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84)

作者:来罗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三教九流 情有独钟 甜文 关键字:主角:沈孟虞,方祈 ┃ 配角:季云崔,方无道,谢勤之,季云鸾等 ┃ 其它:盗圣,窃钩,窃国,佛系,盗系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沈孟虞是一位清贫、克妻的太子少傅,美颜盛世,他最熟练的事,就是花式婉拒表白。 “阿弥陀佛,在下信佛,只想窃国。”点击展开

只是他话还未说完,却听另一边方无道突然冷哼一声,被人无意间看扁的盗圣正憋着一肚子火,他不好当着众人的面撒气,遂将所有力气用在脚下,顷刻间袍袖扬起,人影已在殿外。

“这有何难!你给我等着!”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方无道手上拎着十二重匣中最小的那只碧玉匣,在殿外一众禁卫的注目下光明正大地返回殿中,这厢沈孟虞从皇后手中接过早已备好的御制纸笔,诏书草就完毕,萧赞就是再想拖延,也于事无补。

重重密锁的碧玉匣在盗圣手里就像纸糊的一样,方无道不过随手摆弄一下,匣中机关吱吱作响,无数人向往的、渴慕的、觊觎的传国玉玺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暴露在世人眼中,美玉无瑕,比萧赞此刻的脸色还要白上三分。

方无道手上托着碧玉盒,走近前来,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直接将玉玺交给沈孟虞或者皇后时,却见他走到一半忽地一转,却是径直来到方祈面前。

“这是你的东西,师父交给你,你想怎么做,由你自己决定。”

从来未将此等俗物放在眼里的盗圣此生头一回为权势折腰,单膝跪地,郑重其事地将玉玺奉于自家徒儿面前。

一殿默然中,陈皇后抱着太子,刚想说些什么,只是原本与她结盟的沈孟虞却在此刻忽然出手,不知何时染上殷红的衣袖挡在她面前,袖底寒光一闪而过,陈皇后心头一凛,再不敢出言置喙。

方祈没想到师父会做到如此地步,持剑的左手微微一颤,青锋脱手而出。一旁萧赞刚想借机逃脱,却被方无道狠狠剜了一眼,周身上下被强大气场封锁的他被迫束缚在原地,嫉妒到几近滴血的眼睛只能愤愤不平地盯着那什么也不懂的少年呆愣在那里,过了半晌,才伸手拿起玉玺。

玉玺乃国之重器,分量不轻,方祈右手有伤,只能用双手捧着,就连指尖都在颤抖。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蓦然转身,向着大殿深处还陷在昏迷中的齐妃双膝跪下,磕了重重的三个响头,随后起身,一步一步上前,来到执着诏书的沈孟虞身前。

他从沈孟虞手中接过诏书,提起玉玺。翰墨为证,朱砂做鉴,任稗官野史如何将这段真相流传后世,正史之中无从得见的那一名小贼名讳就此湮没,不必提起,亦无需记得。

“我答应你的事,我说到做到。”

沉甸甸的玉玺嗡然坠落,擦肩而过的一瞬,方祈轻声道。

第69章 片玉有心

“你带你进宫,你要帮我从宫里,偷一个人。”

“从今日起,我不仅会教你吹这叶笛,我还要教你读书。”

“若我日后主政,许你个王侯将相,你看可好?”

“你是我沈家的人,我怎能不救?”

“我看你一点都不像猴子,这么贪吃贪玩,明明是只小猪。”

“我相信你。”

……

“换齐妃。”

寒风呼呼打在脸上,天上又下起了雪。他分不清那自颊边流进嘴中的究竟是雪水还是眼泪,已经完全丧失了五感的他只一门心思向前跑,跑得离皇宫越远越好,离金陵越远越好。

最好离那个人,也越远越好。

自相遇以来的一幕幕过往愈发清晰起来,只是无论有再多的笑言、约定、承诺,当沈孟虞今日出现在冷宫的身影浮上心头时,一切悲欢俱在这长达数月的谎言之下被锤得粉碎,留下的,只剩疑问。

沈姝曾经告诉他,沈孟虞待他与待旁人是不一样的。可这个不一样,究竟是因为他是方祈,还是因为他是所谓的先帝之子?

如果他只是方祈,沈孟虞还会这样待他吗?给他吃肉,教他读书,送他带钩,陪他走遍吴兴的每一处角落,与他许下那个王侯将相的诺言?

一切,都是他为了骗他,利用他,在最后关头抛弃他而做出的伪装吗?

那他为什么还要救他,还要护他,还要将那道未写全姓名的诏书捧到他面前,让他做出决定呢?

沈孟虞,你究竟,为什么?

方祈不知道自己跑了多久,亦不知道自己跑了多远,泪水在颊边封冻,他只知道他一身的力气都用尽了,身体疲惫至极,却还是无法与心里的那个人拉开距离。

他在一处高耸屋脊上停了下来,转过身,茫然地注视着脚下的金陵城。

冬时日短,夕阳即将落入城墙那边,明天就是旦日,已有提前出来做买卖的小贩们提着灯笼、挑着扁担沿街叫卖,长街之上,灯火依次点亮,从星星点点,到连成一片,很快,偌大的金陵城被这些灯火填满,华光灿灿如上好的丝绸,沿着城中最宽阔的那一条长街,一直通向城北巍峨高耸的宫阙。

宫阙之间,藏着天下最稀罕的宝贝。

方祈忽然想起,当初沈孟虞托他入宫偷齐妃时他曾提过一个条件,要沈孟虞帮他盗取宫中最稀罕的宝贝。他垂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伤痕累累的掌心空无一物,他盯着那早已不觉疼痛的血洞,若有所思。

他只是在偷到那天下最稀罕的珍宝时,忽然不想要了。

人之情,不过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从前他按盗跖前辈所言习此道,赏人间最灿烂的颜色,听世上最悦耳的琴箫,吃天下最美味的佳肴,然而直到今日他才懂得,原来他所求的不是这些声色犬马、美酒佳肴,他所求的,不过是一颗真心。

那颗真心他偷不来,抢不到,顺不了,那颗真心在沈孟虞那里,他看不见。

可是他已经把自己的心交给了他。

这真是太麻烦了。

方祈吸吸鼻子,揩去面上泪水,纵身掠下屋脊。他小心翼翼地藏住身形,翻墙过院,在未惊动任何猫猫狗狗的前提下从一户人家中盗得外袍一件,旧布条若干。

从百宝袋中摸出本来是为了治背后伤口备着的药粉,随意在身上撒了撒,又将右手简单裹了一下,有些伤口已然不疼他便不再去管。临走前,他甚至还借了厨上正烧着的热水囫囵吞枣地洗了一把脸,在灶台边放下一只小银杯,这才蹑手蹑脚地重新窜上屋顶。

不过就是和以前一样罢了。

但是又有什么不一样了。

沿着脚下的灯一直走,走到崇安坊和康平坊十字向左拐,跨一个里坊到元敬坊,此前方祈从季云崔处寻到的补玉师傅便在这座坊中开玉铺。离十五日之期尚有三日,方祈本意只是想托那师傅将此前送来的玉钩补好送到沈孟虞府上,谁料那位大师见他前来,却是手脚利索地从柜子里摸出一个小锦囊丢给他,竟是已然完工。

“拿去吧,我这几日心情好,手上利索不少,昨日才补好,你今日就来也是运气,那剩下的一分工钱我便不收你了,该回去了。”街上人声鼎沸,只是玉铺不做夜间生意,老师傅挥挥手,大方地直接赶人。

方祈捧着锦囊道了声谢,转身踏进人群时尚还有些蒙蒙的。身后玉铺大门吱呀一声合上,门缝之间,仿佛传来补玉师傅语重心长的一句叮嘱。

“少年人,片玉有心,一次可补,千万不能再摔碎了。”

行过闹市,走过天街,飞掠浮桥两端,金陵城中的无尽繁华被他抛在身后,没有留恋,没有停歇。当方祈叩开沈家大门的时候,方无道正在院中等他。

被迫瞒了自家徒儿十七年真相的盗圣还未来得及道歉,却听方祈先一步叫住了他。

“师父。”

少年轻声唤道。

.

一日之内经历闯宫、夺位、立诏、政变,沈孟虞身为落子者,一直忙到亥时才得以从宫中脱身,返回家中。

城外驻军未得虎符,不敢擅动。季云崔趁机率威化将军麾下猛将数人闯营夺权,在成功将兵权收入囊中后长驱入宫,与早已候在宫外的陈国舅一道从宫中请出旨意,从者抚,乱者押,不服者斩,刀进刀出,成功将闻风赶来的一众臣子收拾地服服帖帖,再无人敢质疑这道诏书的真假。

今夜过后,便是改朝换代,辞旧迎新。

沈孟虞百忙之中曾抽空托人传过平安,故不知宫中天翻地覆的家人俱都已睡下,此时院中万籁俱寂,小雪霏微,只剩下西边的书房里隐隐透出一层微光,还有一盏灯为他亮着。

沈孟虞的手落在书房门上,没有扣门。垂落的袖口随风荡起,点点殷红落在雪中,如绣梅花。灯影幢幢之间,他终究不敢再向前一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