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小姑养崽指南(49)

作者:间关千里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应宝珍绑定学习系统,成了重生文里女主的恶毒小姑。 系统:“请用学习改造重生女主,培养其多方面能力,争做合格主角。” 而她来的时候女主已经重生,而自己正撺掇母亲把女主赶出门。 应宝珍欲哭无泪:为什么要让一个恶毒炮灰去攻略已经重生了的女主啊?” 应宝珍无法,只得兢兢业业养家糊口,试图养崽。 嫂子娘家来人要把嫂子带回去重新嫁娶怎么办?立刻把人赶将出去,再也不许来。 女主不相信自己是好意怎么办?供她吃穿读书,把手艺教给她。 此外,点击展开

应窈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①”

“中庸之道,”那人点点头:“你可有自己的见解?”

应窈想了想,偷偷看了一眼应宝珍:“圣人言仁者即为爱人,亦做人之本性,违者心难安。”

她顿了顿,谨慎道:“但是我觉得,仁即为博爱,兼爱,推己及人。爱人者,爱世间人,亦是不拘于身份,地位的。”

那人嘴角笑容僵住,眼底情绪深深:“为何这么说?”

应宝珍呼吸一滞,应窈的回答更近似后世的看法,但是如今社会更讲究阶层地位,士农工商等级分明,学士所倡导的仁也是基于此而发生推广的。

她瞥了一眼仍然笑眯眯的郑夫子和神色莫测的生人,不太拿得准他们什么看法,会不会觉得应窈的回答离经叛道,动摇根本。

若是他们不满,那自己就得跳出来说是幼童无知,相比他们也不会计较。

应窈受到郑夫子眼神鼓励:“我……我前些日子在街上遇见了一位富家少爷欺辱打骂乞儿,上前问,夫子可知晓他如何应答?”

“是何应答?”

应窈抿唇:“他说那乞儿行乞时弄脏了他的皂靴,让他很不满意,可乞儿如何赔得起一双皂靴,他便打人出气,让随行的小厮动手,打死不论。夫子可觉得,这缘由正当?”

那人摇摇头,只道:“只为一双皂靴,却要取人性命,何等残酷。”

可世道即是如此,乞儿性命卑贱,得罪了尊贵少爷,打死也无人理论。

应窈便大着胆子继续说:“少爷能随手命人打死惹怒他的乞儿,乞儿只能白白等死。可这做法无人阻拦,毕竟他们虽然同为人,身份却天差地别。”

“那少爷有父母宠溺,有人教导他仁义礼智,尊师重道,爱护同辈,却无人教导他街上乞儿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是一条人命。四书五经里,也并没有这些。”应窈神色坚定:“所以我认为,真正的仁,是兼爱,是博爱。”

“倘若把目光投向这世间的每一个人,便能发现他们虽然境遇不同,地位千差万别,但本质上仍然是一样的。”应窈故作疑问:“为何圣贤书上要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差别对待呢?”

应宝珍嘴角笑容僵住,这可不是童言无忌的范畴了,应窈这是自行醒悟平等博爱之道了。

她心想,怪不得是女主,醒悟都比别人快些。

但应宝珍发愁,郑夫子虽然开明,但本质上还是这个时代里的卫道者,还有他身边朋友,不知听到这一番堪称大逆不道的说法作何感想。

她立刻拉住应窈,笑道:“小孩子家家的说什么胡话,夫子,我看她是累过头了,竟然开始说些不知所以的话了,见谅。”

应窈显然也意识到自己的话不合时宜,顺势躲在应宝珍身后。

她暗自懊恼,不应当说出这番话。

遇见宋琛之后她就一直在想这件事,又有应宝珍耳濡目染,未曾发现自己的想法太离经叛道。

但应窈揣度着郑夫子想法,偷偷把目光投向他们。

谁料那被郑夫子称为“行俭”的读书人却长长叹了口气,颇为赞叹道:“子贞,后生可畏啊。”

子贞即是郑夫子的字,他捋了捋胡子:“别怕,窈娘,你不认得他,他本名高霜,字行俭,曾在京都担任过太子太傅。”

高霜高行俭?应宝珍瞪大眼睛,会想起系统给的资料,这不是大齐有名的四大儒之一吗?

应窈也惊呆了,忘了遮掩自己的目光。

不过高行俭为何会出现在青州一个无名小镇,应宝珍不解,难不成因为郑夫子邀请?

--

作者有话要说:

①:来自《礼记·中庸》

第24章 太子

“您可是定州高行俭,大齐四大儒之一?”应宝珍收敛惊讶神色,斟酌问道。

她回看了一下高行俭的资料,大为感慨。

高行俭是定州人士,年少成名,御前殿试对答如流。天元十六年他弱冠时便得了状元名号,风光无两,受陛下看重,提拔他做太子太傅。

而他当了太傅之后自然尽心竭力,辅佐当时还是太子,授以诗书功业,帝王御下之术。

高行俭亦南下治理水患,赈灾济贫,诛杀叛臣,将那克扣民脂民膏,鱼肉乡里的狡吏贪官下狱问斩。

他所过之处,百姓追随拜见,万人空巷。也给了他一个四大儒之一的名号,与翰林院里的前辈同列。

京都风光无限好,帝王宠信不断,高行俭只觉得天下读书人的夙愿莫过于此。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他得到了这天底下最尊贵之人的看重,他还有什么不满的呢?

一时间高行俭的名姓传遍大齐,学子敬称他为高学士,源源不断的翰林书生想求他墨宝指点。朝野之内谄媚讨好之人不断,百姓见了他便高呼青天大老爷,难得的好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