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锦琛颇为潇洒:“便是有朝臣瞧见又如何?说不定那人的见地还不如你。”
舒清妩看他竟是颇为赞赏自己的政见,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若原来有人同他说萧锦琛最欣赏她的见识她恐怕还不能信,现在亲耳听到,倒是有种荒谬之感。
舒清妩出神地想,莫非上一世萧锦琛力排众议非要立她为后,就是因为两人政见相合?
可也不是啊,那个时候他们根本就不讨论这些话题,萧锦琛又能从哪里发现这些的?
舒清妩脑子里一片混乱,下意识摇了摇头,萧锦琛问:“怎么?”
“无事,只是戴了帽子略有些不习惯。”舒清妩答。
萧锦琛看她似乎还是有点别扭,就让她下去换回自己的衣裳,舒清妩就只好又去了偏殿,慢条斯理把自己的袄裙换会来。
这会儿时间还早,但看萧锦琛的意思,怕是要留她用晚膳,因此舒清妩便直接去了雅室,坐下来寻了本书来读。
早春的午后,自是一派春风和煦。
萧锦琛把手边的一摞奏折都批完,才突然想起舒清妩,他抬头看过去,只在隔着隔断和竹帘的雅室里看到舒清妩那一抹紫罗兰色身影。
大抵是因为发髻重新梳过的缘故,这一回她只简单在发顶盘了俩个鬟髻,在一片朦胧阳光中,显得越发稚嫩与可爱。
萧锦琛再度咳嗽一声,贺启苍立即上了温茶:“陛下?”
萧锦琛摆摆手,刚想说无事,却突然想起什么般,回头看了一眼贺启苍。
贺启苍不明就里,脸上立即堆上谄媚的笑。
“丽嫔那可有伺
候?”萧锦琛问。
贺启苍立即就说:“陛下放心,刚李素沁已经伺候了茶水点心,有选了许多话本给娘娘看,最后娘娘独选中了西凉游记,正在细细品读。”
贺启苍就是有这种本领,他便是一直安静站在萧锦琛身后,却也能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对整个书房内外的事了如指掌。
萧锦琛这才放心,他正要继续批改奏折,想了想又问:“西凉游记?”
“是,是一本年代比较久远的书,”
贺启苍道,“正巧跟话本放在一起,娘娘便随手拿起来看了。”
萧锦琛道:“倒是还挺好看的。”
能被萧锦琛夸奖的书可不多,这本西凉游记是早年大齐的大儒李敏生所作,当年他几乎走遍大齐,也亦去过西凉和北漠,晚年回到故乡,写了一系列的游记。
其中就有这一本西凉游记。
不过这书不如李敏生其他的大齐游记出名,坊间刊印不多,舒清妩以前应当没有读过。
贺启苍见萧锦琛又重新把精力放回折子上,心里暗自揣摩一番,正想着一会儿跟南书馆打一声招呼,给丽嫔娘娘那加些游记,就听萧锦琛又开口了。
萧锦琛手上不停,一边飞快写着朱批,一边道:“让南书馆加紧着些,不拘话本、医书、药理、游记,多给备着些,明日先给丽嫔送一批过去。”
贺启苍立即答:“是,臣遵旨。”
这么想着,贺启苍心里感叹:真是再没比丽嫔娘娘更有脸面的了。
能让皇帝陛下日日惦记,几日不见就要念叨一回的,从贺启苍开始伺候他起,这是头一位。
或许皇帝陛下自己还没觉察,但贺启苍可以肯定,在他心里,恐怕除了先帝爷,就数丽嫔娘娘最重要。
这种重要无关乎情爱,也不牵扯利益,他只是单纯的思念她、关心她、爱护她。
没有缘由,也没有因果,大抵只是因为这个人正巧出现在他眼眸中。
适逢其会。
一眼便不能忘。
第91章
春日午后的御书房,同往日没什么不同。
萧锦琛在奋笔疾书,偶尔批评政令,偶尔夸奖朝臣,他话不多,每次都针砭时弊,直击对方痛处。
也不知怎么的,他今日的效率特别高。
往日里都要拖到完善钱才能处理完白日的政事,今日差不多申时就全部批完,结束的时候他还有些恍惚,不知自己竟是忙得一口茶水都没来及的喝。
他放下朱笔,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腕,下意识往雅室看去。
就看舒清妩不知何时从罗汉床上换到窗边,正让暖融融的阳光晒着后背。她低着头,拉长了纤细的脖颈,整个人颇为娴静。
她正在读书。
舒清妩读书的时候是很安静的,她也很喜欢读书,在五花八门的书本中,有着她前所未见的世界,也有着她从未体会过的风土人情,待到一本终结,她总是觉得空落落的,很想跟着书中人物继续他们的故事。
大抵是因为这份认真和专注,让她听不到外面的噪音,也让她察觉不到萧锦琛的动静。
萧锦琛让贺启苍帮自己捏了捏略有些酸痛的肩膀,然后便也行至窗边,隔着珠帘安安静静看着舒清妩。
他很少有机会这么关注一个人。
这个人是他的妃子,是后宫诸多女人之中的一个,是原来所不熟悉的陌生人,也是偶尔缠绵缱绻的伴侣。
父皇曾说过,女人只不过是用来生育皇嗣的,不值当用半分心神。
他无数次跟他这么说,每日里耳提面命,在他略长大之后,就只让年纪略长的李素沁和贺启苍贴身伺候他,根本不让宫女们围着他转。
萧锦琛曾经不以为然。
他觉得父皇根本不用如此紧张,他看女人都是一个样子,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也大抵看不出美不美丽,只要人都是安分守己的,那就可以平稳度过一生。
但是现在他发现,父皇是对的,也是错的。
他耳提面命是对的,对女人的看法却是错误的。
萧锦琛并非真的只是个冷冰冰的人偶,他除了是皇帝,更只是一个普通的男人罢了。
在成长过程里,他逐渐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帝王,如何努力让大齐再度辉煌下去,又如何完成父皇的遗愿,以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证明他夺得皇位的正确和应当。
他学了这么多,也优秀完成了所有旁人的期许,百姓对他交口称赞,大臣也有诸多赞赏,就连礼部的老古董们,也很少上折批驳他。
他已经足够优秀了。
可内心深处,在所有人都看不到的角落里,他还是很空虚。
有什么就是空出来一大块,无论怎么努力,无论如何勤奋,这一块都填不满。
父皇教他如何做一个皇帝,却没教给他如何做一个人。
萧锦琛晒着太阳,垂眸静立,沉默不语。
他缺少什么,又或者失去过什么,他自
己无从探寻,也不知要如何弥补。
直到他遇见舒清妩。
那种已经麻木的、压抑的、让人无法释怀的寂寥一下子就消失了,从看到她的第一眼开始,他的视线就再也移不开。
说来很可笑,他甚至对别的宫妃再也产生不了热情。
所以那一日,郝凝寒哭得说不出话来的时候,他竟然是如释重负的。
就连敷衍,他都不想去敷衍了。
但回过头来,他又不敢去见舒清妩,他怕自己真的陷入父皇曾经担忧过的局面,以至于乱了心神,扰了神智。
在压抑了许多天之后,在看到尚宫局准备好的男装之后,萧锦琛还是忍不住,再次传召了舒清妩。
这一面,他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他发现,哪怕舒清妩在他身边,他的目光也总是不自觉随着她而转动,但当他拿起折子的时候,依旧可以精心凝神,不会被身边的她所干扰。
试男装不过是借口罢了,他真正要试的是自己。
只要他能不被牵动太多心神,依旧是那个专注认真的皇帝陛下,那么对一个女人过分关心,似乎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萧锦琛如此深思,竟是越发笃定。
他能把皇帝做好,说不定也可以成为一个普通的男人。
从小到大,他都是一个人,真的太孤独了。
哪怕能找个人陪着他,就算是坐在一起安静不多言,就算只是说一说宫里的宫事前朝的政事,仿佛也比一个人要好得多。
在舒清妩出现之前,他不觉得一个人有什么不好。
直到她的到来,他才渐渐意识到,孤独有多么可怕。
萧锦琛认真看着正在读书的舒清妩,长舒口气,直到今时今日,他才觉得日子突然变得五彩斑斓起来。
每日的生活不在只围绕着枯燥的折子和墨色的卷宗,也不再是战战兢兢的朝臣和心怀鬼胎的阁老,舒清妩就仿佛春日里最和煦的那一道光芒,照亮了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