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一愣:“……这是要?”
阿芒轻轻击掌,门外穿梭而入数人,隔着丝绣屏风依稀可辨手中拿着不同物事。一字排开,规规矩矩地站在那儿,总令人浮想联翩,架势有些诡异。
榻边坐如针毡,贺兰明月无辜地望向阿芒,对方轻笑:“别怕,殿下昨日不是说了要带你进学?可是要见人的,替你拾掇好看些,免得丢殿下的脸面——啊,莫忘了,出去有人问到,就说你是北殿摇光阁的侍从,其他多了一句都不要提。”
她说话极快,眼见少年神情茫然,无奈叹了口气,自行接着说了:“你听清没?”
“……是。”贺兰明月低下头,“辛苦姑娘了。”
阿芒被这柔软过分的音调弄得温和不少:“放宽心,你初来乍到,殿下喜欢着呢,起码这段日子摇光阁无人敢怠慢。”
深意来不及细思,阿芒拉着他的手腕将人拽出了内间。生平头一次接触女子,贺兰明月颈子不可察觉地微微发烫,他尚未回神,阿芒已放开他,随后站在一旁,等着的殿内仆从一哄而上,七手八脚地伺候。
贺兰明月被他们翻来覆去地折腾,实在是前所未有的体验,不由得想起慕容赟的话:“那位殿下,我听家中人提过……喜欢的时候,无论男女,皆是任由作弄,待到新鲜劲儿过了便弃若敝履,再不过问。”
那时他尚不明白慕容赟口中的“喜欢”到底有何深意,如今一通装扮,阿芒在旁亲自监工,不时指指点点莫让殿下不欢喜,顿时有所明白了。
高景的喜欢只是最简单不过的,小孩子的占有。
像一件衣裳一个玩物,开心了捧在手里,稍有不顺便随手踢开。他的爱恨毫无原因,也看不出轨迹,唯有战战兢兢地相处。
可高景真是这样么?
他垂着眼睫,目光落在腰间一条衣带上,心道:“被抛弃,被无视,当成玩物呼来喝去……此事绝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若不抓住高景,进而成为说得上话的人,昔年十载寒暑的羞辱、卑微岂非白挨了?豫王府朝夕难堪,一旦离开,他再也不要回去那段日子。
他要高景离不开自己。
北殿是中宫居所,高景如今暂居摇光阁。
本朝传统,皇子成年便前往封地,可实际又并非一回事。当朝诸侯王中,豫王因和陛下交好,特许于洛城重建府邸,而稷王则因为皇帝即位时年岁尚小,加之体弱多病,皇帝不放心他离开,故一直住在紫微城含章殿中。
摇光阁坐落于北殿东南方,虽面积不大,亭台楼榭五脏俱全。最高是一座三层小楼,雕梁画栋,精美异常,登楼环视周遭风光,与皇帝的居所明堂遥遥相望。
此宫室原是先敬文帝为结发妻子所建,可惜敬文贤皇后红颜命薄,去得早了,敬文帝并未再封后,摇光阁的修筑也随之搁浅。直至当今陛下继位后数年,下令重修摇光阁。待到摇光阁修成那日,陛下大婚,独孤氏入主后宫。
这样一座颇有意义的宫室如今便宜了高景,其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待到贺兰明月齐整地去到正厅,高景正用早膳。他吃得精细,每样菜都由宦官先试过方才呈上,可小殿下本人却对此颇有异议。
贺兰明月迈进大厅,听见高景脆生生的嗓音:“都说了不必这般小心谨慎,要害孤的人岂会通过北殿的小厨房,疯了不成?”
他没忍住,唇角浮现一丝微笑,正巧被高景看见。
于是对早膳的抱怨到此为止,高景懒懒趴在桌边,并不在意他的笑意到底为何。他兀自上下打量贺兰明月一番,这才满意笑道:“不错,人靠衣装。”
侍卫统一的服饰,改良自塞外胡服,衣长齐膝,束郭络带,腰线收得恰到好处,勒出少年人挺拔的躯体,显得手脚修长。贺兰明月未到及冠之年,头发扎高,长长一束垂在脑后,腰侧配着那把燕山雪,如锦上添花。
阿芒笑道:“要说殿下的眼光从来没出过错,贺兰这么一打扮,可是比殿内经年的侍卫看着都要精神,合适极了。”
“那是自然,一群歪瓜裂枣,怎好与孤的人相提并论?”高景斜睨了呈菜宦官一眼,笑意猛地收敛,“你在胡乱瞧什么!孤准你看他了么!”
宦官忙不迭地收回视线,可已来不及,高景袖子一挥掀翻面前的碗,白瓷落地碎成数瓣:“阿芒,教会他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
阿芒打了个手势,殿内守卫的侍从步伐轻快,即刻将那宦官带了下去。讨饶声不绝于耳,贺兰明月只侧了一下头,神情淡漠。
许是这表情得了高景欢喜,他发作一通,心头因晨起的郁结也松快,语气放软道:“罢了,大清早的,惹了晦气……贺兰,你今日陪孤去御书房吧。”
他垂着目光,却没低头:“属下听从您安排。”
贺兰明月的声线还不像个成熟男人,带着一丝少年低哑,如风入松,听来自有一番舒服。高景托着下巴,朝他笑了笑,眼角朱红小痣仿佛也更添光彩。
“孤说什么你都是这句话。”他语带笑意,随手拿了一小碗莲叶羹赐下去。
贺兰饮罢,瓷白小碗中倒映出屋顶琉璃。他有片刻恍惚,随后被阿芒推了一下腰,垂着头站到高景身后。
高景平日跋扈,到底是皇家修养,吃饭时沉默地细嚼慢咽,目光也专注。他望着高景侧脸,只觉对方不说话时面容都可爱几分,脑中这念头一晃而过,贺兰情不自禁觉得好笑,他竟有心思评价殿下美丑,放在过去何曾想过。
早膳用罢,阿芒又替高景更衣,随后招来北殿侍卫,请殿下去进学堂。
紫微城原是前朝东都,宫城规模比不上西京。高氏掌权、战火平息后,太宗昭成帝居于平城,为着名正言顺,开始在洛阳修整紫微城作为皇城。待到敬文帝时迁都,这才有了如今的春风十里。
皇城分前朝后宫,而皇子与亲族子弟念书的进学堂便在二者之间。敬文帝亲自题字,起了名称做“漱玉斋”,是个外方内圆半月状的书馆,毗邻当下编修翰林院的三秀堂,便于皇子的先生们行走。
贺兰明月只道高景身份尊贵远胜旁人,加之豫王、稷王都并无子嗣,想来是独自念书。等到了地方,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皇帝的堂兄弟、后妃母家年纪相符的少年,约莫十数人,均在漱玉斋内进学。眼下先生未至,一群十来岁的孩子七嘴八舌,声音虽不高,也足够沸反盈天。
他护送高景在当中就坐,心道:“传言陛下尊师重教,看来果然如此。可豫王却并不在意这些似的,府中连书房都去的少了。”
正思索着此间关联,耳畔传来孩童声音,他收回视线,一个与高景差不多年岁的半大少年恭敬站在书桌前,躬身行礼:“拜见二殿下。”
“少来。”高景头也不抬道,“高昱,这么客气,可是又想哥哥替你要东西?”
他这话一出,贺兰明月顿时了然——眼前这位不是别人,是那正受宠的皇贵妃凌氏膝下的三皇子,据说三岁识千字的神童,高昱。
少年眼睛极黑,闻言嘿嘿一笑收了礼数:“大哥,我来同你说说话!”
高景憋不住笑意,撩他一眼道:“无事不登三宝殿。”
“昨日大哥生辰嘛,听闻热闹极了,可惜母妃不让我去看烟火……”高昱挤在高景旁边,下巴抵着高景的肩,凑得极近,“大哥今夜带我出宫吧!”
高景笑容有些冷了:“出宫?”
高昱浑然不觉,絮絮叨叨:“听闻七夕时洛城要热闹三日三夜,昨晚浮渭河放灯,今天便在云浪亭看烟火,我想去,但母妃不放心……”
高景打断他:“我入夜不出宫,你自己想办法罢。”
“大哥……”高昱不死心,抓着他的胳膊晃,还要撒娇,却被一把放开。
“先生来了,回你自己的座位去。”
高昱有些不忿,却并未表现出任何抗拒,似是已经猜想到了结果,应了一声后返回前头,坐**后回头望了一眼,对上高景的视线,又朝他吐吐舌头。
高景以唇形警告:“念书。”
兄弟关系反而没有想象中的不合,高昱方才那么一遭撒泼打滚,现在看来,无非是恃宠而骄。其余进学的少年,因身份到底比这二位要低了许多,见他们打闹也只是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