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主不吃回头草》作者:有锦鲤
文案:
李沅公主不求别的,只求:
一、弟弟不要英年早逝。
二、父皇不要磕药飞升。
三、母妃不要抑郁而亡。
四、驸马不要一心修佛。
为此,她愿意成长为一个支撑皇室的栋梁。
后来,她果然成为了大唐“最强”。
~。 ~
薛涧:李沅很好,我喜欢她。
薛涧:若要在佛祖和李沅之间选一个,当然是选她。
李沅:本殿能止小儿夜啼,但本殿知道自己是个好公主。
李沅:吾曾经说过,若要吾喜欢上薛涧,除非脑子进水。但是…
内容标签: 甜文 市井生活
搜索关键字:主角:李沅/字观澜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甜爽不要来一波?
鸩酒(修改)
朱红宫墙间行走着一顶青皮小轿,坐在轿中的女子恍然醒了过来,她额头大颗大颗的汗珠落下,一双若凤尾般的眼睛此时猩红如血,仿佛做了一个噩梦。
梦中太监的声音犹在耳畔,“长公主,喝了这杯清酒吧。奴才送您上路。”
太监的声音温柔和缓,仿佛她三弟从小到大一声声的呼唤,“阿姐~”
此时想来,却仿佛魔鬼的呢语,正是这个她始终珍之重之同父异母的弟弟,把她送往了地狱。
她一手把他推向了皇位,却换来了这样的回报。她知道民间是怎么说她的,清河公主嚣张跋扈,暴戾凶残。她原本是不在乎这些流言的,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流言是被人引导的。正是这些流言导致了她最后的孤立无援。
最后关头,她的夫君一把夺过酒杯,饮尽了毒酒。她一时呆在了那里,她重视的人,想杀她,而她一直忽略的人,却想救她。
她眼睁睁的看着那个始终一身白衣的男人慢慢滑下轮椅。为何……为何要救她?
驸马的愿望落空,已经坐稳皇位的李霖岚手持一把长剑走进朝凤殿,一把刺穿了她的胸膛。
“为何?”她不甘问道。李霖岚脸上挂着始终如一的温柔笑容,在她耳畔呢喃道:“你挡了我的道,姐姐。”
李观澜喘匀了气息,着急忙慌的从座椅的夹缝中取出一面小镜子,镜子中的稚嫩面孔吓了她一跳,没有血污,没有泪痕,粉嫩的面颊,微嘟的双唇,正是她真正无忧无虑又嚣张跋扈的十八岁。
难道真是一场梦,李观澜并不这么认为,她经历了一场场的宫斗,早已把心智磨的异常敏锐,她更倾向于时光倒流了,她重新回到了十八岁。
轿子外大宫女杏儿的声音传来,“公主,您怎么都不说话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呀?”十八岁的她正是不羁跳脱的性子,平日最喜欢叽叽喳喳,也难怪杏儿有此问。
“无事。”李观澜安抚道。杏儿犹豫了一会儿,迟疑道:“公主,还出宫吗?”
“出!”李观澜斩钉截铁道。
此时的朝政还算清明,皇帝恩威并施,御下有方,各部官员虽不是各个都清廉,在这种清正的氛围下私下也不敢有大动作,因此百姓安居乐业,庶民也无忧。尤其是在皇城脚下的京城,十分繁华。
轿子停在一栋酒楼前,李观澜还未出轿,就听见里面似乎有了争执,她停住欲迈出的左脚,又坐了下来。
听声音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他口若悬河的夸赞着三皇子李霖岚,直赞的此子天上有地上无,三岁能诗文,五岁能作赋,惊才绝艳的不世公子。
李观澜听的心中微梗,更让她气结的是,酒楼中围观的人群纷纷附和,说是诗圣钦点的才子,错不了啊。李观澜心中暗暗唾弃,所谓的诗圣,也不过是李霖岚养在府外的一条狗罢了。
而与他针锋相对的是一个粗犷的声音,他力挺的是宰相薛墨的长子薛斌。证据就是他在十五岁时写的一部兵书,十七岁率兵破敌,实乃保家卫国的栋梁之才。
薛斌是不错,李观澜微微颔首,前世她看中薛斌的将才,将他争取到了三皇子的阵营,其后果然不负她所望。她争取到薛斌靠的不是三寸不烂之舌,也不是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而是,薛斌是驸马的长兄。她的那个一直不受重视的驸马,不知为何,一家子都对她忠心耿耿。
国风清正,皇帝与庶民同乐,因此百姓们讨论起皇子皇孙世家子,是肆无忌惮的。此时,双方唇枪舌剑,似乎是想争个高下,评出谁才是京城第一公子。
正在这时,一道清越的女子声音道,“你们都不对,我另有人选。”
“谁?”一文弱一粗犷的声音同时道。
女子道:“薛宰相的小儿子,薛涧,薛明溪。”
书生讽刺笑道:“是他?五年前或可参评,如今嘛~”粗犷大汉声音沉痛道:“薛公子文武双全,可惜是个瘸子。”
众人闻言纷纷感叹:“可惜是个瘸子啊!”
不知为何,李观澜心中沉闷,仿佛暴雨前的闷雷。她刷的一下打开了帘子,杏儿担忧的向她看来,“公子?”
走进酒楼的是一位玉面朱唇俊秀无双的公子,一手执扇,星眸轻轻扫过酒楼中众人,众人顿时息声。
李观澜一眼看见了被众人围起来的书生和大汉,她径直走上前去,一折扇下去就要敲在书生的脑袋上,惹得杏儿在一旁捂住了嘴。李观澜想到自己差到不能再差的形象,生生住了手。
书生脑袋一缩,梗着脖子道:“你……你想干什么?!”
李观澜无声的翻了个白眼,拍了拍他肩膀,似在拂去微尘,“放轻松,本公……子不会拿你怎么样?不过……”她凤眼微眯,嗤道:“虽说拿人钱财与人办差,但这种颠倒黑白的事,还是少干的好。损阴德!”
书生的眸子瞬间睁大了。李观澜一把放开了他,转身面向众人道:
“薛涧虽然跛了,但仍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她无视众人惊诧地目光,娓娓道:“五年前他名动京华,其后虽遭逢变故仍不改初心,一心想为黎民做些什么,潜心研究农书、黄河水务,废寝忘食,通宵达旦,这样的人,才配称为京城第一公子吧!”
薛涧走下酒楼楼梯的时候恰好听见了这句话,他本是来替兄长买他爱吃的桂花糕的,没想到听见了清河公主在这里大放厥词。
他一个趔趄,手中的点心差点掉了下去,身边的书童梓舒连忙扶住了他,“公子,小心呀。”
“无事。”薛涧摆了摆手,他微微蹙起了眉头,清河公主是怎么知道自己在潜心研究农书、黄河水务的?还知道他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只有一个可能,公主在宰相府安插了探子,想到这个可能,薛涧不由微微苦笑。
他扶着楼梯慢慢向下走去,转过最后一个拐角,一眼就看到了锦绣长袍的李观澜,他深深的看了一眼,眸中带了几分贪婪,复又隐忍的垂下眼去,缓缓向门外走去。
“站住!那边那个穿白衣服的,你来说说薛涧这个人。”李观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薛涧嘴角勾了勾,却并没有停下脚步。走出酒楼,阳光洒满大街,街道两旁鳞次栉比,薛涧提着桂花糕,阳光刺的他眼睛眯了眯。
李观澜跟着追了出来,她莫名的觉得刚才的背影有些熟悉,热闹喧哗的街道景象扑面而来,让她有些恍惚。她有多久没有逛街了,就在她陷入那波云诡谲的宫廷斗争,陷入她虚情假意的皇弟的骗局中,一世的繁华悲惨在她的心中渐渐如云烟般的消散,而前方那个白衣的身影愈发清晰。
“等等。”李观澜向前追去。前方的白衣身影缓缓的行着,就在她的手将要触碰到他的肩膀的时候,前方的人停了下来。
他的目光注视着一个角落,她不由的顺着他的眼光看去,那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看不清眉目的脏脸上一双黑曜石般的眼睛闪着倔强的光泽,他头上插着草签,身前用着工整的字写着“卖身葬父”
李观澜皱眉盯着他,感觉这稚嫩的笔迹有些熟悉,正在她疑惑不解时,从街道拐角走来一个青衣绶带的人,这个人,李观澜却认识,正是三皇子的得力手下。她猛地一个激灵,她想起来这个男孩是谁了?!
秦非,十年后朝堂上的风云人物,也是三皇子李霖岚的左膀右臂,世人将他传的当代韩信似的,他和李霖岚一番君臣相识于微末的故事更是一番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