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疑凶(262)
“帮我填弹。”杀香月平静地说。
城墙沟壑的另一侧,玉带娇两眼泛酸,捂着自己的嘴骤然转过身去!紧接着快步扑到邻近金陵城内的一侧的城墙,定定地看向城中漆黑的驰道——
整条街道空空荡荡,沉沉寂寂,没有马蹄声,没有甲兵声,甚至他没有听见邻近城楼的兵员调动。
“怎么还没有支援!”
她一拳砸在粗糙不平的城墙上,恨声道:“支援呢!”
她不知道,今晚的城西,三个时辰内都不会有人支援。
而现在,刚刚过去半个时辰。
与此同时,一双眼带小痣的狭长眼睛,正不远不近地观察着城西的战局——
他带着黑色的兜帽,黑色的斗篷如隐身在黑暗中。
他潜藏金陵城中已经很久了,一直在为城外传递消息:他知道城西只是看起来工事齐全,其实内里兵力严重不足,指挥官杀香月擅长营造,擅长唬人,但也只是在虚张声势罢了。
“只要这边加大火力能打过来,配合通济门行动,东西对进就可以将金陵城拦腰切断,然后分而灭之。”
连倭军的会师地点曲宝都为他们想好了,就在秦淮河的镇淮桥上。
“城西并不是金陵官府的防御重点。想也知道,太平教掌教指挥,金陵官府有多少人真的信任他?又能给他多少人手?……几千?不,没有,他们只有几百人,稍微用电力气,就可以摧枯拉朽。”
曲宝的眉心微微蹙起,他已经在这这边的城门驰道等很久,原本想着等着他们进城后位他们引路,只是没有想到倭寇这么不中用,他都把军情告诉他们了,半个多时辰过去了还拿不下这么点人。
隐隐的声音从东南传递过去,曲宝扭头,知道那一边也陷入了苦战,他思绪转了转,打算再帮倭寇一个忙。
远远的应天府内灯火通明。
漆黑沉重的大案上,传令官不断地传递着东南通济门的消息,丰城侯面色严肃,不断地占领区画出线条——
此处是整个金陵作战的指挥部,丰城侯李贤、应天府李敏都镇守在这里指挥作战。
“二十部通济门已经全部集结完毕!”
“大军已出发!”
“通济门已关闭!”
“我军与倭寇已陷入了鏖战!”
城西的炮火不停,每一声都传到了城中,可是应天府中钱锦等传令官不断地奔跑着传令,传达的确不是城西的军情——
曲宝摘去了风帽,黑色斗篷下是一身普普通通的公服,他跟着传令官一起,忙忙碌碌地加快脚步,浑水摸鱼而入,门口守卫一时疏忽,没有看清楚衣服里塞着饱满的鼓鼓囊囊的一团。
应天府黑柱的回廊上,钱锦匆匆走过,忽然间回头看向另一侧的回廊,瞧着那个和自己同样服色的人,不禁有些疑惑:“哎——那个,那个人不是那个……那个谁……”他一时眼熟,却有些不确定,无措地挠了挠头,身后的立刻推了她一把:“赶紧走吧,现在急着送情报呢!”钱锦只好点头,迟了几步,讪讪地跟上了前队。
另一侧回廊里,没有回头的曲宝暗道侥幸,缓缓吸了一口气,继续向里前行——
但他不知道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人。
“要走险棋了。”
五日前,在城西遭到突袭之后,金陵高层的作战会议便已经改变了作战方略。
“已经得到了情报,我们城西布防泄露,倭寇将用近一万人火力攻打城西,两万人马攻打通济门,两线同时进攻,欲将金陵来个拦腰截断,目前还无法确切的具体行动日期,但是大体攻击思路已经缴获。”
应天府的内部军情会议里,年轻的各方面将官或凭或坐,围着一张巨大的金陵及城外地图商讨,与前些日子的氛围肃杀不同,如今他们的气氛已经宽松了许多,哪怕他们很多人都是这半个月才开始熟悉的。
“他们在通济门大张旗鼓,石城门那边波澜不惊,看来是想耍诈啊。”
“那支援城西呗,把人手凑足,让他们攻不下来。”
“可眼下一旦分兵作战,两边都只能防守,无法取胜——”中年将官转头问:“侯爷,您怎么看?”
这屋子里的都是军事上的才俊,局面分析每个人都明白,但是决定,要这个老人下。朱黑色,烟墨色,佛头青,石绿色,整个会议屋内庄严肃穆,丰城侯坐在圈椅中,眉心攒出深深的褶皱,声音沉稳威严:
“必须主动出击。咱们金陵的粮食倒是够支撑一年半载,可是民心和军心无法坚持一年半载,坚守不出,只会长敌人气焰。”
老人沉稳而威严地点着地图,以长尺比出线路,“主力部队攻破西南全部人马,然后回防城西,支应侧面战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