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养包子(8)

作者:小乔且中路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种田文 软包子小后娘崛起之路 立意:无论任何环境,女人都要积极向上,才能获得幸福 妇产科软包子小医生孟茯穿书后,成了三个反派的后娘。此时反派们还是天真无邪瘦不拉几的小可爱,孟茯觉得还能救一救。一起逃灾躲难,磕磕碰碰里共同成长。本文构思巧妙,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画面感强,内容充实,亲情爱情交错,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坏人,是一部十分不错的群像小说。点击展开

她这话才落,不等姜老头和姜老太发作,族长就被他孙子扶着来了。

气得拐杖往旁边篱笆上狠狠敲了两下,“姜老三,你个混账东西,在这里闹什么?”

姜老头是怕族长的,见他这是要维护孟茯,连忙迎过去,“她丢咱姜家的脸,您还不知她在镇子上都做了什么吧?”

却不知族长因为孟茯真心待这三个孩子,是偏向孟茯的,冷哼一声,“做什么?她自然是救人,你莫要忘记了,她祖父从前是咱这十里八乡最有名望的大夫,她会一二,跟着救人是好事,是给咱姜家积德,你少在这里听风就是雨。我看想要坏咱姜家名声的,分明就是你!”

姜老头张了张嘴,想要辩解一二,可族长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分家那日说得清清楚楚,大伙儿都不聋,是你两个自己不要她赡养服侍的,如今又要使唤她去给你们做牛马,你们俩加起来也是百来岁的人了,怎就能如此不要脸面?”

说罢,转头见着围观看热闹的人不少,便招呼道:“县里来了征兵檄文,各家通知一声,都快些到打谷场里说话。”

一听征兵檄文,众人哪里还有心思看热闹,各匆匆去通知人。

姜老头和姜老太在族长的怒视下,也灰溜溜地走了。

孟茯忙着给大壮找药含在口里消肿,看着他肿胀的半张脸,心疼得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

“我不疼的。”大壮见她快急哭了,含糊不清地安慰着。

可得了这话,孟茯心里越发难过:“牙龈都肿成了这个样子,哪里还不疼?”也下定了决心,不管走不走,这三个孩子自己肯定不能撒手,不然这以后真落到姜家这偏心眼的两老手中,只怕侥幸活下去,也要走上原著的老路。

她既然已经是孟茯了,那就替孟茯将三个孩子好好抚养。

最起码,不能让他们走上邪路。

族长那里,忙着跟沈子房道歉,让他莫要跟姜老三夫妻俩计较,又宽慰孟茯几句,这才去打谷场里。

孟茯家里没有合适入伍的人,自然没去打谷场,只安心给大壮兄弟俩收拾身上的伤口,又将乱七八糟家里整理一回,才忽然想起三妹和鸭子还在村口,急得忙出门。

就见沈先生挑着鸭子,一手牵着三妹回来。

三妹见了她,抱着小包袱飞奔跑来投进她的怀里,担心不已:“爷奶有没有欺负您?”

孟茯摇头,“没有,我哪里能叫他们给欺负了?”态度就得强硬些,对于他们这种蛮横不讲理的人,自然是要以暴制暴。

若是自己稍微软绵些,只怕没这么好就甩脱他们。

“鸭子一只没丢。”三妹回头指了指框里的小鸭子们。

“三妹乖,真出息。”孟茯点着她的小鼻头夸赞,方起身朝沈先生道谢,又想起之前害他被姜老头那样辱骂冤枉,很是歉意,“对不住,连带你受累。”

沈子房就这样将扁担放在篱笆外,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不妨事,身正不怕影子斜,鸭子我放这里。”又有些担心大壮,“要不我去请大夫?”

孟茯听罢,忍不住扑哧笑出声,“先生忘记了,我自家便是做这一行的。”方才族长倒是提醒了她,接生婆是做不得,那给人在旁边指导一二,做千金大夫总是可以的吧?

沈子房的确是有些过忧了,尴尬一笑,“是了,我倒忘记了,既如此我便先回去,有什么事情叫喊一声。”

孟茯现在十分可以确定,这个沈先生就是个读圣贤书读多了的憨憨,也就不同他客气,连松开三妹,挑着鸭子回了院里。

这会儿院子已经收拾干净了,煮了些粥,让二强送些过去给沈先生,家里这边吃完后去路边采了些商陆籽回来,将小鸭子头顶染了个遍,才给放到池塘里去。

自家的十几只小鸭子个个头顶梅红,抬眼往池塘看去,一目了然,倒不怕走丢了或是跟别家的混在一处。

孟茯将鸭子赶进池塘,便领着三妹往家里走,一面叮嘱着她,“以后想看小鸭子,远远看就是,断然不要到这池塘边玩耍,危险得很。”

说着只见池塘边被几棵翠绿垂杨柳环抱的草亭里,沈先生搬了一垒书在那里晒。

孟茯便带着三妹过去帮忙。

沈先生看到三妹,像是想起什么一般,从宽大袖袍里摸出两块芝麻糖递给她:“尝一尝。”

第9章

三妹哪里吃过这等好物,水汪汪的大眼睛便有些移不开,但孟茯没点头,她也不敢伸手去拿。

孟茯见三妹的表情,哪里还用想,只怕是没吃过,按理自己不该让她随便接人家的东西,可惜又不忍她这可怜模样,便允了,“快谢谢先生。”

三妹欢喜地道谢接了糖,却没自己吃,反而是递给孟茯,“您吃。”

孟茯对上那双天真无邪的眸子,心都快化了,“我是大人,我不吃糖的,既是先生给你的,你便留着自己吃。”

可三妹仍旧没自己吃,转头望家里跑去,可见是要分给兄长们。

孟茯见沈先生这会儿得空,想着要入学了,便托他给大壮二强取字。

至于三妹的名字,她瞥见那池塘边的萱草。

萱草的花语是忘却一切不愉快。

叫萱儿便好了。

至于大壮二强,因姜家这一代字辈是若,所以沈先生便给他兄弟二人取了若飞、若光。

若飞取自木兰辞‘关山度若飞’;若光则是出自南朝诗‘属我嵫景半,赏尔若光初’。

孟茯其实之前大致看过这本小说,对于时代设定有一定的了解,类似于南宋,但却叫做大齐,所以大齐以上的历氏,与自己那个世界的吻合的,这些读物古籍也是有的。

但从大齐,也就是宋开始后的人文历史,便都没了。

大齐与金国东沿曲水,西以双燕关为界。

大齐又与夏国、辽国、南诏为并存政权。而大齐偏于曲水以南,经济与诸国相比算得上是发达的,科技较高,对外发展程度也不少,只是可惜这军事能力比较软弱,政治上颇有些无能。

与辽人开战,来来回回七八次求和仍旧没成,终是开了战,可这要上战场的紧要关头,征兵檄文才慢吞吞下来。

沈先生朝着打谷场方向看去,那头被一排枝繁叶茂的桑树当着,是瞧不见光景的,却能将那怨声载道听得清楚。

“战事一起,不知又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个世界虽然已南宋为背景,但是原作者对大观描写不多,只着重于情爱。

所以孟茯也不知,未来这大齐将如何,到底是败给辽人,还是被金人趁机夺走这如画江山么?

那头的怨声里,有着从县里来的衙役高声与乡民们说什么国仇家恨,她听了些许,忍不住叹道:“兴亡皆是百姓苦,打什么仗,谁做皇帝我们底下的老百姓才不管,可吃饱穿暖就是了,他自己说的那些民族大义,只怕自己也不信的。”又鞠身朝沈先生道谢取字一事。

沈子房颔首与她送别,只是一直紧握着的书本的手却始终没有松开。

他也想要去战场之上,尽自己绵薄之力以保百姓安宁。

可是朝廷重文轻武,庸官当道,皇帝不政,底下的人就算是拼尽了性命又如何?到时候上头轻飘飘一句议和,所有的鲜血都白白撒在了沙场。

从前不都这样么?不过他想着如今朝廷的局势,只怕这一次是打不起来的。

因此倒也没多为这些村民们担心。

不然就他们这样的,不曾训练一日,便被赶鸭子一般推到战场上去,只有送命。

想着刚才孟茯的那话,兴亡皆百姓苦,她倒是看得透彻,只是上面那些人,什么时候才晓得真正体恤百姓子民们呢?

正想着,听着孟茯家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扭头望过去,原来是几个孩子得了新名字,高兴地在院子里跳呢。

全然忘记了方才的疼痛。

孟茯看着几个孩子欢喜,只觉得到底是孩子,天真无邪的,不过是得了个新名字,便好像是得了全世界那样开心。

这样容易满足的好孩子,怎么能叫他们走上以后那炮灰的路呢?

所以孟茯越发下定决心,不过将来如何,自己都一定要好好扶持他们走正道。

不过想的时候意气风发,看着这才几日,家里装粮食的大缸就挖出一个坑,不免沮丧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