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驯夫记+番外(61)
我慌忙看了一眼李祯,李祯却偏过头去,不肯与皇上对视。
这对父子还怄着呢。
这让我心里颇为不是滋味,却也只能接旨。
“没什么事情的话,便早些回去歇着吧。明日收拾好包袱就启程。”皇上道。
我与李祯告辞。
出宫的一路上,我俩都没有说话。但他却一直牵着我的手没有放开。来时是步行,离开时,内侍给安排了车马。突然和李祯一起置身于这般狭小的空间里,我又不自在了起来。
他自入宫后便沉默至现在,此时终于开了口,对我道:“你写的信……我看到了。”
他的嗓音是哑的。
我的胸口一抽一抽地疼。
我抿了抿嘴,没接话。
却在下一瞬,我被李祯紧紧拥住。
他在我的耳畔哑着嗓子道:“我以前每一次这样抱着你,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患得患失过。”
我亦搂紧了他的脖子。
虽然不断地告诉自己,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坚强,可泪水却还是忍不住夺眶而出。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脑海里辗转了好多的话,最终说出来的却是:“……我还想和殿下一起打马球。”
“等你回来,我专程为你开马球会,叫上全金陵的好手来陪你尽兴。”
“嗯。”
“你一定要回来。”
“我会的。”
“程丹心,你真是个没心没肺的家伙。”
“我没有……”
我该怎么解释说,我现在五脏六腑都剧痛难忍呢?
可是我又无法反驳李祯说的。
我真的是日常没心没肺,才会把事情搞成这个样子。
如果我是舒良娣、陈良媛那样的女人,大概只会小心翼翼地,尽可能去排解李祯的烦愁吧?
可我不是。
我不知道我能为他做更多,对他来说,到底是不是一件幸事。
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却听见他缓缓叙述道:“我最开始只是觉得,金陵城里从未见过你这般泼辣的姑娘,我只是一阵子没怎么理你,你就气势汹汹地要来教训我,还要闹到御前去,让我完全想不到你下一步棋会怎么走。那个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后来我会在你身上花那么多心思,做那么多的事情。”
“……我知道。殿下待我特别好,我都知道。”
“你不知道。我从未跟你说过我怎么想的,你又怎么会知道?”
我抬起头看他。
李祯亦看着我。
四目相对的瞬间,他漆黑的瞳仁里倒映出我的面孔。
他很是郑重地开口,讲出来的却是威胁我的话——
“本宫现在不讲给你听。你若敢不回来,你便这辈子都听不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嗨……不说啥了,看剧情吧(挠头)
是这样的,蠢作者三次元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忙,本职工作是996的那种,码字都是各种碎片时间挤出来的,如何白天没能挤出来,晚上就火葬场了。。就会出现像现在这样凌晨两点写头一天的更新的情况。。
跪求体谅。
就算是再晚,也是会补回来的。
感谢在2020-04-18 11:35:50~2020-04-19 02:18: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2607747 25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8章
邺朝建和二十三年,百越世子赵铭反,自立为王,进军岭南道。
百越军与邺军与贺江下游对峙。
营帐内,赵铭一身战甲,伫立在那里。不过年方十五,神情间却有凌人之势。
“君上。”探子进帐来报,“我们依旧没有追踪到程家父子的行踪,但邺军那边也没有任何消息。”
“生死未卜是吗?那大约便是死了。”赵铭扯了扯嘴角,“听说金陵的那位下了旨,调程家老二回广府了?”
“确有此事,调令今日已同时送至大理府和广州府。”
赵铭沉默了片刻,道:“退下吧。有消息继续来报。”
“是!”
程家军骁勇善战,但并不服管教,除了程家父子,他们谁也不认,故而邺朝皇帝只能把人从云南调回。
赵铭闭上了眼。
三年前,亦是在此地,亦是在百越的军帐内,他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的头颅被砍下,鲜血溅了他一脸,竟是温热的。
带兵的是个少年人,目光冷毅,却甚至没有看他一眼。
他或许根本没注意到身旁渺小的自己。
那一天,军中大乱,百越军失去主君后立刻节节败退,最终彻底沦为邺朝附庸。
而父亲鲜血飞溅的恐怖场景,就像梦魇一样,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让他无数次从深夜中惊醒,大口大口地喘息着,冷汗布满额头。
赵铭不知道那个少年人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是程昭的三个儿子之一,当年作为副将随程昭上的战场,掌一支轻骑兵。
而在朝花节时,他见到了邺朝太子妃的那一瞬间……
真像啊!
简直有七八分相似。
他知道,那是程昭唯一的女儿。
回百越之后,他几番查探,得知程家次子和嫡女长得很像。
那便不会有错了。
如今,仇人已在来的路上。
赵铭顺着贺江望向东南方,目光深沉。那是广府所在的地方。
他是百越赵氏唯一活下来的男丁。父亲死了,兄长们死了,母亲自杀,女眷们被流放到北地。
邺朝皇帝为了安抚百越百姓,才留下了年仅十二岁的他的性命,封了他世子。
他装了三年的恭顺谦卑,一直到今日。
他要邺朝、要程家,血债血偿!
******
皇上的身体并没有大好。
直到今日,他也无法接受太后背叛了先皇的事实。或许比“背叛”还要糟糕——因为打从一开始,太后就从未真心待过先皇。
他的出生,对太后而言,甚至是个错误。
若非他和先皇的眉眼极为相似,恐怕此时他都要仔细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是谁的儿子,坐这江山真的名正言顺吗?
而他也终于明白,为何从小时候开始,太后一直冷眼对他,把他教给奶娘带着,却日日牵着弟弟的手,抱着弟弟时笑得那般温和。
他在床上靠着,闭着眼,龙涎香的味道充盈室内。
崔公公从门外小步跑进来,在他耳边低声道:“陛下,皇后娘娘来了。”
“皇后?”皇上倏然睁开眼,“她来做什么?”
在他想让程丹心领命去广州时,李祯反对得很是激烈。他能理解太子的想法,也试图好好和太子谈谈,以天下为重。更何况,他又不是让太子妃去送死。
但他没想的是,皇后直接出手,宣自己的亲弟弟、亦是禁卫军统领入宫,让禁卫军为李祯所用,把东宫围成了一个铁桶。
他拖着病体,不停地咳嗽,却还是非要到坤宁宫去与皇后对峙,质问她和太子是不是要造反。
皇后却神情淡漠道:“如今太子监国,本宫只是按太子的意愿行事。”
自从那日以后,他和皇后再也未见过面。
几乎已然恩断义绝。
直到昨天夜里,太子夫妇进宫。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是他想要的,便罢了。到了这个时候,他也无意怪罪太子。
但他没想明白此时皇后过来的目的。
想了想,他还是对崔公公道:“宣。”
皇后依旧是一身明黄华服,满头的珠翠,端庄肃穆一如从前,一副凛然不可侵犯之态。
她站在龙床前,垂首,看着靠在塌上的皇上,甚至没有行礼,直接道:“太子妃已经启程南下了,这回你满意了?”
“你怎么跟朕说话的?”皇上的声音很是不快。
皇后没有理他:“并非没有别的办法,你却一意孤行!”
“这是最好的办法!”皇上有些恼怒了,“更何况,并非朕勉强于她,一切皆是她自愿!”
“可战场上刀枪无眼,她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你让太子怎么办?”
“身为储君,自然该知道国事为重的道理。儿女情长,难道不应该在此关头放到一边吗?!再说,他最后也想通了。”
“你真以为,是他自己想通了吗?”皇后失望地看向他,“你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了解。”
“……”
“你自己换位思考一下,若先皇在世,让舒婉儿上战场,你愿意?你能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