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家的小花娘(43)
傅辛夷美滋滋收下。这笔钱由于是傅尚书专门寻人做的,纪念意义和存储意义比实际意义更重,是不能花的钱。
顾姨娘的礼则每年都有所不同。前年送了她一堆的绘本,去年送了她一堆的农书,今年让人拿上来,则是一堆的账本。
她和傅辛夷笑笑:“这里头每个铺子都有点分红。你这些天处理各种杂事处理得不错。我与老爷商量了一下,觉得可以给你管一部分。”
不是前些日子的代理权,而是有分红的实权,放在以后就叫股份。
傅辛夷见着桌上的账本,愣了一下。她看看傅尚书又看了看顾姨娘,有些犹豫:“可是,我还想开自己的花草铺。”
顾姨娘笑了:“这些不需要你花多少时间。你看我每年也空得很。店铺都有掌柜管事,你插手反而让人不乐意了。只需要每个月看一眼账本,偶尔去店内逛一逛,让人认认脸就成。”
傅辛夷听着不难的样子,总算点头答应了。
接着是回礼,傅辛夷给傅尚书和顾姨娘都准备了一份礼。
她带着一点点的紧张,将自己藏了好些天的成品拿出来。
第一份是给傅尚书的。
这是一幅茶花图。
茶花一向来很适合送给长辈,花盘滚圆,花瓣颇多,层层叠叠如同一个小太阳。茶花的花语又有谦逊谨慎的意思。傅尚书在家里是众人的支柱,在外头作为户部尚书,又有着自己谦逊谨慎的为人处世方式。
傅辛夷觉得送茶花最适合不过。
京城养茶花不容易。土壤南北有差异,南方土酸性居多,北方碱性居多。想在京城养茶花,需要自调的土,需要冬日保暖夏日清凉,更需要在附近搁上湿布保持水分。
掌柜送来的这批茶花中有宝珠山茶,不知是经历了多少坎坷才运到京城中,初看好看却有点萎焉,让傅辛夷占了大便宜。她保持山茶湿润度足够后,采摘部分入画。
她阴干了宝珠山茶,使得其色泽殷红,又将朱砂和银粉混合,轻撒表面,提亮了些许颜色。这花养得好了,花盘大过牡丹,垂于枝头极为明艳。傅辛夷在做的这副山茶图上,就将在南方才有的山茶下垂状给做了出来。
其中她挑选一朵,与周边姿态截然不同,昂首翘起了头,展现着自己饱满盛放的姿态。它雄赳赳气昂昂,半点不觉得抬头有什么不对。自我的魅力不该由于过于沉重而低落。
叶子深绿,红绿一搭配,可真是……是傅辛夷才会喜欢的颜色搭配。可就是这样的颜色,好看又不会落入俗套。
“真漂亮。”顾姨娘伸手触及了茶花画的深棕木边框,眼内是深深惊叹,“原来你要做的都是这样的画。”
傅尚书也没料到自己女儿能做出此等杰作,倒吸一口气,惊异说了一声:“这是真花。”他仔细看过,假花是做不出这样像的。
傅辛夷点头,温和笑笑:“嗯,真花。可以放好一段时间。不过我现在做得不好,可能放久了颜色就退了,样子也没现下好看。”
傅尚书连连称奇,后头还缀上了不少赞叹:“这倒确实可以成一门生意。”
傅辛夷听到这句认可,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她又兴冲冲取出第二幅:“这个是给顾姨娘的。”
本来她是想要给顾姨娘选一个代表花,可这冬日里实在没什么花好选,不得已还是在茶花中挑选了盛开的花。家里茶花没什么珍贵品种,传说中的十八学士是必然没的,好在选两个不同款的茶花还是好选的。
她选的是一款白色的茶花,名为千叶白。白色茶花有清雅之意,有点像顾姨娘。这花就不适合用朱砂点缀,她就只撒了一点银白粉上去,使得其在光下也有晶莹光感。
最绝的是,这两幅画是配套的。
白茶花和红茶花两幅画放在一起,花下地基可以连在一块,形成一条蜿蜒的小石头路,花朵又多交相呼应,只是白茶花稍低一些,总有种仰望红茶花的姿态在。
顾姨娘愣愣看着这幅画,刚才的惊喜少了些,眼神黯淡下来,半天没吭声。
傅尚书见状,低声叹了口气,拍了拍顾姨娘的手,和傅辛夷和气说着:“顾姨娘是你娘的陪嫁丫鬟,自小就跟着你娘。她在你娘过世后跟着我,却一直心中有愧。”
傅辛夷听着这话,小心翼翼说了一句:“我给娘也做了一幅,是粉山茶,配套的。”
这回轮到傅尚书和顾姨娘顿了顿。他们对视一眼,忽然就笑开了。
好像那点唯一的芥蒂就此消散。
顾姨娘手指敲了敲桌子,带着点嗔怪看向傅尚书:“就你话多。”
傅尚书:“……”得,又是怪他。
傅尚书失笑。
傅辛夷见大家心情转好,开心地取出最后一幅腊梅:“这幅小巧的腊梅,就是给傅疏影的!”
小巧的腊梅用了小巧的木框架,可可爱爱只有两三朵黄色腊梅在上头。越是简单,越是有趣,就像是该给小孩子欣赏、独属于孩子的。
傅辛夷美滋滋拨算盘:“这些以后拿出去炫耀,我今后一定能赚钱。”
傅尚书和顾姨娘再度笑得不行。
第38章
互相送完礼, 本该是守夜的。顾姨娘有孕, 却是不能操劳过多,更不能熬夜。傅尚书让顾姨娘早些去休息, 就对傅辛夷说了一声:“家里炮仗烟花都买了一些, 想放就放。你若是想出去玩,带上良珠和两个仆役, 不要太晚回来。”
傅辛夷应声。
傅尚书朝她点点头,让人送顾姨娘回房间, 自己则转头反而去了书房。除夕对他来说似乎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官员集体要到正月十一才放假, 明个还得处理政事。
大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傅辛夷拽着良珠去拿烟花放。
前两年府上也放了烟花,但那时候傅辛夷眼睛还没好透,李大夫和宫里给她调养身子的大夫一致认为不可见强光, 所以她就被禁了过年的烟花活动, 更别提出门了。
现在,今年, 不同了!
傅辛夷心中小雀跃, 面上还要维持稳重温和大小姐的模样, 问良珠:“良珠想出门么?”
良珠当然想, 可是她不得不提醒自家小姐:“小姐今天得早点睡, 明天早上得折腾衣服和头发,午后就要进宫。”
傅辛夷想想也是。
她笑着和良珠说了声:“那就门口玩点烟花吧。之前都是你们在门口放炮仗,今晚午夜你们还要在门口放炮仗。我都不在门口。”
民间有年兽传说,每当到了夜间午时, 百姓都会点炮仗用以驱赶年兽。当然,家中木制品居多,所以炮仗都要放到门口点,以防走水。随着时间流逝,百姓自然而然就养成了每到过年午夜时在门口放炮仗的习惯。
良珠听见自家小姐说不出门,暗自松了口气:“好的,小姐。”
傅辛夷和良珠换上平日里耐穿的衣服,让人从仓库里取出早买好的烟花,跑到门口去放。
门口守门人乐呵呵给她们两开门,看两个姑娘在一堆烟花里纠结挑选着:“小姐,先放几个小的,再放大的。”
傅辛夷听了这话,当即取了两个小烟花出来。
她前两年看烟花,看过去全是色块。再往前更加惨,连色块都看不见。她拿着一个点火棒递到良珠面前,带着欣喜:“良珠良珠,点火棒!”
点火棒并不是烟花,而是和香有一些像。它燃烧时长比香要久,点燃后只有头上会有一点红色星光,能当点烟花的火引子。他们打火不能从用打火石来点烟花,那太过危险。
良珠取出火折子,拔开竹筒盖头用力吹了一下。火折子上猝然冒出一团火。
傅辛夷将点火棒放到火折子上,耐心等了片刻,等点火棒燃出星点就收手。良珠快速将竹筒盖子盖上。火折子较为昂贵,平日里除了傅尚书用到会多一点,其他人用的还是少的。
点火棒有了,接下去就是放烟花。
傅辛夷取出一只长相可爱的小老鼠姿态烟花,隔开一点距离,在尾巴上点了一下。
这小烟花一点燃,没等一会儿就冒出零星亮光,呲溜一下开始满地乱跑。它跑起来相当嚣张,根本不辨别方位,一下这头一下那头,偶尔还朝着人那儿凑,引得傅辛夷和良珠又笑又叫,在大门口嘻哈蹦跶。
连放了几个小的,傅辛夷拿出大一些的烟花,没料到烟花很重,手没拿稳,脚又没踩稳,险些连人一起侧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