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场唱戏[京剧](90)

演出当天,天鹤剧院外边第一次聚集了这么多年轻人。大家都拿出了追星的架势,早早的在领票窗口前排起了长龙。

还好天鹤剧院足够大,容纳这几千人应当不成问题。傅晨听说了场外的盛况,心中暗自欣喜。

如果真能让年轻人都愿意进剧场看戏,那他们上节目做宣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可真到了入场的时候,却来了一队公/安,又是开包检查又是全身安检,最后甚至还限制了进场人数,大部分戏迷被拦在门外。

傅晨急了,揪着李嘉乐质问:“怎么回事!”

那张海报明摆着拿他当幌子忽悠人,外头被拦住的观众里至少有九成是冲着傅晨来的。这大热天的,把人哄来又不让入场是个什么道理?

李嘉乐也愁容满面:“哎呦我的爷诶!你当我想啊?甭说是台上那位了,今天台下随便一尊大佛都来头不小!上头说人多了容易出乱子,哪位都出不得半点差池!”

傅晨朝大门的方向伸手一指:“外头那些不过就是想来看一出戏,不是该防备的恐怖分子。他们都是最值得重视的观众!白瞎台底下那么多空座儿,没有观众我搁台上演个什么劲?”

“你吼我也没法儿啊!”李嘉乐满脸通红,急得拍脑门,“这是临时下的命令,我们都只能照做!”

傅晨揉了揉太阳穴,强忍住揍人的冲动。

谁让他们只是人微言轻的小演员呢?

曾有人说,京剧是角儿的艺术。

可如今早就过了以角儿为中心的时代。

作者有话要说:票友:指喜欢唱戏但不以演戏为生的爱好者。跟戏迷有一定的区别,戏迷可能只是喜欢戏光听不会唱,但票友得能开口唱戏,有些甚至能扮上登台演出不输专业演员。

票房:票友的集合组织,票友们自娱自乐相互交流的场所。

关于《红灯记》:八大样板戏之一,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李玉和、李铁梅、李奶奶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英雄故事。

样板戏:文/ge时期被树立为文艺榜样的作品。产生于特殊的年代,其缺点不必再多赘述,但也确实有一定艺术价值。

☆、弦歌雅意

傅晨没有让大家失望。诸位配角演员也体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

现代京剧借用了许多话剧的表现手法,唱腔中去掉了尖团字,念白也是浅显易懂的普通话。在场许多人都是第一次看京剧,要理解剧情和唱词也并不困难。

张副市长一人唱得随心所欲并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发挥,观众对傅晨仍然是一句一个好。

唯一的小状况就是李玉和被鸠山请去赴鸿门宴,一家人含泪分别,傅晨哭着扑上去大喊:“爹——”本该是个悲伤场面,但是铁梅生生比李玉和高了一个头,引得台下哄堂大笑。

可笑归笑,观众的情绪又很快被傅晨的哭腔重新带回戏里。

等到那位的戏份完毕,第六场赴宴斗鸠山李玉和换上朱团长,专业的一上台亮相,全场都沸腾了。

这出戏总算是回归正轨。

整场演出瑕不掩瑜,总归算得圆满成功。张副市长发表简短感想之后,由专人护送着离场。一众演员携手谢幕,观众们都涌到台前起立鼓掌,更有好几个小姑娘上台献花。

鲜花自然是傅晨收得最多,左拥右抱的都拿不下了还有好几束要往他怀里塞。傅晨哪里感受过这么多的热情,几乎要手足无措。

粉丝们还想要合影和签名,傅晨压根忙不过来,只好朝台底下不起眼的角落伸着脖子喊:“师哥救我!”

大家一听这个称呼,脑袋上的雷达立刻弹出,目光齐刷刷的转向台下。

柳砚书无奈的站起身来。他原本没想着露面,只是不放心想等傅晨散戏一块儿回家,谁知道大家的热情超乎想象。

一见真是柳砚书,姑娘们都快尖叫了,立马朝他拥过去。

傅晨得了空档,赶紧一股脑把手里鲜花塞给身边的演员,自己压低声音朝柳砚书道:“你帮我顶一会儿,我下去卸个妆!这头套快把我勒吐了都!”

柳砚书给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趁机溜走,一边温声细语的向大家交代:“工作人员还有收尾工作要进行,我们在台上可能不太方便,能否请大家跟我到出口处的大厅?傅晨卸完妆也会过来,合影签名都可以,不着急,慢慢来。”

不是命令,只是请求,甚至带着商量的语气,他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高处。粉丝们自然是通情达理的,跟着他来到大厅。

傅晨换了身淡色短袖和牛仔裤匆匆赶来,脸上还带着卸妆未擦干的水珠。小姑娘们又悄悄的“哇”一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