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心(164)

现如今,钱家是靳夫人在主持中馈。

靳夫人出身长风世家,身上有百年世家的底蕴在, 自靳夫人嫁到钱家后,确实已改了不少早前钱家的金银富贵之气。

可这水车巷里, 钱家的宅子是自祖上便传下来的, 是水车巷内最大的府邸, 府邸内里的装潢金光闪闪且奢侈, 各处都透露着浓郁的暴发户气息。

靳夫人已将钱府中装潢想方设法做了修饰,才显得稍加平易近人了些,可毕竟是祖宅,又不可大动。再加上偌大一个钱府,真想彻底翻过来推倒重建,也不是朝夕之间的事。

此事费事还伤神,远不如直接再购一处新苑子来得省心。

于是靳夫人便在城南重新置了处新宅子。

可这水车巷中的老宅毕竟是祖宅,是京中的风水宝地。

商家又惯来讲究风水之事。

于是钱家家中一月里有半月住在新宅子,剩余半月仍旧要住在这处水车巷中的老宅里。

至于这水车巷里的老宅,也就钱誉住的南山苑在钱誉出生前被靳夫人重新布置了一翻,住起来少了些富丽堂皇之意,还是清雅闲情。

再加上钱誉几年前自父亲手中接管家业以来,多忙于生意上的经营之事,分身乏术,也实在没有空闲的时间在新宅和老宅之间两处折腾,故而钱誉一人是一直都住在水车巷的老宅里的。

这金宝阁便是老宅中财气最旺的地方。

在后苑流金湖旁一隅,湖风能入内。

水能生财,湖风带来的水汽便都是财气。

在此处角落建了这么一座金宝阁,便是聚财之意。

府中日日都在这聚财气的地方进食,有日进斗金之意。这是祖上便传下来的习惯,便是府中旁人不在的时候,钱誉也都习惯了在金宝阁内用饭。

钱家每月十五前都在新宅,十五开始才会在老宅。

昨日是十一月初六,钱家上下都在城南新宅内。早前又不知晓钱誉回来的具体日子,钱誉昨日回京已是黄昏过后许久的事,老宅中的人急急忙忙到新宅送信,钱誉怕家中人折腾,便让人说声明日再过来。

钱父也以为妥。

钱誉已及冠,诸事皆有分寸和心思,他并不担心。

再加上彼时钱文和钱铭都睡了,后来便是靳夫人一人来的老宅。

探过钱誉,便又回了城南新宅去。

故而钱文和钱铭兄妹二人也是今晨才知晓的钱誉回京了。

……

临近金宝阁,笑声自阁中阵阵传来。

钱誉一听便认得是钱文和钱铭二人的笑声,夹杂在流金湖内的水声里,若隐若现,又不时迸了出来。

钱誉笑笑。

离家十月,说不想家人是假的。

钱誉年长钱文和钱铭许多,平日里,钱文和钱铭二人都同这个哥哥亲近,这亲近又带了几分尊敬,在二人心中,钱誉都可算是半个长辈。

在老宅的时候,大凡有空闲时间,两人都是围着钱誉转的。

钱誉也有耐心。

无论是钱文嚷着要他说文解字,还是钱铭闹着要他陪着练字,钱誉若是得空,都鲜有推脱。

知书达理人家出来的孩子,少有无理取闹。

钱文和钱铭只是想同兄长亲近,钱誉从善如流。

钱铭早点刚满了十二,钱文年后便要满十五了。

两人都尚在念书的年纪。

这对子女,钱父钱母一视同仁。

钱父时常说,男子也好,姑娘家也好,读书是为知事明理,先知事明理,后才知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入仕也好,经商也好,家中不会强求,做喜欢之事便好。

钱家家底丰厚,钱文和钱铭上头还有钱誉这么个哥哥接手家业,钱文和钱铭的日子其实过得轻松。

靳夫人时常道,轻松当是少时应有的模样。趁着年少时候,多念些书,多做些喜欢之事,等日后回忆起来才有迹可循,若是十来岁便活成了几十岁的模样,那才叫是荒废了。

故而钱文和钱铭二人在父母的庇护下过得悠闲自在,却也都有自己的主见,丝毫不逊于旁的世家子弟。

父母对子女自是都寄予厚望的。

可却不是希望他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钱誉中过燕诏元年的榜眼,也曾随外祖父在军中历练过,可钱誉自幼耳濡目染,对经商之事兴趣甚浓,尤其是通往西域的商路和西域之外的广阔地域,钱誉心中自有沟壑。

也曾同钱父彻夜畅谈过。

父子二人相谈甚欢。

知晓心中所想所求,便才业精于勤。

钱父心中虽不一定全然认同他的观念,也觉得他会碰壁,但做得最多的便是支持。

钱誉疑惑时可在钱父处寻求帮助。

钱父亦会答疑解惑,甚至是浇他冷水。

此趟去苍月等国寻找染料原材,也顺便看看是否可在临近诸国中寻求商机,钱父既不赞同,也不反对。钱家的根基在燕韩国中,燕韩国中的经营才是钱家的立身之本,若是本末倒置,兴许会占用他过多精力,还不一定能及得上在国中的经营,便是洛家,也不会轻易将重心放在同临近诸国的商贸上。

这便是钱父的经营素来偏沉稳,而钱誉则更大胆些的缘故。

但钱誉将想做之事,以及想如何做,详细呈列于纸上,钱父阅过,又同钱誉促膝长谈了许久,最后还是赞同了钱誉去临近诸国之事。

知晓得越多,便越知晓边界在何处。

越知晓边界在何处,便越明了自己对诸事的判断并非一直都会对。

若是钱誉此去能打开同临近诸国商贸的局面,那于钱家,于钱誉而言,都是崭新的一页。

便是此去若是真碰了壁,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历。

钱家也有底蕴够钱誉碰壁。

这便是容错成本。

故而这一趟钱誉离京,钱父心中其实并不抱多少期许,却给予了钱誉足够多的支持,但于钱誉而言,却是踌躇满志。

而钱誉这一趟去临近诸国,不仅真的解决了染料原材的困境,更给钱家布料这一块的生意打开了新局面。

钱父虽是不说,心底却是欢喜。

这股欢喜不是钱家的生意更进了几步,而是源自于心中对钱誉的肯定。

别国不比燕韩国中。

燕韩国中,钱家已是一块金子招牌,钱誉做什么旁人都会买账。

但在燕韩之外,他要凭借的更多是他自己。

钱父也心知肚明。

此行一去看十余月,这一路上钱誉不可能不碰壁。

而是应当碰壁不少。

可躺过多少水,便会长多少记性。

这些经验是自旁人处换不来的!

钱誉已能审时度势,应付自如,钱父心底才是最为欣慰的。

故而帘栊撩起,钱誉自金宝阁外踱步而入,钱文和钱铭兄妹二人一口一个“哥哥”,便如蝴蝶般扑了过去。

靳夫人也起身,唤了声:“誉儿,快来。”

钱父虽是没有立即言语,也只低眸笑了笑,而后,才开口朝钱文和钱铭兄妹二人道:“你们哥哥早饭都还未用,先让哥哥吃口饭。”

钱文和钱铭择善而从。

钱誉这才踱步上前,朝着钱父拱手一鞠:“爹。”

旁人不晓,钱誉这一弯腰,其实不易。

只是掩饰得好,旁人便都看不出来。

钱父的眉头却微微拢了拢。

昨日肖唐便已将能交待的,都交待过了,钱誉同白苏墨的事情钱父心中有数。钱父知晓有人素来低调,惯来不想让旁人知道自己有一个威风凛凛的外祖父,更不想攀附所谓的权贵,但在骑射大会上还是为博美人及美人祖父欢心,将多少年不曾沾过的角弓都用上了不说,还为了救旁人,重重撞在树上。

这回燕韩京中路上路途有多远,他的腰伤便痛了几月。

自己的儿子,钱父岂会不心疼?

钱父心疼到了心底: “自己家人,又许久未见了,还这么拘礼做什么,过来做……”言罢,又朝靳夫人道:“让周妈上菜吧,都饿了。”

钱父没有直接说破。

钱誉却微微怔住,似是有些察觉父亲的心思,又似从他面上看不出端倪。

钱铭却道:“我要同哥哥坐一处。”

钱文便笑:“让你让你……”

靳夫人和钱父都忍俊。

钱誉心底微暖,与家人的久别,好似都在一瞬化作繁花似锦。

※※※※※※※※※※※※※※※※※※※※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