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不如盘大佬(36)

作者:舴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宫斗 爽文 复仇虐渣 关键字:主角:姝菡 ┃ 配角:后宫瓜众 ┃ 其它:宫斗 本文旧名《滴碎荷声》宫里经年的老人儿都知道,成妃娘娘平时不声不响,是个慈和人,就连亲儿子受封亲王都主动让贤。可是细想想,正是这位明里吃亏的老好人,不仅熬死了先皇后,扳倒了前宠妃,连一向注重制衡之术的圣人都对她言听计从。不过数年的工夫,她就一路从个平平无奇的小宫女做到了后宫独大,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圣人背着手小声BB:朕一代明君,目光如炬,真想不到也TM有看走眼的时候! 点击展开

姝菡忖着,这东西虽寻常,但来历终归解释不清。她一时没想好怎么处置就把它放在太后赏回来的红木匣里,不知有没有被豆蔻瞧见,她又会不会生疑。

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姝菡头疼的很,复忆及邓公公那句来日方长,心下戚戚,又迫自己不再去想。

她这两日烧得迷迷瞪瞪,连做了几场梦。

今日一早醒来,依稀记得,昨夜是母亲时隔多年终于入梦,梦里正是她一脸哀伤痛惜讲起绛雪轩陨了的齐茉儿娘娘。想来是自己路过绛雪轩撞见那处的旧宫人,才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醒来这半晌,姝菡回味着梦中母亲的音容笑貌,突然忆起一件顶顶要紧的大事。

母亲曾言,她离宫前留了件东西在这寿康宫里,正是那位去了的齐娘娘的旧物,因出宫前要经过数道门上的反复盘查,她担心无法将此物带出宫去,这才藏到彼时住过的屋子里,也恰是姝菡眼下住着的这一间罩房。

东西也不是什么贵重物件,更不是宫里在册的御用品。而是,那位齐娘娘生前亲笔所书的一本手稿,里面除了一些古籍评述,还有她生平最得意的百余篇辞赋诗文,以及十数篇日常琐碎的随笔,多是在孕中所述。

这本书原也不是齐娘娘所赠,而是母亲偷偷藏匿起来的,所以过不了明路。

听母亲讲,得来手稿的那一年,正逢朝廷小选,也是绛雪轩里那位齐娘娘病重之时。

她院子里一名唤做吉兰的小宫女,因见自家主子势微,便托关系另寻了门路去了旁处当差,而彼时刚入宫的母亲便被分去绛雪轩顶了她的缺儿。

而后不过半月,齐娘娘每况愈下,于自戕前命人焚毁圣人留在绛雪轩的几份御笔,连同她这些年存下的古籍和书稿,都要悉数付之一炬。

母亲便是那时捧来炭盆往里投放的宫人。

昧下这一本,当时没做他想,只觉得那是当世奇女子的毕生心血,烧了可惜。

后来绛雪轩封了,宫人们被遣散,母亲凭着一手漂亮的行楷和乖巧的性子,被宫嬷嬷挑中,这才去了寿康宫伺候。

她藏书稿的时候,并没想到当日齐娘娘会死。当时也觉得后怕,却仍不舍将它毁了,往后只能将它藏得更深。

姝菡虽不知手稿中写的什么,直觉母亲秘密藏着东西,必定不止是因为钦佩那人的才华,其中定有不寻常的地方,才会让母亲冒着丧命的风险。

她想到这里,顾不得规矩,先从屋里将房门闩好。

回过头来,直奔酸枝木的架子床。

她依稀记得,母亲说过,这床底有藏东西的暗格,要趴在地上往上才可寻。

姝菡摸索了半晌,终于找到关窍,等七手八脚拆开查看,里面是空的……

姝菡站起身,在屋内四处又环视了一周。

除非挖地三尺,不然哪里还有藏东西的地方。

无法甘心,复又回到床边查看,费了番工夫,终于被她发现端倪。

床底暗隔与上面床板之间,竟还有薄薄一层间隙,要掀开第二层板子才可见。

抽出夹板,顺手摸上去,是块防水油布。

姝菡按耐住心里的紧张,将东西取出来,又小心拨开外头包裹着的油布。

里面露出的,是一本蓝色封裱的线装手稿,上面几个隽秀凌厉的字迹写着:赚杀鱼儿,却没有落款注出著书者何人。

再往下翻,果然内容和预想的相差无几,是那齐娘娘的亲笔书稿无疑。

姝菡看了看时辰,刚刚到未时。

这个时间,众人皆在前头忙着,太后也该在礼佛,应该不会有人来探病。

但是安全起见,她还是没有把闩好的房门打开。另随手取了几本医书放在手边,以便随时把手稿混藏其间。

便这样,姝菡坐在书案前,从头到尾,把这本齐娘娘的遗作通读了一遍。

竟没发现什么不妥。

难道,自己想错了?

再细细读了,除了后面几处寄情的词句透着不平和萧索,诸如“玉炉香断霜灰冷”,又或是“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的凄凄靡靡之诉,任是谁看了,都没什么可指摘。

姝菡无法,复将手稿用油布包了,重新藏回床下暗隔,这才开了门,躺回床上阖上眼边养神边沉思。

接近午时,豆蔻照例将午膳端了来。

今日除了鸭脯和笋干两道菜,额外配了盅白腻的浓汤。

姝菡按着太后教导的养生之道,用膳前先舀了半勺汤送入口中,顿时齿颊生香,说不出的舒坦。

“豆蔻姐姐,今日这汤这么鲜,我竟没尝出是用了什么熬制的。”

“也不怪你喝不出,这鲫鱼汤是御膳房的冯厨头亲自熬的,本是奉给太后主子的,主子听说你这几日轻减了许多,便特意赏了这高汤给你补补。”

姝菡惊叹:“竟是鲫鱼汤吗,我怎么一点腥气都没喝出来?”至于谢恩的话,自要留待当面说。

“冯厨头那是什么人?他凭着这道汤专门伺候圣人的灶头已经快四十年了,别说他亲自上灶,便是他带出来的徒弟,做的汤头也绝不会让你尝出一丝土腥气来。”

姝菡笑道:“那还真是好手艺呢……”

豆蔻又道:“不过我倒听说,他虽擅长造汤水,但唯独有一样食材不敢试炼。那食材便是大补之物鹿胎。因这事别人还专给他取了个绰号儿,叫冯九勺,意思便是说,也有一勺好汤是他做不出来的。”

姝菡听着豆蔻眉飞色舞,先时还当个热闹听,等她一席话说完,姝菡猛然被点醒。

“若是那鲫鱼汤中掺和了鹿胎呢?两物可能抵消了腥气?”

“怕是不能吧,不然那冯厨头不早将两样混了来做,也就不会被嘲笑冯九勺了。”

姝菡想要问的有了答案,便将话题转开:“老祖宗疼我,将这样的补汤给了我,我若不贴上几两肉膘,当真对不起她老人家的厚爱。”

“菡儿妹妹确实太单薄了些,主子说了,须胖些才有福气。”

两个人又扯了几句闲,豆蔻还须去前面当差,看姝菡吃完,帮她把家什端走,又说晚间再来,这才走。

等外面的脚步声渐逝,姝菡忙趿鞋下地,又将房门牢牢闩好。

她迫不及待地回到床架边,重新将那本赚杀鱼儿取了出来。

直接翻到后半本,接近尾声的地方,终于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上面某段随笔清清楚楚写着:今日心神不定,六郎宣来御医与我请脉,也没能说出个子午寅卯来,只照例开了平安方,且嘱咐近两个月多进补。然那御膳房的冯厨头越发的不尽心,今日端来的鲫鱼汤竟带着冲鼻的腥气,想着是为着腹中的麟儿所喝,便咬牙悉数咽了。只盼他日后出生是个孝顺的,知道他母亲当日为他吃得多少苦……

姝菡感觉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要害,心噗通噗通跳得厉害。

冯厨子做了一辈子汤水,从不见腥气,唯独拿鹿胎没有办法。

那么,若齐茉儿当然所服的汤中带腥,十有八九是被掺了鹿胎进去。

姝菡记得,《药经》中有言:鹿胎性温、无毒,入肝、肾、心三经,有活血、化瘀、大补精元之功效。

这么说来,那齐茉儿小产,真正原因竟不是因为被罚跪,可是能算准了她当日受罚,且有本事神不知鬼不觉将活血的鹿胎掺入她当日补汤的幕后元凶,又会是谁?

第39章 【引火】

寿康宫里新来了一对家燕, 就将巢筑在主殿罩房的屋檐下,这几日从天不亮便叽喳地叫闹不停。

姝菡拘在房中将养多日, 门都不曾出去, 平时除了看书便是喝了药补眠,此刻听了这吵闹反倒清醒,便随手拿了本医书在灯下细读。

等天大亮了, 她用灯钎戳灭了摇摇欲坠的油火儿, 复又将印染着莲花的织纱灯罩拢好,这才又躺回被窝里佯作休息。

少时,豆蔻便敲门进来, 手里端着最后一剂汤药。

姝菡这才坐起身,互相问了好。

豆蔻从外面就看见窗下燕子忙着垒巢, 便拿前些日子掏了燕窝的铃儿揶揄。

“说不定是被铃儿那促狭鬼惊走的那一对,它们定是知道菡儿妹妹是个心善的, 才择了此处栖息。我见妹妹这两日门户闭的紧, 想来也是怕吓走了它们?”

姝菡半答半隐:“若真是那一对,可真不敢撵了去,若它们失了这一处巢穴, 再择新所怕是要呕了心血,那才是罪过。”

上一篇:国师请下轿+番外 下一篇:娇藏+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