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春水皱(83)
“你三舅舅是个聪明人,早前就跟林烈阳说了,他这边有个宅子,外头知道的人不多,地方也大,若是想散个心什么的,也算有点趣味。这次董淦找上我,我就一下子想到这边来了。”
总觉得当初说这宅子的时候可不止是散心的意思,不过看顾恒安说的轻松,花朝这会儿倒也不纠结这点,捂着嘴笑道:“这种事情,董公子都找上你,看来大家对你的认识倒也都很一致。”
顾恒安闻言,大喊冤枉,连声道:“表妹,你这么说就不厚道了。我这尽心尽力的,再说我也就有一点儿想跟你见面的私心嘛,那谁让祖母看你看的这么紧了。”
花朝闻言,故意道:“当心我告状,跟祖母说你埋怨她老人家。”
顾恒安夸张的抖了下,差点要把船桨都扔了,笑道:“别别,表妹我错了。可表妹不是等九月温宁郡主出嫁后,就要回南延了嘛,到时候更难见到。再到成亲,还有好长时间呢。你说我让我爹去跟你祖母商量,把咱们的婚事也提前如何?宝卿?”
老兴王的寿辰过完了,若不是马上温宁出阁,估计花朝他们已经要返程了。原本花朝认真的听着,却忽然被那一声“宝卿”烫了下,原本要责备的话也都卡了下壳。
却听顾恒安兀自说道:“宝卿这名字真好听,以后日日都喊,不对,日后要喊娘子的。”
花朝觉得自己的脸应该彻底红了,狠狠的瞪了顾恒安一眼,道:“再乱说话我就回去了。”
“哈哈,我不说不说,我以后说。”
顾恒安心里高兴,他以前问过他爹,喜欢一个人什么感觉。他爹说以后他有了真喜欢的人就知道了,又说就怕他一辈子体会不到。
行船湖中,停桨而歇。花朝诧异,顺着顾恒安目之所及之处竟是一株并蒂莲,缓缓而笑。湖面不小,是这般凑巧的,还是有人早知可见。
“等开了,再来可好?”
“又不是只开这一季?”
“南延比京城美吧?回头我把京郊的庄子也改一改,宝卿若是想念南延的景致,咱们就到庄子上住一段。或许等日后年纪大了,就到南延去养着,那里气候应该比京城好。”
“我在南延长大,自然更习惯那边的生活,不过我爹爹说过,家人在的地方才为家,若是南延没有家人在了,回不回又有什么关系。”
“宝卿日常最爱做什么,我这人享乐惯了,若日日与宝卿品月评花、射覆玩艺,宝卿可觉得不思上进。”
“古人九雅,除了品月评花、射覆玩艺,还有寻幽,抚琴,听雨,赏雪,多的是可做之事啊,难道古人都是不思上进的?”
“我心悦宝卿,不为那些事故,就是觉得若日后能和宝卿共度余生,该是幸事。虽然问的可能有些晚,但还是想问宝卿,你可愿意否?”
“愿,谨也,从心。意,志也,亦从心。”
“宝卿?”
“啊?”
“没事。”
“扰人。”
轻罗小扇微摇,闲坐不语亦好。
尚有一句藏于心间,温山软水万千,不及你眉眼半分。
作者有话要说:射覆,是一种酒令玩法,具体我也不懂,拿来用用。
给柿子个独处的机会。
第59章 圈套
也不知董淦和温宁聊了什么, 反正回城的时候,温宁明显心情很好的样子, 不像之前就算是说着打趣花朝的话, 眉头也都是带着愁绪。反倒是董湘, 不知怎地, 神思不属的模样。花朝瞧着叹气,可见她二哥这棵桃花也是折磨人的。
待进了家门, 却见荣蓝郡主一脸不开心的模样。花朝兄妹俩都有些奇怪,明明他们出门前还好好的,回来的也不算晚啊。
“祖母这是怎么了?”
孙儿孙女回来了, 荣蓝郡主也没瞒着,递给花朗一封信, 又对花朝道:“你爹爹来信了, 说善郡王的侧妃人选定了江南道行营兵马都统左家的嫡女,这会儿知道的还不多。”
花朝挨着她祖母坐下,歪着头想了想, 左家只有一位嫡女, 那位左家嫡女她也见过的,谁让她家也属江南道呢, 左姑娘可不算太好相处的人呢。忽然觉着, 善郡王的后院会不消停啊。
“爹爹信上还说什么了?”
若只是侧妃的事情,她祖母不该这么严肃的模样。正巧花朗也大概把信看完了,又递给花朝,接过话道:“爹爹说江南道行营兵马似乎有调动的痕迹。”
“啊?谁调的?”
是啊, 关键就是谁调的?调动行营兵马是大事,没有今上的御令,谁能调动?可京中一点动静没有,总不至于是今上密调的吧?
“你爹也不知道,还是你们大哥去驻地巡查时偶然发现的。你爹都不知道该不该上报。哎,风雨要来啊。”
花朝粗略的把信看完,忍不住担忧道:“祖母,爹爹和大哥他们……咱们要回去吗?”
荣蓝郡主摇着头道:“我觉着不回的好,至少目前还是按原定的,若是突然回去恐生事端。你们爹也是这个意思。至于你爹和大哥,他们守着驻地才是应该的。二郎,你也去知会一声顾雅正吧,你爹安排了他什么事,让他自个儿小心些。”
说到正事,花朗神色也不见平时的松散,先应下来,又道:“祖母,要不要问问兴王叔和表哥?”
荣蓝郡主想了一会儿,点点头,却说:“兴王府,我去问,你们该干嘛还干嘛。没事的。”
花朝看看她祖母,又看看她二哥,外曾祖父寿辰时,对她动手的宫人是顾寅逮到的,当时她就有疑问,只是她祖母不让她问。如今看来,不知寅表哥,或许兴王府都有另一面。她祖母这声“没事的”听着就像喃喃自语。
然后过了几日,听说宫里赵妃因为瑞王选妃的事情折腾了起来。
说什么世家高门欺负他们母子,报上来选妃的名单都是别人挑剩下的,还说什么善郡王一个侧妃都是江南道行营兵马都统的嫡女,给她的名单上一等世家的没几个,还都是嫡次女、嫡幼女,甚至还有记名的嫡女。而今上据说也因为宠爱的女儿和亲后就一直身体抱恙,又因为赵妃日日哭诉每况愈下,最近频频宣召太医。
而今上身体状况不好,宫里也随之气氛紧张起来。
自从六月六后,平王府和花家继续有条不紊的走三书六礼,可花朝却只收到顾恒安一次信。
随信而至的则是一枚寿山石的小印,用阴文刻的“宝卿雅正”四字。顾恒安自己刻了一对,他那里留了一枚阳文刻的“雅正宝卿”。
而信上就四句小诗,“画眉描雅事,云鬓挽正迟。宝镜照娇靥,卿可知吾意。”落款正是“雅正宝卿”。
顾恒安总能给花朝一些惊喜,觉得他一时会这个,一时又会那个,这小印刻得也还一般,但那四个字,花朝琢磨了很久。忽觉得这四个字叠在一起,叠出了婉转连绵的味道,像是岁月静好时,一书一画,集赏细品,或是鸿雁来去,便是寻常一声问候,看见红泥落款,顿生欢喜。
至于那首小诗,花朝就不想提了,哪里想到顾恒安还能再添两句。好在她祖母没拆看一番,不然怕是要先责怪她不规矩。仔细折好,压在了首饰匣子的最下面。
花朝倒想问问顾恒安最近在忙些什么,可其实也没多少好问的,她二哥这些日子都忙的不见人影,她祖母今日又去了兴王府,这时候反倒是她最清闲的了。她不善女红,此时却想拿起针线绣个香囊,绣上竹报平安就好。
宫中波诡云涌,外头盛世太平,今年是加了乡试恩科的,前两日已放过榜了。
许久不曾接到魏家的消息,自从李氏全权掌家,魏大老爷被罢官后,魏家的仆人上门还是第一次。来的是季妈妈,禀的是好消息。说是魏家大姑爷中了举人,赶巧了大姑奶奶还生了个大胖儿子,双喜临门。
花朝闻言也是连声恭喜,心想李氏也算是守到了希望,不说日后贺哥儿如何,至少自己亲闺女这日子是看着还不错的,也不枉李氏在佛前做了那么多功课,吃了那么多斋。
季妈妈这次登门原担心吃闭门羹,可见花朝待她依旧如常,就相信了她家夫人说的话,这位表姑娘心里清楚明白的很,自然也就顺嘴的多说几句。
花朝这才知道,魏家二房打着照顾魏老夫人的名义,一直不肯搬走。直到魏贤有一次喝醉酒对贺哥儿动了手,李氏那里发了狠,直接找上吴家。说吴氏对长辈不孝对长嫂不敬,请吴家代为管教。什么代为管教,不过是说的好听点,难听点就是我把人给你送回吴家。吴家如可肯答应,吴大夫人现在能拿捏她小姑子那是一拿一个准,反过来一顿教训,吴氏就老实了。没多久,魏家二房就搬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