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舟市局(26)
鉴证科的同事非常给力,牺牲了一天半的周末休息时光,第三天中午,第一份相当厚重的鉴证报告就递到了全一峰的桌面上。这肯定不是那晚的好酒好菜的功劳,鉴证科的雄厚实力明摆在那里,岂是想收买就能收买得了的?全一峰拍着他们刘科长的肩膀,直接把人夸上天。
这份报告里的一些结论,是对他们之前推测的肯定。例如,别墅和仓库的炸弹确实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而且上面留有曾健康的生物痕迹非常明显。报告里也有一些新的发现。例如,出事车辆的方向机,在车祸前出现了故障。
对于这个新发现,全一峰并没有感到惊讶。毕竟,曾家兄妹怎么看,都不是那种有哪怕一丁点儿畏罪自杀的自觉的人。但这致命的故障,究竟是巧合还是人为?
于建海和方芳拿着出事车辆的照片,给会计卫东同时带去增光修车行老板找着了的好消息,以及他们老板车祸身亡了的坏消息。
“这个我得问问老郑。”卫东拿着照片看了看,把修车郑师傅叫了过来。郑师傅看着照片里已经毁了容的车子,好一阵琢磨,才说:“这个应该是之前放在店里做保养的那辆。我们这里收费很低,时不时有一些老顾客把车子放这儿保养,会放好些日子,这车主是老熟客了,一直没来取。要不是你给我看这照片,我都快把它忘了。”
“郑师傅,你的意思是说你们老板把客户放这里的车擅自开出去用吗?”一边记着笔记的方芳问道。
“这个……”郑师傅面露难色,不禁向卫东偷偷递去了一个求助的眼神。然而愣头青卫东似乎并没有领悟到同事的心思,非常纯良地和两名警官一起等着郑师傅的后话。
于建海却是明白这人的顾虑的,他在店里的后台随意地翻找了一下,说:“郑师傅您不用那么紧张。”
说着,他从一个边柜的伸出翻出一个类似于上个世纪□□十年代用的那种大哥大,在手里掂了掂,才继续面无表情地说:“这么说吧,这种事情也归不到刑警管。我们这次只是冲着刑事案件相关的信息来的。”
郑师傅眼见他们店里私底下给客户“刷表”,也就是修改行车里程的事情被警官轻易识破,唯有老实交代:“我们也只是照着老板的指示,他们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咯。不过老板一般这里顾客的车就借用个三两天,只是这半个月老板都没有来过,借用的车也就一直没有还回来。”
“这辆车是什么时候送过来维修的?具体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于建海问。
郑师傅从外厅墙壁上取下一本大笔记本,翻找了一会儿,说:“这个嘛……上个月20号过来的。具体没说什么毛病,就是例行保养一下。诶,等等,”他好像想起了什么,琢磨了一下接着说:“这里应该有写着吧,当时好像是发现方向机还是什么有点老化的迹象,在哪里来着?”
郑师傅在那本看起来没怎么用心维护过的本子里东翻西找了好一会儿,有点不好意思地跟两位警官说:“这个记录还真找不着了,呵呵,可能当时也没写下来。大概就是我那时候随口跟谁说过来着,也不是很记得了。不过第二天老板她哥就来把车开走,什么也没来得及修就是了。”
难道真的是巧合?
看着这个修车行里最资深的郑师傅,一副稀里糊涂的模样,于建海想,这曾家兄妹难不成就这么死在了自己拙劣品行的巧合之下?而方芳则想,这么佛系的修车行,竟然到现在还没倒闭,难不成还真有佛祖庇佑?
总而言之,两人一肚子郁闷地回到局里,此事暂且不表。
不过玩笑归玩笑,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得到神佛保佑的,修车行只是曾家兄妹的一个幌子,有没有生意都没所谓,贩卖人口才是他们的主业。而鉴证科的第二个重大发现证实了这一点。
要说到这个发现,还有那么点曲折和巧合的成分。
话说当时一个大号花瓶般大小的瓷缸被抬回鉴证科的时候,刘科长很是无语。这都什么人,还有在家烧纸钱的嗜好?但在全一峰的极力怂恿之下,他们还是老老实实地将瓷缸里的灰烬一点一点地复原了起来。要不说全一峰确实眼够尖的,刘科长心下也不得不暗暗佩服,这哪是什么纸钱,分明就是一本笔记本的内页!
幸亏这些纸张烧完之后基本没被搅动过,否则就是神仙也难救。
李允彬捧着鉴证报告细细地看着里面复原的笔记本内容,只见里面是一行行的地址,范围几乎遍布全国。这些地址基本上只详细到街道,并没有门牌号。而每行地址的前面,都有两种符号,第一个较短,只有四到五个英文或者数字组成,而第二个则比较长,咋一看感觉就是一串乱码。
“乱码……乱码……”李允彬对着那一行行的符号苦思冥想起来,怎么感觉有点眼熟呢?还是自己最近睡眠时间缺得有点多,出现记忆混乱了?神呐,请赐予我季靖弟弟一半的记忆力吧!
顺着这个意识流般的思路,李允彬决定不管这么多,先把这些信息一股脑地输入到季教授和他通力合作的巨作——破烂半成品新系统——里。这个很长的系统名字是方芳给起的,李允彬表示他并不知情。
然后,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季廉接到全一峰电话的时候,他正跟季靖在家吃晚饭。
季廉一只脚刚踏进队里,就见李允彬仿佛一只巨鹰向他扑来:“季教授,我太爱你了!你什么时候把这么多数据录入到我们的系……哎呀呀呀,老大,老大饶命!”
全一峰赶在季廉惨遭毒手之前,一把把李允彬像只鸡仔一样拎起来,自言自语地说:“王富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归队?”
李允彬摸着自己的后颈,讪讪道:“以他现在的战斗力,归了队也治不了我。”
季廉抑制住自己扶额的冲动,只是扶了扶眼镜,笑着对李允彬说:“匹配的结果给我看看吧?”
偶尔脱线的李允彬认真起来,手脚还是超麻利的,毕竟是人形机器人。他把电脑屏幕投影到大厅的墙面上,跟季廉解释道:“左边的数据是鉴证科今天刚拿过来的复原结果,复原的是别墅里的一瓷缸纸张灰烬。右边的是你之前在暗网上找到的跟黑色商务车车主窦旗相关的信息。然后,左边的这些地址前面的符号,跟后边的这些相片下面的符号,基本上都匹配上了!而且,我们刚才做了一下简单的筛查,这些地址跟失踪人口的原住址都相差甚远,基本可以排除这种可能性。”
“也就是说,这些很有可能是买家的信息。”全一峰插话道,“季廉,你真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是的!虽然这些地址不是非常详细,但是结合失踪人口的体貌特征,要找到人还是希望满满的!”
第21章 圆环
全一峰在想,如果将来有一天要把这两个多月来的案件写成一个故事的话,他得给起个名字,叫“洋葱传”,多么的层层叠叠。不过这故事他是不可能写的,光是让他写个千八百字的工作总结,就足够叫他在自己辽阔的脑瓜子里策马狂奔了百八十回,还回回找不着北。
幸亏现在有季大教授给他当了个临时独家助理。每逢收到季枪手给他发来的代笔文章,他都忍不住感叹生活实在是太美满。
不过,相比之下,季廉的生活就不那么美满了。给全一峰当当枪手什么的只是等闲,关键在于他们的那个侦查系统的立案,还没有批下来。对一个大学教授而言,没有立案就没有项目,没有项目就没有经费、就没有研究生、就没有劳动力!哦不,劳动力还是有的,就他跟李允彬俩苦力,面对着瘦骨嶙峋的现实,迟早要撂挑子不干的。
全一峰把一盘鲜香四溢的清蒸鲈鱼从厨房端出来,饭桌前两个敲碗等投喂的大小季齐齐舔了舔嘴唇。全一峰默默感叹了一句:怎么姓季的都是厨房杀手型吃货?
话题回到刚刚的项目立案上面,如果一直有这种好吃好喝的待遇,季廉觉得自己这种靠爱发电式的系统开发,还能再勉强维持一小段时间。
“哎我说,这个系统其实也没有那么紧急,等立项批下来、人员配备齐了再赶工也不迟,你跟允彬那小子着急啥呢这是。”全一峰把最后一道醋溜排骨端上桌,坐下来准备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