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刀与绣花针(31)
回去的路上,阮呦好奇地问阮雲,“哥哥,方才那人是谁?”
“是哥哥的一个同窗,为人洒脱放浪,是书院里有名的才子。”
“那他和哥哥比谁厉害?”阮呦问。
阮雲还头一回见她问题这样对,心中愉悦,摇头失笑道,“没有可比性,他精通的的琴棋书画这等风雅之趣,哥哥懂的是经义策论。”
“那哥哥更厉害。”阮呦弯着杏眸笑起来,“琴棋书画好听好看,但经义策论能够治国,哥哥将来是治国的能臣,所以更厉害。”
阮雲心尖发软,眉眼含着笑意,“也就你觉得自家哥哥好。”
第24章 【三更】
大年三十, 整个汴城都热热闹闹的,被喜气包裹着, 人人脸上带笑。
阮家也去采买年货去, 李氏和陈娘子两人满脸喜悦地挑选了好几匹布, 又买了肉和糕点面粉之类的, 还称了些酒,俩人挑挑拣拣,看见一家店铺就转进去, 阮父任劳任怨地推着手推车在后面跟着, 木板上累的东西越来越多。
阮雲看着疯狂采购的两人, 摇头失笑,带着阮呦先行离开,他们去书店买些书再给阮惜买些纸笔。
只是一进书铺, 阮雲就后悔了,又遇上那群混账书生了,那群书生四人一行。
一个一双桃花眼摇着折扇的叫做叶昭, 一个细眉细目一身书卷气的叫做苏期,一个身形高大些,五官硬朗的叫做高亭蕴, 最后一个是皮肤是少见的古铜色,看上去颇为阳光的叫做展君。
阮雲见到他们, 拉着阮呦刚打算抬脚出去,身后就有人唤道。
“阮兄?好巧好巧!”
阮雲回头,皮笑肉不笑地拱手, “幸会幸会。”
“这是带着妹妹来买书?”叶昭目光向后打量,却见阮呦戴着毡帽,不能一睹芳容,不由目露遗憾。
高廷昀同苏期几个也笑得一脸灿烂,都跟着打量,只不过他们虽然喜好玩乐,放浪形骸,但也都是个守礼的人,见阮呦往后躲,便觉自己失礼,移开了目光。
那日花灯会上留下的印象委实太深。
“正是,诸兄也来买书?”阮雲含笑点头。
他初进书院,其实跟这一群人并不相熟,不过是碰见了会点点头的关系,这些人跟书院里那些贫寒人家苦读的不同,平日好享受喜玩乐,爱流殇曲酒,比蹴鞠赛马,作诗作画,若不是学识不错,品行端正,又从不惹生是非与人干架,只怕跟纨绔子弟快相差不多了。
这些人隐隐以谢钰为首,家族在盛京中都有大官,在汴城这样的地方算得上是身世显赫。
阮雲这段日子也涨了不少见识,对外事多多少少有了解,这个谢钰被称作谢家玉树,最擅诗赋,一手好画更是让先生们推崇惊叹,跟大名鼎鼎的秋明谢家脱不了干系。
“我等?我等是陪着谢兄来选端砚的。”叶昭摇着折扇笑起来,忽然想起什么,喊道,“谢兄,谢兄呢?”
听见声音,麻衣蕴袍的人影从书架后书里不紧不慢地出来,青丝半竖,除却一支玉簪,腰间一块暖玉,比起首饰华丽,又坠香囊又配宝刀玉扇的其余几人,朴素干净得像个道人。
他手上果然拿着一方端砚,朝着阮雲含笑点点头,“阮兄。”
那视线又落在阮呦身上,道了一句,“阮家妹妹。”
他声音如泉水一般,叮咚咚的,清冽干脆。
阮呦见他喊自己,想了想便曲膝行礼,抬眸的时候就他还看着自己,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似在等什么。
等自己也叫他一声?
阮呦犹豫一瞬,才礼貌地开口,“谢家哥哥。”她声音轻软,如清风徐来掀起点点涟漪,让几个书生头皮麻了一下,有些呆滞。
这声音……
可真是。
叶昭咬着牙,觉得腮帮子有些酸,他转头看向谢钰,见他嘴角笑意扩大,也跟着咧开嘴角笑起来,颇觉得有趣至极。
阮呦暗自后悔,她最是讨厌自己的声音。
从前小翠就说,村里的姑娘家都不愿跟她来往,就怪了她这副嗓子,怎么听都像是勾人的狐媚子。
说她,不像是正经女子。
阮呦垂下眸,有些无措地盯着自己脚尖看。
阮雲忙挪挪位置将盯着阮呦的视线阻断,神色微沉,“若是诸兄不介意,还请恕在下失陪,在下还得挑些纸笔。”
“阮兄请便,我等先行告辞。”谢钰带着几人离开,知晓他们几个杵在这儿只怕会让人不自在。
“多谢谢兄。”阮雲微松口气。
看着书生离开的背影,阮雲心中多了几分思量。
那谢钰倒是个不错个人,品行样貌皆是一等……
想罢他又摇头,现在想这些还为时过早,他还没有功名在身,谢家那样的家世,也不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能攀上的。
呦呦的亲事,等日后再说。
等他金榜题名。
—
阮家也贴上了红对联,大门外和院子里都挂着红灯笼,与雪地相衬,白莹莹的雪花映上波光粼粼的红色,很是夺目。
夜里放了鞭炮,元宝被吓得夹起尾巴往屋里蹿。
阮惜穿着红色夹袄,梳着两个小揪揪,看起来玉雪可爱。他正抱着阮雲给他买的宣纸不撒手,略显呆滞地眼睛总算有了些灵动。
李氏做了满满一桌子的菜式,不过一家人先是去了祠堂,给阮爷爷和阮二叔二婶先敬酒。
国事安定后,阮家就将阮爷爷他们的尸骨接了回来,花了大价钱寻了一处好地下葬。
阮呦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得给阮爷爷磕了几个头,才鼻尖红红的出去。回到屋子里去拿那串十二生肖的小木偶,又看见旁边草编的丑兔子,眼泪忍不住就滚落下来。
“呦呦。”阮雲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了,瞥见那只草编兔子,眸色微沉,“该吃饭了。”
“嗯。”阮呦点点头,木偶放好,跟着他身后出去。
李氏做了满满一桌子的菜式,不过阮呦面前特意摆了几个碗,是特意给她熬的补身子的药膳。
阮呦知道这些药膳都是大户人家才能吃的,这样一盅不会低于半两银子,阮家现在也没多少银两,阮呦心底愧疚却也知道不能不吃。
不然娘会伤心的。
她乖乖地吃掉,一口不剩。
一家人吃了饭就要守岁,陈娘子给了阮呦阮惜红包,讨个好彩头。
阮呦坐在火盆旁边吃着点心,看着外面热闹的夜色,李氏笑着过来,手里拿着木匣子。
“呦呦来看看喜不喜欢?这是娘和你义母今日给你挑的。”李氏坐在她身边,打开木匣子,里面躺着一对银丁香耳坠,“翻了年,娘的呦呦也是大姑娘了,你小时候怕疼娘便没给你穿耳洞,只是大了可不行,你看看哪家的姑娘不都有耳洞?如今咱也买得起耳坠,小姑娘家就得打扮得美美的才是。”
这个世道,再穷苦的人家都会扎耳洞。
阮呦微愣,盯着里面那么对耳坠。
忽得又想起那日阿奴哥哥盯着她耳朵隐忍又克制的眼睛,想起他说“不喜欢。”
阿奴哥哥不喜欢她有耳洞。
阮呦的脸颊唰的一下变红,她还想起那晚阿奴哥哥将她抵在墙上,轻轻的,细细地咬着她的耳坠,喘着气,在她耳边说喜欢她。
断断续续的。
那日她已然失去神志,才忽略了他的话。
阮呦面色忽得转白。
她想起阿奴哥哥说了什么了,他说他喜欢她。
阿奴哥哥是喜欢她的。
那为什么,为什么后面会那样,看着他跪在地上的无助,绝望,还有那呆滞神色,阮呦只觉得心疼。
阿奴哥哥离开的身影更像是落荒而逃。
可他在逃什么?
他说不行,又到底是什么不行。
“呦呦。”李氏见她面色发白,心里不忍,估计这丫头还是怕疼,也是以前见了村里的几个丫头扎耳洞,流了好些血,回来之后就怕得很,求着自己说不想扎耳洞。
“呦呦要是怕疼那咱就不扎耳洞。”李氏安慰着她,“娘的呦呦生得好看,就是不戴耳坠也好看,没事的,咱不扎了。”
阮呦扑进她的怀里,搂着她的脖子撒娇,“娘,我不想扎耳洞。”
李氏见果然如此,倒也不强迫她,只笑着点头,“那咱就不扎。”
“谢谢娘。”阮呦脸贴着她的胸口,轻轻道。
—
大年一过,阮家盘的铺子就开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