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成谶(3)

作者:秦简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欢喜冤家 因缘邂逅 天作之合 甜文 关键字:主角:赵魁宿,肖遥 ┃ 配角:施昭关,赵魁杓,秦诗语 千万别想当然(滑稽 赵魁宿从小就很有主意,想当然能想一堆奇奇怪怪还看似很有理的道理出来,于是,看着侯府世子就心烦,怎么看怎么觉得富甲天下的大公子不是好人,偏偏觉得个趿拉着草鞋的有情有义。点击展开

他这么一震自然引起了赵魁杓的注意,“太子……这……”

赵魁杓却是微微抬手止住他的话头,顺势取过一旁内侍递上的帕子轻轻给妹妹擦拭眼角,全不当真:“傻妹妹,田太师年岁比爹爹都大了。且前几日听爹爹提起,田太师说他在扬州府已有妻室,且已育有二女一子,按他来京的年份算,他的儿子年岁怕是都比你大了。”

赵魁宿听罢,不顾仍旧梨花带雨的面容,眨巴着水汪汪的眼睛瞅着哥哥,一改初时听闻田先生已娶妻的沮丧:“那太好了,那我就嫁给他儿子!”

赵魁杓扶额,就知道妹妹根本没存心当田先生妻子,只是一时舍不得她心目中风华绝代的田先生,想一直看着罢了。毕竟,妹妹还小,没怎么经历过离别,也不懂。

连敏安侯世子握紧的拳头都松开了。

在场诸人,没人将一个九岁女娃的戏言放在心上了。

包括她自己。

~?~?~?~?~?~?~?~?~?~?~?

话说这一日,赵魁宿提着裙子风风火火冲进御书房,“官家……”

赵魁杓从案牍堆后缓缓抬起头,皱着眉头打量着眼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妹妹,但见她面色红润,瓷白的肌肤上甚至走出了两三滴汗珠,倒像是有什么急事。

赵魁杓也不轻视了,急忙忙就问:“什么事。”

谁道赵魁宿一语未发就先在御案前“噗通”跪下了,吓得赵魁杓一惊,赶忙从御案后面站起身来:“这是做什么?有什么话好好说!”

赵魁宿忽然就这么跪下了,内侍还没来得及放个软垫,给她生生疼出几滴眼泪来:“大哥……”

一下子眼前就出现了明黄色龙纹,赵魁杓就给她扶了起来:“有什么话不能站着说?”

说罢,屏退了内侍众人,将赵魁宿引至榻席边坐下。

赵魁宿低着头摩挲了好一会儿手指,这才试探得开口:“大哥……还有几个月我就及笄了……”

赵魁杓闻言松一口气,却仍旧狐疑地望着她:“原当你忘了,看你刚刚的行径,像是知道的样子吗?”

“不会了不会了。”赵魁宿讨好地看了他一眼,“今日娘娘和我说要我自己先考虑考虑婚嫁事宜……”

赵魁杓点头赞同。

“所以这三个月我想出宫看看。”

早料到似的,赵魁杓端起茶碗吹了吹:“娘娘之前就同我讲起过,她的意思你还不明白?娘娘不同意,我自然也不会同意。”

饮一口明前龙井。

却说这赵魁宿的出宫之行意欲何为?可能成功?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作者有话要说:他来了他来了

他带着改成三千字的章节走来了。

中国加油!

第3章 狼狈

闲言少叙,书接前文。

话说话说赵魁宿听了这话,非但没失望,反倒突然露出个笑模样,圆润的脸颊上可见明显的喜色:“正是娘娘说允了的。”

赵魁杓一时没缓过神来,手里的茶一下子就敲回小案上:“怎么可能?几日前娘娘还叮嘱我不能耳根子软,听了你的巧言给你骗了去,怎么今日……”

“老身确实答应了。”懿慈皇太后郑氏挥手让身边搀扶进门的内侍退在门外。

兄妹二人起身相迎,正待行礼,叫郑氏抬手止住,“都坐吧。

二人打眼看郑氏,只见她身着曳地望仙裙,裙上用细如胎发的金银丝线绣成攒枝千叶梅花,刺绣处缀上千万颗真珠,与金银丝线相映生辉,贵不可言。

待三人分主次位坐定,赵魁杓抢先开口:“娘娘……”

郑氏却打断他:“大哥儿,五姐儿是你亲妹妹。”

赵魁杓愣住:“这是自然。”

郑氏抬了抬眉梢,打眼望着他:“二姐儿、三姐儿的婚事老身说不上话,四姐儿被送去和亲老身也没反对,但五姐儿是你亲妹妹,她的终身大事可万万草率不得!”

赵魁杓闻言点头赞同:“娘娘说的是。”又见一旁眉飞色舞小人得志似的赵魁宿,不禁多问一句:“可这与五妹妹出宫三月又有何关系?”

郑氏看看这从小宝贝似的养大的姑娘:“五姐儿说京里没有合适的,若下诏选婿召京外世家公子入京难免流于俗套,难见人之真心,不若她乔装改扮探探他们的真正品行。老身觉得,这主意还是不错的。”

赵魁杓皱眉了:“若三月后不曾寻得合意之人呢?”

郑氏看向赵魁宿,赵魁宿思索一番,答道:“那便在京里随便嫁了,时不时回宫看看还有娘娘和大哥给我撑腰呢!”

赵魁杓想起施昭关曾隐晦地问起她的婚嫁事宜,怕是个有心的,他多年来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也是个良配。三个月,怕是寻不着合意之人,再者若是让施昭关随行呢?再者妹妹若不愿嫁给敏安侯世子,这京里也没一个敢欺负了她去。

赵魁杓想到此,点了头,“那需多带些护卫。”

赵魁宿却想也没想拒绝了,“带了护卫我还如何隐藏身份?最多四个。”

人少?正中了赵魁杓心意,“那须得武功高强的。我看,敏安侯世子武学造诣颇高……”

“不用了,如此另三个怎么选?不如就晨昏昼夜四人吧,军营里出来的御前护卫必是人中龙凤,又是宫中极有名的兄弟四人,出宫后我能扮成他们的妹妹,他们最为合适。”

郑氏赞同:“五姐儿想得周到。”

赵魁宿咧咧嘴,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及安排,告退着手准备去了。

留下懊恼的赵魁杓,一脸幽怨看着郑氏:“娘娘,您不知道敏安侯世子对五妹妹的心思吗?您这是……”

郑氏摇摇头:“你觉得五姐儿看不出来?她不愿意罢了。”

赵魁杓并不甘心:“敏安侯世子完全挑不出错儿啊。”

“不必多言。”郑氏起身打算回宫,更加觉得五姐儿出去看看的做法很正确,宫里生的孩子,确实该出去看一看,指望大哥儿找个让她称心的,怕是难上加难,大哥儿完全弄不清她想要什么。

赵魁杓扶着郑氏走出御书房:“五妹妹可透露有意向去哪里?”

郑氏搭上内侍的手:“大哥儿留步吧,说是去扬州府,沿途都走走。”

赵魁杓考量考量,去扬州府沿途都还算安定,甚好。

“说是去当年田太师的故乡看一看。”郑氏说完,走了。

还沉浸在思绪中的赵魁杓并没有抓住什么重要的信息,“恭送娘娘。”

什么?!田太师?!

~?~?~?~?~?~?~?~?~?~?~?

没几日,赵魁杓、赵魁宿兄妹二人果真已经站在宫门口道别了。

看着眼前持一把青云扇的身着墨绿长衫的俊俏小公子,赵魁杓抬手咳嗽两声掩住笑意,“五妹,你这只怕是欲盖弥彰。”确实,身形不算高大的她站在大哥和敏安侯世子、四位侍卫旁显得异常奇怪。

赵魁宿扯扯长衫,只能暗戳戳瞪了她哥一眼。

赵魁杓恍若未见,接过一旁内侍递过的腰牌:“这块御赐监察御史的腰牌,你随身带着,以备不时之需。”

赵魁宿想想也对,不需要也不用拿出来,需要的时候没有可万万不行,也不可拂了大哥的好意。遂接过腰牌,塞入随身佩戴的香囊之中,既让外人不可见,还便于随身携带。

赵魁杓招呼身边晨昏昼夜四名侍卫:“此四人暂拨调至你身边。”又叮嘱四人:“你等务必护得长公主周全,否则唯你们是问。”

晨昏昼夜兄弟四人恭敬抱拳:“绝不辱命。”

赵魁宿瞅瞅英姿飒爽的四人,听他们此刻对大哥的承诺,忽然有点不好意思起来,眼神飘了飘,与身边的随行侍女对视一眼,枉顾对方眼中的谴责之意,又一次下定了决心,“多谢大哥体恤。”

这时,敏安侯世子的存在变得异常扎眼。他来干什么?大哥让他来干什么?送行?

“关卿。”

敏安侯世子阔步上前抱拳一躬身:“官家,长公主。”

果然不简单!赵魁宿腹诽道。却还是只能恭恭敬敬福了一福,回过礼去。虽说是正一品的定国皇长公主,侯府世子的尊贵也是不容小觑的。

赵魁杓心下好笑,全然不解这从小相识的二人怎的至今仍这般多礼。

“此番正值夏初,历年夏日,长江水患无穷,平原尤甚,此番先行整治,派遣关卿直下扬州府视察堤坝,将好一路护送长公主,你二人看是如何?”

上一篇:哑婢要翻天+番外 下一篇:舞纤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