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娇痴郎(46)

“夫子,你要去哪里?有什么事儿?”崔九儿有些紧张的问道。

“也没什么?不过是想去找奕王殿下说说话。”颜长倾轻笑着道。

“夫子什么时候竟与奕哥哥走得这么近了?崔九儿很是迷惑不解地问。

“唉,定是夫子觉得九儿不学无术,太过蠢笨,不能与夫子谈古论今、吟诗作画,而奕哥哥才华满腹,又生得透逸过人,所以夫子要去奕王府了”崔九儿又自顾自地念道,一双秀眉也拧得紧紧的。

颜长倾听得他一备絮叨,不由觉得心中好笑,他清咳了一声,憋住笑意道:“真是难得,崔九公子竟然也意识到自己不学无术了。你能如此想要上进,夫子真是欣喜万分,待我事情了了,一定悉心栽培于你,以你的资质,倒也算不得蠢笨。”

“还有,我找奕王是有事在身,也从来没注意到他生得是否秀逸过人,可不像某些人,眼里心里只掂记着人家好看的皮囊。”颜长倾接着又道。

颜长倾侃侃而谈,可将崔九儿惊诧得眉毛都快要掉下来,天啊,这面带笑容,说了一段又一段话的人真的是夫子吗?从来那个成天冷着一张脸惜字如金的夫子上哪去了?

崔九儿心头涌上一丝喜悦,面上更是喜滋滋地道:“夫子说得没错,九儿就是如此肤浅,就爱个美人皮囊,为此我日夜虔诚,向佛祖许下了愿,求许今生得一美人。我的诚心果然感动了佛祖,竟送来夫子这般千年难得一遇的美人。如今真叫得偿所愿了!”

听得崔九儿又开始胡说八道拿自己的相貌开玩笑,颜长倾眼一瞥,板起脸道:“这样疯癫的学生,简直是教不了了!”

颜长倾说罢再不理崔九儿,只大步朝门口走去。

“美人哥哥,记得早点回来,九儿望穿秋水等着你呢!”身后的崔九儿捏着嗓子拖长着声音道。

颜长倾正待跨过门槛,一听到这声音脚下一顿,差点绊倒了。

又过了几日,崔九儿已完全恢复了正常。闻得九公子大病康复,崔国公府上下难喜一团。崔九儿备下了厚礼,又特地派人送了李嬷嬷回家去了,月华园也就恢复得和从前一样平静。

崔九儿仍和从前一样,跟着颜长倾读书习字。只是近期又加了一项,那就是习武。颜长倾嫌崔九儿功夫太差,连自保能力都没有。崔九儿虽是怕练功吃苦,可是练功的时候能得夫子手把手的指点,他就能趁机装痴卖傻揩夫子的油,可不是件乐事?

再说夫子这一阵子都不提回江南的事,崔九儿心里暗暗偷乐,练功的苦也就不放在心上了。他本就天姿聪慧,再上顔长倾教得用心,这样一样,虽是时日不久,他的功夫倒是进步得很快,比起从来那娇弱模样可谓是进益千里。

这期间,崔国公府一片平静,只有颜长倾偶尔外出,奕王殿下这段时间更是深居简出。这日朝中似来消息,皇帝陛下旧疾复发,病情严重,太子殿下已进宫侍疾去了。崔九儿听闻之后,脸色变得凝重了不少,颜长倾却和往日一样风轻云淡,只是外出的时间比往日更长了一些。

这一日在清风苑翠湖边的习武场之上,崔九儿在和颜长倾对招之时,似有些心不在焉,连颜长倾的长剑刺至胸口来也不知道躲过。

第56章 风雨欲来临

颜长倾见状收了剑, 上前牵了崔九儿的手,带他至湖边巨石上坐了下来。

“九儿, 今日为何一副心神不宁的模样?”颜长倾问道。

“夫子, 我有些担心。”崔九儿靠至颜长倾的肩头, 紧锁了眉头叹了一口气道。

“可是担心皇帝一旦龙驭归天,太子继了位, 会对国公府不利?”颜长倾问道。

“是, 我是担心在青州的爹爹和兄长们,还有云州的两位兄长。”崔九儿很是忧心地道。

“青州战事处于胶着状态,云州更是重要边陲, 动到你父兄便是给了高句丽可趁之机, 太子就是再疯狂也不至于拿江山社稷开玩笑。九儿且放宽心。”颜长倾劝慰道。

颜长倾口中虽是劝着崔九儿,心里却是也有些没把握, 那夜在兮九楼看到的一切,足以证明太子有多么的疯狂。

“九儿,就算真的发生什么事,你也不要担心,我不会让人再伤害到你的。”颜长倾的声音低低的, 却是含着不容质疑的坚定。

“夫子,你的家在哪里?家中都有些什么亲人?”崔九儿突然问道。

颜长倾闻言却是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怎么这会儿才想起来要打听我的家底,是怕我将你拐跑了不成?”

崔九儿一听,却是嘻嘻笑开了,他头一抬, 眉眼笑得弯弯道:“我可不担心夫子拐了我去,我文的不成,武也不行,又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你拐我回去还得锦衣玉食的养着我,可不是亏大了?”

颜长倾听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伸手在崔九儿的鼻梁上刮了一下道:“你倒是有些自知之明。”

“唉……”崔九儿忽然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颜长倾顿时颇感诧异,心想一向没心思的崔九儿今日这是怎么了,先是心神不宁,这会儿又是长吁短叹。

“怎么啦?突然间就多愁善感起来了?”颜长倾掰过崔九儿,仔细地看着他脸上的表情问道。

“唉,我要是个女子就好了!”崔九儿突然语出惊人道。

颜长倾脑袋一蒙还没反应过来,又听得崔九儿继续说道:“我若是个女子,夫子应该就不会嫌弃我文不成武不就了,至少,至少……”

崔九儿说到一半,突然又忸怩起来,不肯再往下说,可是急坏了颜长倾,忍不住开口催道:“干嘛说一半不说了?至少什么?”

“至少能为夫子生个一男半女!”崔九儿豁出去似的嚷出了这一句,说完赶紧闭上了又眼,再不敢看颜长倾一眼。

颜长倾闻言呆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擦擦头上的冷汗,看着紧闭着双眼咬着唇的崔九儿,正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颜长倾忽然伸手摸了摸崔九儿的额头,崔九儿这才挣开眼莫然其妙看向了颜长倾。

“没有发烧啊?那为什么大白天开始说起胡话了?”颜长倾道,口气里有一股无奈的笑意。

“夫子,你……”崔九儿有些恼羞了,拿眼瞪着颜长倾。

颜长倾突然伸手将崔九儿揽入怀里,下巴抵在他头顶上,低哑着嗓子道:“傻九儿,我不要你为我做什么,你这样很好,我只要你每天开开心心的就好了!”

“这个容易,只要爹爹兄长他们平安,然后又有夫子陪在我身边,我就每天都跟吃了蜜糖似的。”崔九儿笑着道。

见他笑得灿烂,颜长倾也跟着心情舒畅起来。翠湖湖面碧波荡漾,一阵微风从湖面拂过,带着柔软清甜的气息,又轻抚至湖边相拥的两人身上。

半月之后,皇帝陛下重病不治驾崩了,太子明瑜继皇帝位。新帝刚一登基就做了一个令群臣瞠目结舌的决定。他下旨召回崔国公父子,包括驻守云州的崔家大公子和二公子,圣旨上指明是要他们回长安送先帝一程。虽是国丧,为人臣子责无旁贷是要参加的,可是青州、云州局势正值紧张状态,高旬丽虎视眈眈,岂可临时召回戍边大将?

群臣一起上书阻止,可是皇帝陛下一意孤行,还说是先帝临终有遗旨,定要崔国公父子回京奔丧。既是先帝遗旨,众臣不敢再有阻拦之心,只是盼着高句丽在此期间不要轻举妄动。

消息传回国公府,崔九儿更是心情复杂,喜忧掺半,喜的是多日不见的父兄终于能得以回京一家团圆了,忧的是,新帝的心思难以捉摸,这一趟回京,等待崔家父子的不知是福还是祸。

“九儿,火速叫人送信至青州和云州你父兄处,新帝在这个时候急招你父兄回来,定是包藏祸心,万不可让你父兄奉诏回京!”

月华园内,崔九儿正在和前来送信的林修远说着话,突然门被推开,颜长倾一脸凝重地走了进来,口气里更是透是一股焦虑。

崔九儿很少看到颜长倾这副如临大敌的表情,他不禁心中大惊,脸色也突然变得煞白起来,一时间竟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夫子为何如此说?皇上诏书上只是指明要国公父子回京来奔丧,应该不至于做出不利于国公爷及各位少公子的事吧?”林修远有些疑惑的看向颜长倾问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