着庄民国的面转了个圈儿,“我好看不好看。”
她眉眼含笑,眉宇之间舒展又自信,烫着卷发,带着珍珠排耳环,脖子上也戴了一条项链,手上还戴了个金镯子,的确良的衣服刚好掐着腰,穿的是长裙子,脚上穿的是一双塑料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