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官人(21)

作者:青田先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洪武二十四年,大明立国之初。雄主治下,百业复兴,宇内渐呈一派繁荣盛景。这是一个异常繁忙的时代,上至天子,下至臣民,人人皆在忙碌。朱元璋忙着杀人,稳固皇权统治;朱允文忙着孝顺爷爷,争夺太孙之位;朱棣忙着掩饰自己的野心,觊觎皇帝宝座。锦衣卫忙着搞别人的黑材料,功臣们忙着看好自己的脑袋,读书人忙着求取功名,商贾们忙着赚钱,地主们忙着买田置地------总之一句话,大家都很忙。李谦同样也很忙,忙着逃离官场,回家娶媳妇------点击展开

说完这句话后,他才重新坐直了身子,却微微蹙着眉头,向身旁好友投去一个疑惑的眼神。就在刚才,对方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角。

杨清只是轻轻咳了一声,便没再理他。

木已成舟,说过的话也收不回去了,杨清便懒得再去解释,特别是现在李谦还坐在他们面前,俩人也没什么机会说悄悄话。他倒是希望,自己的直觉是错的,否则沈天佑这回就真的是好心办坏事了。

李谦听得明白,他想要传达给自己的是什么意思,无非是那未婚妻对自己早已心生仰慕了呗。

这年头,大家闺秀可是不能随意和男性接触的,未婚夫也不行。

可他又不是那些迂腐的书生,根本就不会在意这个。其实大多数的年轻男子也不会在意这些,古板的书生是有,却也并非所有人都谨守着所谓的“男女之防”,最烦这些刻板教条的往往就是年轻人。

只不过,这林家闺女,应该不只是仰慕自己的“才华”那么简单吧?

一想到林北冀那副势力的嘴脸,李谦就有些恨屋及乌,连带着认为自己那素未谋面的未婚妻也是这样的人。本来他就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再加上眼下沈天佑“帮林秋芸”所带来的这么一句话,顿时让他对林家的人更没好感了。

屁的才华,看中自己的前程仕途才是真的!

念及于此,李谦唇角微微一扬,露出一抹了耐人寻味的笑容:“如此,我倒是得多谢沈公子了。”

沈天佑心里一惊,此刻才察觉到对方的反应不太对劲,也总算是醒悟过来,明白好友刚才是在提醒自己了。刚张了张口,想要再说些什么时,李谦却是抬头看向窗外,望着远处天边的那几朵白云,似是有感而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沈公子以为如何?”

“这”

沈天佑迟疑了一会儿,心里轻轻一叹,点点头道:“我明白了。”

李谦转回目光,颇为欣赏地望了他一眼,起身拱手道:“若是沈公子没有别的事,我这便告辞了,咱们有缘再会!”

“李兄且先等等”

从头到尾都很少插话的杨清,此刻突然站起身来,语气诚恳地邀请道:“请恕在下无礼,不知李兄可有兴趣,参加三日后的一场诗会?”

李谦笑着摇摇头,婉言拒绝道:“怕是没有闲暇,仲卿在此先行谢过杨公子的一番好意了。”

第018章 追风筝的大官人

三四月份,正是踏青的时节,不少年轻的男女纷纷赶赴郊外,享受这大好的春日时光,纵情于山水之间。

其实踏青节便是清明节,但这会儿却并不特别注重形式和日子,春日踏青是年轻人常有的活动,可以进行的节目也不少。泛舟西湖也好,找一块风景优美的开阔地放放风筝也不错,再不然就是单纯地走走逛逛,游山玩水。

寻常百姓家对女子禁足不会太严,权贵阶层也不太注重这些,反倒是一些诗礼传家的家庭,会谨守着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样的清规戒律。

今日的西子湖畔聚集了不少青衫打扮的文人士子,却并非是单纯的踏青活动,又或是前来寻花问月的。

说起西湖上的风月之事,自然离不了名闻天下的“西湖船娘”,这个话题更是为风雅之人所津津乐道。与之齐名的,自然便是“扬州瘦马”、“泰山姑子”和“大同婆姨”了。

西湖船娘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说是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一代词宗秦观更是在杭州留下了“西湖水滑多娇娘”这样的诗句。时至今日,西湖船娘仍然是风月界中屹立不倒的一根擎天巨柱?

然而今天的主题却并不是风花问月,西子湖畔上之所以聚集了这么多的读书人,全是因为这里即将举行一场盛大的诗会!

诗会文会,永远是读书人趋之若鹜的节目。

对于文人士子来说,仕途功名永远是头等大事,相比之下,佳人的位置就要往后排了。文人骚客们都喜欢三两好友聚在一起,组成一些小的社团,称为诗社。每逢重大节日,或是有了雅兴时,便会号召众人聚到一起,饮酒行乐,吟诗作赋。

真正无心仕途,只愿做个隐士的文人终究只占了少数。大多数人热衷于诗会文会,则是为了能够多多结交朋友,为自己将来的仕途提前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杭州城里的诗社倒是不少,不过最出名也最有实力的,却是青枫和停云两家诗社。因为这两家诗社里所收纳的,都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人人皆有一定的才名。

青枫诗社自不必说,乃是杭州府院试第二的苏赫发起,其本人便是诗词双绝的人物,是士林中有名的年轻才子。而停云诗社的掌坛人,却是商贾子弟——杨清!

整个诗社里人人都是生员,唯独杨清没有功名,却没人对此有意见。

杨清和苏赫之间,其实是有一段旧怨的。主要是素有傲气的苏赫看不起他这样的商贾少爷,又因一次小小的误会,致使后来见了面都喜欢嘲讽他一番。

对方的屡次挑衅自然惹得杨清不快,便想到了开办诗社,在诗词上压对方一头。遗憾的是,停云诗社里虽是人才济济,社员们一手文章也是做得花团锦簇、文采飞扬,偏偏于诗词一道略逊一筹,比不过青枫诗社的诗词受欢迎。

这与杨清原先的预期是不符的,毕竟他想的是后来居上,稳稳压住青枫诗社一头,无奈未能如愿。论起财力他并不输于人,只是花了大量钱财交好士子,都没能找到个诗词做得比苏赫更好的人。

生员的诗会,举人老爷们当然不屑于参加,因此杨清一直都没能找到力压群雄的人物。总归来说,心里是很不服气的,这才提出两家合办了这么一场诗会。

这一次杨清信心十足,因为他吸纳到了院试案首徐雄这样的人才。

徐雄年方十八,比苏赫还要小上两岁,却一举夺得了杭州府院试第一名。为此很是受到心有不甘的苏赫排挤,一直想进青枫诗社都没机会。

为人豪爽大方的杨清一直对他礼遇有加,终于在不久前守得云开见月明,让徐雄加入了自己的停云诗社。

西湖上的这一场诗会,可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盛会。以往的诗会,都只是各家诗社小范围内的活动,之后才会有诗词流传出来。

两大诗社的比拼,顿时引起了整个杭州府士林的关注,其他县里的文人骚客,得到消息后也都纷纷赶了过来

如此一来,倒是为西湖之上的花船也都跟着受益,单只今天一天的生意,就能顶平时好几天的。

阳光明媚,天气晴朗,碧空如洗,万里无云。这样的天气,实在是再适合郊游不过了,也许还适合某种野外战争?

若是这里也有个赵忠祥的话,或许还会用他充满磁性的声音,来上那一句经典的开场白:“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这是个交配的季节”

李谦躺倒在一片碧绿色的草地上,口中叼着根狗尾巴草,懒洋洋地微闭着双目,正在树荫下小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荫,洒在他白色的衣袍及身下铺着的一方白绢上,落下星星点点的细碎。前方不远处,子佩正带着宝儿,在阳光下欢快地放着风筝。

一缕缕和煦的春风拂面而过,吹得人浑身上下都是软软的,提不起一点儿精神来。当然,这个“人”主要指的是李谦,像子佩这种跳脱的性子,是一刻都闲不下来的。

这倒也并不奇怪,作为一个坐拥良田千亩的大地主的小儿子,李谦确实生不出什么为人生为事业奋斗的心思来。

天可怜见,上辈子自己活得太累太辛苦了,却连套房子都买不起好不容易才有机会重活一世,来到这六百年多前的大明朝,还成为了一位家境殷实的富家公子哥,再不好好的享受一回的话,怕是老天爷见了都会生气的。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老天爷是让自己过来享受悠闲的人生的,不是过来搞东搞西,发明这个发明那个,扯旗造反,称王称霸的

有了王莽这样的前车之鉴,同为穿越者的李谦,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惟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日头西斜,静静躺了两个多时辰的李谦突然轻吟了一声,坐起来伸了个懒腰,随口吟诵道:“偷得浮生半日闲,心情伴佛半神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