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小,先在镇上启蒙。如果他真是读书的料,等七八岁可以送去东央郡。反正三哥老叔他们都在那里,小八也在厚德书院读书。如果他对读书没兴趣,我们可以培养他经商,或者做点别的都行。也不是就读书一条路。”
赵大山还担心黄豆会执着,没想到听了她这一番话才发现她现在越来越看得开了。
“那就这么定了,没想到前几天还想着把娘和大川一家带去东央郡发展,结果今天又变成了留在黄港这里。
如果不是大川说不想去东央郡,就想留在这里,可以照顾娘,还有岳父母。我也没这些想法,当时他说,我就心一动,觉得这也是我想要的,为什么现在却出现了那么大的偏差。”
说道这里,赵大山不由有点感概万千。
多少人为了离开这片穷困的土地而努力,而他们明明有机会却选择回来。
“豆豆,留下来,你就准备种种果树,养养鸡,没有别的想法?”看着灯光下的黄豆,赵大山觉得今晚的她格外的迷人。
“有。”黄豆认真说道:“我想把麦子和稻谷的产量再提高试试。这么多年,我一直执着于挣钱,反而忽略了根本。只有多出粮食,才能有更多的人吃饱。
黄港码头的扩大和开通,只能带动一小部分的人富裕。如果粮食能提高产量,那么就能解决很多人温饱。
我相信,我不是老天派来凑人数的,应该也算是有用的。如果我能让粮食高产,哪怕一亩地多一百斤,那么都算是对那些穷苦老百姓一点恭献不是。”
看着灯光下侃侃而谈的黄豆,赵大山觉得即熟悉又陌生。
一个女子,怀揣着这样的梦想,算不算很伟大?而她从来不是那种拘泥于锅灶间的女子,给她多大的地方,她就能发出多大的光芒。
“你不是已经把稻谷和麦子都提高了产量了一百多了,而不是一百。很多人都夸你活菩萨,说你救了他们的命。
黄家的稻子,麦种,那是比金子都珍贵的东西。每年有多少人想得到哪怕几斤的黄家种子,这不是你做到的吗?”
提到这个,赵大山不由由衷赞叹,黄豆先出了插秧法,使得稻谷高产。她又从外地弄得麦种和当地的一起播种,产量竟然确实提了。大概用了三年时间,现在产量基本稳定在四百多斤。
赵大山看着黄豆忍不住问道:“水稻和麦子都提高了,你还想提高什么?”
“你不知道,在我曾经的世界里,稻谷亩产都是一千五百斤以上了。麦子亩产都能达到千斤左右,五百斤真的不是我的梦想,而现在,基本是连五百都达不到。
我想的是,即使不能上千斤,每年进步一点,一年哪怕多个十斤二十斤的,只要稳定,都是进步。”
看着眼前的灯光,黄豆恍惚又回到那个世界。它没有饥荒,男女平等,人可以在天上飞,横跨海洋高山。
那是她回不去的梦,回不去没关系,她要给自己打造一方乐土,也不枉重新活一场。
看着恍惚的黄豆,赵大山不由屏住呼吸,这是黄豆第二次提起以前的世界。第一次还是她小产的时候,她为了失去的孩子伤心,他一度以为她是胡言乱语。
原来不是,真的有那么一个世界,比现在的世界更值得她向往。
那边有她的亲人吧,比现在更好吧。那么,那边有没有人等着她,有没有儿女?如果她可以回去,她会不会毫不犹豫地回去?
想到这里,赵大山不由心一紧,觉得就好像被人用手攥住心脏一样,让他疼得喘不过气来。
“豆豆。不管以前有多好,忘记好吗?你现在有我,你想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我保证,一定听你的,我们去把稻谷,小麦,苞米,豆子都试试。”
黄豆只觉得自己被拥入一个宽大的怀抱,他紧紧地抱着她,怕失去她一样,抱的紧紧的,不敢松手。
“你是不是傻。”黄豆笑着想挣脱开他的怀抱,可惜没能如愿。索性依偎进去,轻声问道:“你是不是害怕呀。”
“嗯。”赵大山把下巴抵在黄豆的头顶,看向窗外的月色映在窗棂上:“我害怕,怕你一天突然厌倦了,离开这里,回到你那个世界去。”
“回不去了。”黄豆想想,深深叹息一声:“如果能回去就好了。”感觉到自己腰间的双臂忽然收紧,连忙继续说道:“如果能回去,我一定带你回去看看。那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有你想象不到的东西和神奇。”
“我不想去,不想知道,就觉得现在已经很好了。有你,娘身体好,大川娶妻生子,小雨嫁人,过的也好。这些是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那时候,爹刚死,我觉得活着都很难。为了不被饿死冻死,我和娘拼命劳作,拼命挣钱。可是,我们还是饿还是冷,还是没房子住。
现在,好像什么都不用努力就很自然的就到了手里。有时候,我都感觉是不是活的不真实,忍不住要去掐一把自己的大腿,感觉疼了,心才能安定下来,原来这是真的。”
赵大山紧紧抱着黄豆,在心里感激,因为遇见你才会有这么多美好而幸福的日子。
黄豆听得又心疼又好笑,真是个傻子:“大山,我们还会更好,你相信吗?”
“相信,你陪着我,我们一定会更好。”
赵大山信誓旦旦,这是真的,他相信,未来有黄豆陪着会更好。
第184章 半篮小樱桃
进入五月,阳光愈发温暖,到处都是浓郁的绿,空气中都带着清爽清凉的气息。
黄豆带着航哥儿在后山喂小羊,这是航哥儿最喜欢的事情之一。
他喜欢看小羊伸出舌头,从他小手中把青草卷走,真是又激动又害怕。
第一次看黄豆喂的时候,差点吓哭了。拼命拉着黄豆的手,怕她被小羊咬了手。
慢慢的,他也敢伸手抓着草,隔着栏杆喂小羊了。
“三妈,小羊吃饱了吗?”
一旁的黄豆,正把割来的青草往木栏里的石槽放。
“还没有,你再喂它多一点,它吃的多,才能长得快。”
听到黄豆说还没有,航哥儿,兴致勃勃地又抓了一把草,从木制栏杆的空隙出递了进去。
这是庄园的后山坡,砌了羊圈,用围栏圈了起来。
羊圈的对面是个用竹子圈起来的,大棚一样的一个长棚子,上面盖着稻草,这是养鸡的地方。
今年,黄豆他们养了两百多只鸡,二十头羊,三头大牛,两头小牛仔。
航哥儿最喜欢的事情之二是每天来捡鸡蛋,在草棚里,一窝一窝鸡蛋。拎个小竹篮,很快就捡满一篮子。
有时候,个别的鸡不听话,也会在别的地方生蛋。黄豆会和航哥儿满山遍野去找,找到了就记住位置,下次来一定还有。
航哥儿的篮子是赵大山特意为他编织的,口小肚子大,是个把鸡蛋放进去,就不会摔出来的篮子。
很适合航哥儿的身高年龄,一次能装五六个,装满了送到一边的大竹篮里。
一趟一趟,航哥儿乐此不彼,他喜欢帮着三伯三妈做事,他这么能干三伯三妈一定喜欢他,就不会送他回奶奶家。
山脚下的河里,还有一群鸭子,中间夹杂着几只白色的身影,那是大白鹅。
鸭子每天生得蛋,航哥儿从来不去捡,他怕大白鹅。
第一次跟着黄豆进去,紧紧抱着黄豆的大腿,一步一挪。后来,黄豆进去就不带他了,怕他害怕给他放在竹篱笆外面。
放在竹篱笆外面也不行,他站在外面过一分钟就要喊几次“三妈,你好了没?”
黄豆如果答,好了,他就欢天喜地。如果答没好,他过不了一分钟又会问。
进去捡鸭蛋,哪有那么快就捡好的。他一个人在外面黄豆也不放心。
如果,他超过一分钟不喊黄豆,黄豆也会叫他:“航哥儿,你在干嘛?”
后来,捡鸭蛋的事情,赵大山就不让他们俩去了。觉得他们这俩个太麻烦了,捡个鸭蛋半个时辰,俩个人一问一答要进行一个时辰。
赵大山今天去了东央郡,说要看看有没有新的农具,他要把后山还没有开发的地方都开发出来。
黄豆带着航哥儿喂完小羊,起身准备走的时候,突然眼前一黑,一阵眩晕。如果不是她眼疾手快一把扶住栏杆,肯定要摔了一个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