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遂决定在江州多耗些时日,从各方市井百姓中下手,终是在蛰伏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后,发现了点端倪。
先是陆舟于市井中与百姓闲聊得知,近几年江州多了许多不曾见过的陌生面孔,听乡音与面向不像本地人。男人是个伙夫,有时做些砍柴牵马的力气活儿,陆舟矮着身子蹲在男人身边,脸上灰尘铺面,俨然融入其中。
男人说:“开国来民生多艰,几乎没有人会背井离乡。”
陆舟一斧将柴火劈成了两半,将江州的乡音模仿的惟妙惟肖:“那你们便没觉着奇怪么?”
“奇怪也只是一阵子,我们谋生都很艰难,哪管得了其他的事。”
“唔。”陆舟点点头,将袖上染的尘土拍了拍,道:“我听说前几年曾有个大人物来过江州,不知道事情真假。”
其实陆舟只是想用此举套话,然而那男人眯着眼回想了下,便真的从记忆里找到了那段贫乏生活中,说得上惊天动地的大事。
“有的。那年收成还不错,有一回我正在田间收麦子,听见家里的媳妇说街上来了个大人物,但我当时忙,没顾得上看。”男人说着,将额间因劳动而渗出的汗渍拭去,接着道:“后来听说是朝廷军征兵,但没强制,我不愿意,就没去。隔壁王二家的儿子倒去了。”
陆舟眼神微动,微顿之后,方才轻声问道:“不瞒你说,我一个兄弟也去了,但多年来杳无音讯,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想给家里报个平安都难。”
“你不知道?”男人诧异道:“就在城中州府的府内。”
夏履将私兵养在州府的府内一事,是陆舟万万没想到的。难怪在江州这些时日,即便潜伏在市井的各个势力,将江州的角落几乎翻了个遍都没有找到。
棋行险招,若不是陆舟历经多日才寻得这个男人,恐怕还得再费一番功夫。
打定主意后,陆舟将手中最后一块柴解决完毕,将其扔进了柴堆之中,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他摇摇晃晃地趁着夜色一路摸去了州府。江州夜市琳琅,连稍渐寒冷的秋风都挡不住人们蓬勃的生命力。州府门口更是雕栏玉砌,灯火通明。
陆舟看了两眼,便觉得此事不急于一时,当下便决定回到落脚处与宋徽商议。但他刚一回头,就瞥见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个人在州府门口逡巡,明目张胆的模样简直像在宣示自己心怀鬼胎。
宋徽趁着陆舟不在客栈的时候,自己来到江州一间最大的酒楼,买通了跑腿的店小二,偷偷潜进了江州本地某个官员所在的雅间,得知了夏履的养兵之处。还意外得知夏履私自造了一个虎符,用来调动此地的私兵。
江州离临安山长水远,夏履便愈发明目张胆,腐败糜烂的江州几乎成了他藏污纳垢的风水宝地。
宋徽压抑着内心的躁郁,踩着夜色来到了州府门口,便思忖着寻个机会混进其中,然而还没等想出个计策,就被一双手一路拉着,最后推进了更深的夜色之中。
他莫名其妙地抬起头,就撞进了陆舟气急败坏的目光中。
“你在这里送死吗?”
“怎么是你?”
两人一撞见就没什么好话,此番异口同声倒让双方皆是一愣。
陆舟率先反应过来,一面制住宋徽的行动,一面冷冷道:“你在这里干什么?想用你的一腔热血撞破州府的墙?”
宋徽怒道:“关你何事!”
陆舟见状,脸上的冷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他一贯用来伪装的嬉皮笑脸:“关我何事?”
宋徽本能的觉得情况不对,但还未及反应,就被陆舟握住手腕动弹不得。而后只觉得视线中陆舟的脸缓慢放大,直到一张捎带凉意的触感贴上自己的唇齿,呼吸间犹带着侵占的撕咬。
动弹不得下,羞耻与怒意将宋徽忐忑的心逐渐击溃。
陆舟只觉得颊上蹭上了一丝水渍,他怔愣间抚摸上对方的脸,却沾染了满掌的湿意。
宋徽十分安静地流着泪,分不清是气的还是委屈,只觉这辈子碰上陆舟这个人简直是一生最大的磨难。
陆舟脸上闪过一丝无措。
宋徽狠狠地抹了一把脸,大力之下眼眶分外的红:“公事之下,我懒得管你这些事,我只知道今日我若进不去州府,也会在来日进去,并且把虎符拿到手。”
陆舟沉默片刻,方才轻声道:“此行凶险万分,你当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我不愿,你何必强迫我。”
宋徽生了一副玲珑心,却偏偏刚正执拗。眼前分明有许多的路,脚步迈出时选择的却仍是最难走的那一条。
陆舟不死心道:“我去州府,你不必……”
“我不愿。”
“……”陆舟最终长长叹了口气,“好,你若得到虎符,之后呢?”
宋徽说:“之后我自然是要拟一份名册,与虎符一齐交予皇上定夺。”
陆舟嗤笑道:“皇上?皇上只顾着装聋作哑,掩耳盗铃。”
宋徽眼中的泪意还未退散去,回首间眼中已是坚毅:“就算如此,也要有人敲碎那一只铃。”
第三十五章 惊雷
在宋徽二人为谁去冒险取虎符一事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临安,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自彭城一案后,纪余严身死,他所在的吏部便成了群龙无首的状态。几方势力周旋之下,慕容燕也没能做出个决断。
眼下眼看几个月过去了,在众人翘首以盼吏部新任的尚书落在谁之手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唤作钟悦的文臣,偷偷上了位。
让众人跌破眼镜的是,钟悦此人本是贫农出身,但和家乡的县令交好,因多年前意外破了桩大案,被慕容燕相中,召进了京。慕容燕本想将其塞进大理寺当做自己的眼线,但钟悦却自请退居幕后,做了翰林院的一个执笔。
一做就是十余年。
有人叹他小小年纪就懂得避其锋芒,有的人却嗤笑他不知天高地厚。
然而自夏履一离京,这个小人物似的翰林院执笔一跃而上,成了掌管天下官吏事务的正二品大官。
吏部作为六部中的首部,虽说与其他五部没有界限分明的上下属关系,但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谢璋坐在一枝春里,一面挥着那扇印着“美貌”二字的折扇,一面疑惑道:“这个钟悦是夏履的人?”
秋日已过大半,再往后就是需登高望远的重阳佳节,一枝春里一如既往的人声鼎沸,老板娘殷如是坐在谢璋与景行的对面,闻言收回打量景行的目光,摇摇头道:“不是,据我所知,钟悦与沈愈相似,是个刚烈不阿的性子,不会是夏履的人。”
“那就是慕容燕预备培养的新人?”
说到刚烈不阿,谢璋蓦然想到有些日子没见的宋徽,随即便腹诽道,慕容燕暴戾无良,身边的臣子倒是一个比一个忠心。
景行来时便闷葫芦似的只顾着喝茶,眼下听了谢璋的话,眼皮轻轻一掀,凉凉地说道:“虽说不是夏履的人,但保不准被人利用。”
谢璋被景行的眼神看得一哆嗦,“哗”地一声收起了折扇。
夏履侵淫朝政多年,对朝中大小事务摸得门儿清,在这个节骨眼上位个来路不明的小角色,到底是不能掉以轻心。
话题一转,景行说:“陆舟前些日子给我报信,说在江州遭到不止一次的截杀。”
谢璋早料到夏履暗中会对此事出手,但没想到如此明目张胆。他略微一思索,道:“夏履难道又有什么大动作了?”
殷如是见缝插针接话:“无论如何,承湛,你近几日要格外留心。”
谢璋点点头,余光却见景行在听见殷如是唤他表字的时候,眼神有一瞬间的微动。
这是景行与殷如是第一次见面,两人自刚才进来之时,就以目光互相审度,似乎要从对方的皮相上瞧出点不一样的东西。
许是景行觉得无趣,早早便离开了一枝春,倒是殷如是在谢璋将要告辞的时候,偷偷拉住了他的衣角,问道:“承湛,你与这个景行是怎么回事?”
本就对景行存了点说不清道不明情绪的谢璋,经此一问,倒莫名觉得他俩之间真有点什么事。
殷如是一眼看到谢璋的神情,眼神就变了:“承湛,当初我提醒过你,这个人身上的不定因素太多,你还记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