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生淮安(30)
十三被那笑里的少年气晃了晃,纵是万般思虑、千般筹谋压在心底,也不由得被这样的笑感染,顺着手上的力道往前跑去。
跑着跑着,忽觉得脸上一凉。
他一愣,伸出空出来的手在空中接了接,便听得王爷的声音从身旁传来,带着笑意,低声道:“下雪了。”
不过是转几个街角的功夫,雪却迅速下得大了起来。
跑的时候倒也不觉得怎样,两人脚步慢下来之后,却陡然觉得冷了起来。
铺天盖地的雪花中,十三悄悄地打了个寒噤。
下一秒,王爷敞开大氅,把十三整个裹进自己怀里。
于是十三整个人被王爷的体温围住,闻着那人身上特有的檀香味,耳尖有点发烫。
小小声道:“殿下……”
糯糯的。
王爷压低了嗓子笑,亲了亲他发顶,示意他往前看。
几个大胡子的商人站在那,窄袖长靴,正操着浓重的口音用官话吆喝着。旁边摆满了兽皮、肉干之类的物件儿。
旁边是些土黄色的动物。
脑袋像猴子,眼睛像蛇,却长了张兔似的嘴,全身盖上厚厚的长毛,背上背了两个鼓包,货物就搭在这两个鼓包中间。
这些动物五个栓成一串,打头的脖子上挂了个铃儿,随着它的动作,那铃儿“叮叮当当”地响。
十三眨了眨眼。
他应是在书上读到过,却没见过真的。是以有些迟疑地,偏着头问王爷:“这是……骆驼?”
“嗯。”王爷带着笑,怂恿他,“凑近些看看?”
十三瞧着王爷,弯了弯凤眼。
然后扭头,兔子似的窜出去。
王爷愣了一下。
然后无奈地笑笑,看着那人小孩子似的小跑着凑到驼队跟前,挑了一峰顺眼的,蹲下身,去摸人家背上的长毛。
白藕似的小手,张开了,一把摁在毛里,整个手掌就陷进去了。
被里面温暖得很满足,小孩儿眯了眯眼,转过头冲他招招手。
让他过去呢。
王爷便走过去,重新用大氅把人裹起来,看怀里的小孩儿从大氅里抽出一只手,反复向他展示把手整个埋进骆驼毛里的奇迹。
王爷眼看着他伸手、缩手、再伸手、再缩手。
一忍再忍,实在没忍住,把脸埋在他颈边低低地笑出声,像是要说什么。
终于还是忍住了,只是唤他:“十三啊……”
十三被近在耳边的气息烫得缩了缩,突然一顿,猛然意识到自己干了什么蠢事。想出言解释,又实在觉得自己干的事实在没处解释。
于是僵在原地不动了,自暴自弃地任凭绯色从脖颈蔓延到耳尖。
王爷笑得更大声了。
在十三就要恼羞成怒之前,旁边的胡商注意到他俩,很热情的走过来,用夹杂着方言的大魏官话问要不要看看他家的毛皮。
十三于是得救。虽然他还是对活着的毛茸茸的东西更感兴趣,但毅然跟着胡商去看毛料了。
商人热络地介绍自家的毛料,十三一边听着,一边很新奇地四下瞧。
忽然闻见一阵一阵烤焦的香味儿。
十三馋了,问那胡商,这是在做什么。
那胡商是个很实诚的汉子,闻言不好意思地捋了捋毡帽,说那是自家婆娘在给他们做饭。
又道:“公子若是想尝尝,我这就带您过去。”
十三很高兴地点头,拉上王爷,跟着那汉子往驼队里头去了。
走进了,先是闻见焦香味儿浓郁起来,接着就看见一口大铁锅,里面烤着土豆红薯一类的东西。一个西北女人,背靠着自家的骆驼,支了把破破烂烂的大伞,正在铁锅前翻炒。
雪下的太大,那伞遮不住,便有零零散散的雪花飘到炙热的铁锅里,“刺啦”一声,成为一股氤氲的白气。
那汉子用家乡话朝女人说了几句,女人点点头,又从货袋里掏出几个土豆放在锅里,把那些好了的,撒上大把大把的孜然和辣椒面,用油纸一包,压实了,笑着递给十三。
十三接过来,满满一大包,香喷喷的,还烫手。
忙垫着袖子,全当个手炉使。
想了想,觉得不能平白占人家便宜。扭头跟王爷商量了一下,把一路上买的糕点跟他们分了分。
别了那商人,十三迫不及待地打开油纸包,拿了一个最焦最脆的,先送到王爷嘴里。
邀功似的,急急忙忙地问:“好吃不!”
王爷便也挑了一个,送到他嘴里。
十三一咬,又脆又暖和,辣椒面沾了一嘴。
第15章
雪越下越大,纷纷扬扬的,半天的功夫,已是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
十三跟着王爷一路边走边逛,穿过朱雀大街,往东边一转,竟是一片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