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不如盘大佬(28)
我看着她认真神态,也收起轻忽。“姑娘你请讲。”
“我和我姐姐是结伴偷跑出来的,家里人皆不知道。你要答应我们,日后不要刻意寻我们,纵是再见着了也要当做没见过,以免给我们惹麻烦。”
我有些犹豫。这样有趣的人,要是能带回宫里做我的玩伴该有多好,可是看到她们都是汉家女子的装束,又歇了心思。
“好,我答应。”
她这才把板着的脸放松下来:“这些给你,记得让大夫对症开方,银子我就不要了,你赶快回去救人吧。”
说完,把包着的鹿茸塞进我怀里,拉着她的那位姐妹转身就跑。
我捧着鹿茸,看了半晌,直到她们转过巷子再看不见了,才往回走。
……
我本以为,市井里的人大都如此,以后便经常找机会随着四哥出门子。
可此后许多年,也再没碰上像“寒儿”那么灵动也让我心喜的姑娘。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凌晨入V发布三合一肥章,届时男主强势登场~
感谢一路陪伴
摸摸摸~
愿有缘人终能狭路相逢
擦肩客便相忘江湖,两相喜乐……
第34章 【帝心】三合一
春日光阴转瞬, 昨夜里才绿了细柳,今日墙外那几丛开败了的桃花便顺着树梢飘洒。
花瓣簌簌零落, 又随风翻过墙, 给素来严整的寿康宮悄悄缀饰了几抹殊色。
此间负责扫院子的小宫女铃儿见墙角积满了落英也不恼,她见那花瓣片片带着雪蕊似的纯净沾沾可爱,只将堆积在最顶上的一层用袍子兜了一捧, 小心翼翼带回屋。
掀开桌沿竹篮上樱草色的绣帕, 将采集的花瓣轻轻抖落,不觉已是蓬松的一篮子。
抬头望向窗外,只盼着擅制胭脂的豆蔻快些回来。
候了有一会儿, 终于瞧见人影,铃儿速速迎出去。
“豆蔻姐姐取膳回来了?你累不累?渴不渴?我刚备了一盅酸梅汤, 是专门留给姐姐的,等你向主子交了差事, 可一定要到我屋里来坐坐。”
豆蔻右手拎着竹木食盒, 左边肋下还夹着个方方正正的粗布袋子,暂腾不开手去戳铃儿的额头,只笑道:“你个小祖宗, 又想出什么作妖的手段来?你上回掏了檐角的燕子窝害我连坐被宫嬷嬷罚了半个月的俸禄,我可不敢再跟着你瞎胡闹。”
铃儿闻言带着一脸谄笑,顺手去接她手里的袋子:“姐姐别错怪我,上次只是意外,我早就改了的……今儿个我真是特地预备了酸梅汤慰劳你。顺便,顺便想让姐姐教我用桃花做些胭脂……”
“我还当什么, 这事倒使得。你先预备了花瓣,回头等我得空,多做几罐给你就是了。”说着不着痕迹的闪身,并没将袋子给她援手。
铃儿得了豆蔻允诺,笑逐颜开:“那姐姐先忙,我再多去拣些鲜嫩的花瓣去。”
豆蔻也不再耽搁,直接沿着回廊往西边跨院的佛堂去。
太后诵完经,这会儿刚好由优檀扶着从佛堂出来,宮嬷嬷也随侍在身后。
豆蔻规规矩矩行了蹲礼:“ 请主子金安。”
太后也早瞧见了她。“今儿个回来的倒早,领了什么点心回来?”
倒也不是真的关心,不过寻常问话。
膳房每旬会事先呈了膳食单子上来,但太后素来不经心,一般都是由着他们安排。
若是赶上不对口味的也不会斥责,只随便赏了人。
到了她这年纪,身份地位又超然,也就格外豁达好说话。
“禀主子,今日给您老奉上来的点心是栗子面的饽饽,另配了蜜饯和驿马新送来的话梅,想来是她们知道您老最近胃口欠佳。”
太后听完却难掩失望:“好好的饽饽就当用玉米面揉了才对,加什么栗子……”
宮嬷嬷在一旁笑应:“您老这不是难为御膳房那些厨子吗?谁敢给您呈那些粗食上来?况且栗子健脾养胃,也能强健筋骨。”
太后不再埋怨,随口吩咐豆蔻:“既是好东西也别糟践了,统统拿去给丫头们分了吧。”
豆蔻答是准备退下,太后却见她肋下还夹着个布口袋,不像是寿康宫的家什,不免多问一嘴:“你胳膊底下夹着的又是什么?”
“禀主子,袋子里装的是经文。”
太后微微一愣:“是你诗雯妹妹抄的?怎想起来装进口袋里面?”
“主子容禀,这经文是长春宫的三等宫女素蓉进奉上来孝敬您的。”豆蔻低着头老实答道。
太后似是努力回想了一下:“素字开头的?哦,我想起来了,是那日你顺路带来给贤妃送点心的那个?”
“回主子的话,正是那宫女。奴婢与她是方才在御膳房门口碰上的。她说前几日得了您老的珠花,心里感念您的恩德,所以这些天赶工抄了一整卷法华经,说是要替您祈福呢。奴婢想着,这总归是她一片孝心,便没辞,正打算晚些供到佛龛里面。”
太后闻言点了点头:“她倒是有心了。虞儿,你帮我想着,回头再拣些年轻丫头们喜欢的零碎儿赏过去,别让那孩子白辛苦……罢了,也甭改日了,你这就去我私库里面拣上两样,这年纪大了,忘性也大,过两日怕是连那孩子在哪处当差都浑忘干净了。”
宫嬷嬷笑着应好,太后带着优昙先往堂屋去了。
豆蔻见状也拎着食盒,准备把里面的饽饽拿去给姐妹们分食了。还没走出去几步,身后宮嬷嬷却把她叫住。
“你把那素蓉奉上来的经文先予我看看。万许里面字句有错漏,让神明们见怪反而不好。”
豆蔻答了声是,暂放下食盒,又褪下布袋,露出里面一个不大的红木匣子,看样式不甚起眼,也有些年头了。
宮嬷嬷眼仁瞬间一缩:“这匣子是打哪来的?”似是见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豆蔻见宮嬷嬷神色不同寻常,赶忙回她:“禀嬷嬷,这也是宫女素蓉呈上来的,说是怕经文污损就用家传的旧物盛了……这东西可是有什么忌讳?都怪奴婢粗心。”豆蔻白了一张脸,说着就要跪下去。
宮嬷嬷摆手,“我只是瞧这东西眼熟,你不必慌。”说着从豆蔻手里取过那不大的木匣子。
“你去忙你的吧,这东西先放我这里。”想想又道:“也不必和旁人说起。”
豆蔻见宮嬷嬷语气随和,眼神却犀利,忙郑重应了声是,什么都不敢多问。
宫嬷嬷见豆蔻走远,直接拿了匣子,拐进佛堂边的茶水间掩上门,这才伸手在匣子底下扣动了某处隐藏的暗榫。
木匣啪嗒一声被弹开,里面平平整整摞着一叠儿手抄的经文,还不是一般的楷体,而是通篇梵文,字字如珍珠般细腻精致。
真是好字!
顾不上欣赏,宮嬷嬷紧着伸手掀开层层纸片,匣底霎时露出一整面镂刻的、栩栩如生的观音大士像,和底层浑然天成。
若仔细分辨,那佛像的面容竟和堂屋里正饮茶的太后娘娘有九分像。
再想到那日和烛薇形貌相似的丫头素蓉,估算下年岁,宫嬷嬷心里基本有了底,又迅速合上盖子。
这旧物离宫二十载,想不到如今竟以这样的方式又辗转回来了……
犹豫了一瞬,她终究还是拿着匣子往堂屋去。
太后正半倚在罗汉床上,听优檀给她讲着不知从哪儿淘来的报恩故事,老半天才见宮嬷嬷拿着个木匣子进屋,起初她也没留意,还当是宮嬷嬷从库里挑出来准备赏人用的。
却见宫嬷嬷打断了口若悬河的优檀:“你们且先下去,优檀在外头守着,莫让旁人进来,我有事向主子禀报。”
太后见这阵仗,也不禁坐直了身,目光不由聚焦在宮嬷嬷手中的物件上。
“这是?”
说完,大睁双眼站起身。
她颤着双手,把指腹触到那不起眼的木匣底。
等盖子再次被开启,匣子里的经文便映入眼帘。
她也无心顾及字迹的华美隽秀,只把它们胡乱拨到一边,任慈眉善目的观音大士暴露于视线之内。
不过刹那,太后原本平和慈祥的脸立时老泪纵横,泪珠儿顺着布满褶皱的两颊滑落,直至晕湿了匣内的经文。
“真是老天有眼啊!”太后边哭边笑,像是疯魔了一般。
宫嬷嬷见状赶忙在一旁给她拭泪:“知道您这么念旧,老奴就不该呈了这东西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