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妆:明妧传(392)
明妧望向皇后,皇上已经动摇了,这还是皇后再劝劝,皇上或许会重新审理安妃被贬一案。
有冤伸冤,没有冤屈,则让九皇子死心。
不过想到安妃被贬和孙贵妃有关,明妧一颗心直接就偏向安妃了……
皇后看了孙贵妃一眼,望向皇上道,“当年安妃出事,臣妾病了,是贵妃处置的,后来臣妾也质疑过安妃是不是受冤了,但皇上气头上,没人敢提,如今皇上气也消了,安妃若真是受冤,也该还她一个清白。”
孙贵妃咬牙道,“受冤?皇后的意思是我冤枉了安妃了?!”
明妧望向孙贵妃道,“当年安妃一事,罪证确凿吗?”
皇后回想安妃之事,道,“当时丽嫔身怀六甲,吃了安妃送的糕点就小产了,安妃身边的宫女扛不住板子,指认是安妃指使她下毒害丽嫔。”
“然后就把安妃打入冷宫了?”明妧问道。
皇后点头,事情的确就是这样的。
明妧扶额道,“得多蠢,才在自己送的糕点里下毒害别人,惹祸上身,我相信这么蠢的安妃是绝对生不出九皇子这么聪慧的皇子的。”
反言之,九皇子这么聪明,安妃必定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怎么会做这么蠢的事,一定是被人陷害了。
只是糕点是安妃送的,丫鬟是安妃的身边人,人证物证俱在,毒害皇嗣是死罪,皇上贬安妃去冷宫,惩罚算轻的了。
时隔一年,再听这件旧事,皇上也觉得安妃此举过于愚蠢,难道真冤枉了她?
只是找不到当年栽赃她的人,就没法洗刷她的冤屈,证明她的无辜,自然也就没法把她从冷宫里放出来。
这人关进去容易,想放出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孙贵妃疼的叫出声来,明妧问道,“当年的事,贵妃最清楚,安妃有没有可能是冤枉的?”
孙贵妃揪着被子,她想说没有可能,可是明妧脸上写着:想清楚了再说,没有可能是冤枉的,那我也可能没法替你解毒。
孙贵妃能怎么办,她只能退让,“有,有可能。”
皇后皱眉道,“有可能,那贵妃怎么一直不查清这事,让安妃一直待在冷宫里?”
孙贵妃差点气吐血,她不是被镇南王世子妃逼的这么说的吗?!
她倒是会打蛇随棍上!
“我只是说有可能是冤枉的,九皇子聪慧,不一定是随了安妃,那是皇上英明!”孙贵妃道。
这话无法反驳,难道要说九皇子更像安妃,不像皇上吗?
皇后便道,“皇上,安妃的案子的确有疑点,现在她病重,还是接出冷宫医治吧,万一真的受冤,岂不无辜?”
皇上点头,“派人把安妃接出来,让太医去给她医治。”
皇后让心腹嬷嬷去冷宫接人,道,“安妃被贬之前就住永和宫,住惯的地方,就安排在那儿吧。”
皇上没说话,就算是默认了。
“至于九皇子……。”
皇上话还没说完,皇后笑道,“九皇子给贵妃妹妹下毒,怎么罚九皇子,理当贵妃妹妹说了算。”
孙贵妃一口银牙没差点咬碎,这不明摆着是威胁她吗?!
第524章 精准
孙贵妃道,“等查清安妃一事,再惩罚九皇子不迟,若真是冤枉了安妃,我便不罚九皇子了,权当是对安妃的补偿。”
这样的安排,明妧还算满意。
她走上前,帮孙贵妃把脉,然后开药方帮孙贵妃解毒。
前后不过一刻钟,行云流水的动作,看的孙贵妃和恒王妃脸寒如霜。
这么高超的医术,怎么可能是几个月就学会的?!
看来她真的为了不嫁给恒王,这么多年一直在装傻充愣!
太医煎药送来,孙贵妃服下没多久,身子就不那么疼了,皇后这才让九皇子起来,去见他母妃。
皇上则回了御书房,继续批阅奏折。
明妧跟着皇后出了昭阳宫,四下无人,连身边的嬷嬷都离的远远的。
皇后望向明妧道,“安妃一事,本宫会尽量帮着查清,只是这案子发生在一年半前,涉案的宫女被杖毙,又从她屋子里搜出来毒药,这案子很难翻。”
“安妃有多大可能是真的被冤枉了?”明妧问道。
她要一句实话,虽然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安妃,但在一个皇宫里头待着安妃是不是真的有这么蠢,有没有毒害别人的动机,她不清楚,但皇后不可能不清楚。
皇后看着明妧,缓缓吐出来两个字,“十成。”
可她认定安妃是被冤枉的没用,她的认为不能作为证据,这后宫里枉死了不知道多少人,是个人都该习惯了。
也只有镇南王世子妃才会为了九皇子去救他母妃,其他人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念头。
没人会在这吃人的牢笼里做着没有意义还得罪人的事,包括她皇后在内。
只是她和孙贵妃是敌,和明妧是友,一边抓敌人的小辫子,一边拉拢镇南王世子妃,对她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否则就算皇后知道安妃受冤,她也不会动替安妃洗刷冤屈的念头。
后宫就是这么冷酷无情,为了一个目标,所有人都是可以牺牲的,区别在于值不值得牺牲。
明妧想了想道,“这后宫的事,归皇后您管,明妧不过是心疼九皇子,想帮他一把,后宫这么大,我想没有什么事能瞒得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赏?如何重赏?”皇后不解道。
这后宫应该没人敢得罪孙贵妃吧?
明妧笑道,“给别人想要的,就是重赏。”
这后宫里的人最想要什么,她还真没有皇后清楚,是自由,还是钱,亦或者是嫔妃的位置?
这毕竟是后宫里的事,她只是站在九皇子的立场帮他一把,她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
皇后笑了笑,道,“本宫尽力相助。”
至于能不能替安妃洗刷冤屈,那就要看她有没有那福分了。
想到福分两个字,皇后心中微动,都说镇南王世子妃福泽深厚,如果这一回安妃能洗刷冤屈,那她就深信不疑。
和皇后告退后,明妧就出了宫,难得出镇南王府,明妧决定趁机回定北侯府一趟,铺子开张在即,有些地方要和卫明城商量一番。
看到马车徐徐停下,定北侯府的小厮有点懵,等见到明妧下来,又是狂喜,“世子妃回来了,快去禀告夫人。”
喜儿下了马车后,把明妧扶下来。
等她进二门,苏氏走过来道,“怎么回来了。”
明妧扶着苏氏的胳膊道,“皇后传我进宫商议买珍珠膏的事,我想着既然都出府了,索性回来看看您和爹爹他们,爹爹还好吧?”
苏氏摇头,“好不了,户部走水,账册烧掉大部分,本来是一堆烂账,现在这些烂账连账册都没了,再加上你爹才进户部,手底下的人不好管,你爹这些天忙的是焦头烂额。”
没有了账册,还想去查账,能查出来才怪了。
也真是难为她爹了,明妧道,“还是让爹爹别想着查账了,把户部的存银点清楚,从现在起,不许户部有烂账才是正经。”
明妧扶着苏氏往内院走,身后卫明城走过来,正好听到明妧说的话。
他恍惚想起来什么,转身走了。
喜儿回头,正好看到他,喊道,“世子爷。”
苏氏和明妧回头,就看到卫明城疾走的背影,苏氏道,“这是怎么了?”
喜儿摇头,“不知道啊,世子爷走过来的,好好的突然就转身走了。”
“应该是有急事,”明妧道。
可怜她还有事要和大哥商议呢,看来是不行了。
卫明城骑马去了户部,这些天,卫明城已经是户部的熟人了。
他对账册的敏感,户部上下几乎默认将来刑部尚书的位置是他的,他简直就是大景首富沈家给朝廷培养的管账的。
定北侯正对着为数不多的账册翻看,脸上的愁容就没散开过。
卫明城走上前,道,“父亲。”
定北侯望着他,道,“有事?”
卫明城点头,把账册拿起来,道,“这些账册翻来覆去看过很多回了,没有后续账册,是查不出问题的,管好当下最要紧。”
定北侯皱眉,“当下有什么好管的?”
“清点库银,重新登记,”卫明城道。
户部侍郎道,“这没有必要,户部多少钱,我们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