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丽质(28)

“发生什么了?”杨玄问。

“对岸的人……攻过来了。”那将领声音抖了一抖。

今天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太出乎他的意料了,连他都觉得他们时运不齐,更别说主公心里会怎么想了。

“什么?”杨玄大怒。“这次我军渡河不利,只不过是不熟地形又加之天公不作美罢了。他们不会以为自己能有主动出击,正面迎战的实力吧。”

河阳城中守军才一万多,加上李丽质带来的一千余人,看上去也远远不是杨玄五万大军的对手。

顾他才有此一说。

杨玄今日显然是被刺激够了,他不顾自己尚未完全恢复的身子,掀开被子就径直下了床。

然后拿下墙上悬挂的宝剑,“唰”的一声,利剑出鞘。

他握着手中闪着寒光,锋锐无比的剑,对周围人喝到:“准备迎敌!”

————

此时,已至午时,河面上的白雾在阳光的蒸腾下慢慢地变薄乃至散去。

此时,河面上行船不再有视野上的阻碍。

于是,李丽质那边有驶过来的船,杨玄这边也开动了战船,意欲将其阻拦在河面上。

因为之前,杨玄的谋士是这么劝他的:“经历上午一役,可以看出这位殿下,乃是极通兵事之人。若让其成功济河,则胜负难决,主公,您务必要将其阻于符水之上。”

杨玄那时刚想反驳说,以她那点人数不足为惧,但随即立马想到了自己上午的千军万马同样被她打得溃不成军,以致于自己的处境由主动变为了被动。

便收回来了自己已经到了嘴边的质疑,心想,确实得小心,这女人乃是一个老谋深算之人。

他这次难得亲自率军出战,就是为了报早间之仇。

这时,他的第一批战船已然出发,他正指挥着人马将武器运到第二批船上,一切看起来都顺遂无比。

他却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

李丽质为何真的敢在河面上与他对峙,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后备兵力不足。

“你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杨玄问身边的卫兵。

“踢踢踏踏的,还似乎由远及近地朝我们这个方向来了。”

“似乎是……马蹄声?”杨玄一边凝神听着,一边猜测到。

“不好!”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面色大变,对那两个卫兵说。

“你们马上去通知方将军,让他派遣兵马守好营地周围,若有外来者闯入,可以不经过我批准自行决定出兵。”

接着他掏出来怀中的一块令牌,将其交给了卫兵:“此乃信物,务必拿好,尽快交给方将军,尽快!”

他重重地强调,让那两个士兵浑身一激灵,连忙领命就跑了。

而他却在原地望着符水,呆愣了半天。

直到他听到一阵翻腾的马蹄声。

他回过头,朝营地的方向看去,过了一会儿,只听那边又多了些别的声音。

兵戈相交声,喊杀声,惨叫声。

绵绵不绝。

片刻后,营帐那头闪了一下火光,飘过一阵黑烟。

————

这边河阳城的儿郎们正在与杨玄的部下激战。

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惊喜地发现,杨玄那边的船只和士兵不再增多了。

专门为渡河而制的战船,早已在上午就损失殆尽。此时杨玄那侧的“战船”,其实就是一些稍大一些的民船。

装备没有河阳这边精良,人数又不再占优,再加上经过上午一战,对方明显士气不如河阳驻军。李丽质方的士兵一鼓作气,发起迅猛进攻,引得杨玄的军队在符水上节节败退。

半个时辰过去了,对方显现彻底的无可挽回的颓势。再也维持不了战线,被逼到了符水岸。

杨玄的士兵们眼见那侧的敌人来势汹汹,一见到了岸,急忙跳下船欲逃回营帐。

脚踏上地面,还没走上几步,他们便又被阻拦住了。

只见岸边突然来了一队军队,他们军威俨然,仪表堂肃,将他们这群刚刚从船上逃下来的人团团围住。

被包围了的人傻了眼,为何在自家的地盘上,竟然遭到如此待遇。

他们早就注意到这队人穿着与他们阵营的人都截然不同的军服,却又和河阳那伙人的衣服制式也不太相同。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军营又是如何被外人进入的,他们越想越心惊。

倒是有眼尖又见识多的人注意到这些人肩侧有一些徽饰,徽饰十分复杂,仔细分辨,可以看到由一只朱雀的图案和其他部分缠绕组成。

朱雀,是大梁皇室的图腾。

所来之人,怕是东梁的朝廷军了。

————

“主公,情势不妙,还望您尽快撤离,属下为您保驾护航。”杨玄的手下此时正一脸忧色地劝着杨玄。

“朝廷的兵马就快接近了。”外面越来越大的喧闹声似乎证实了这句话。

“我们不是还有四万兵马么,这次对方只有两万,何至于退。那跟落荒而逃又有什么区别。”杨玄呵斥道他。

“可主公,河阳那边就快打过来了,他们也有一万人,主公您要是不保存实力,将来还怎么去边疆对阵八万北军。怕是和突厥合作,也讨不到什么好处。”一旁的人补充道。

豆大的汗珠从杨玄额头上滚落。他几番考量,在旁边的人不断地催促下,终于被说服了,只得无力又愤慨地大喊一声:“撤!”

作者有话要说:

周六要考级英语,过几天又要期末,各种论文加考试层出不穷。最近担心没时间码字了,便在今天一次性发了六章,让你们看个过瘾,嘻嘻。(前面章节已替换,请注意查收哦~)

第28章 魏国回信,杨玄改道

杨玄骑着马,带领着自己的部下往与符水逆流的方向行进着。他们行军速度极快,而杨玄不知是因为这较快的速度还是心中愤懑,正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他在一个山坡处勒马,稍作停歇,环顾四周,心中一股无名火气再次升起,至今他都没完全接受现实:他是怎么从胜券在握的场面落到如此境地的。

于是他语气很烦躁地对他后面紧跟着的几位将领说:“卿等今日有何想法,不妨直言!”

嘴上说着不妨直言,语气确实十分不妙,将领们面面相觑半天,才有一个人犹疑地说道:“大梁援军益至,我军已连续两次失利,在此地久留显然不是好事。”

说到一半,杨玄朝他投来不善的目光,斥道:“这我自然知道,还用你来多言,速说重点!”

那人抖了一抖后才继续道:“我军不如直入关中,夺得永丰仓,开库以救济粮草的贫乏,据有府库之重地,修养声息,来日则可面四方而争天下,主公,属下斗胆一言还望您智辨。”

杨玄听后,捻须思考,旁边的一个将领也趁势道:“我也支持他的想法,若是此计可成,则奠霸王之业根基,后劲无穷啊。”

于是杨玄便道:“好,那我们就依方才之计,先往关内前进,若有不测,再临时改变策略也来得及。”

于是一队兵马重新开动,片刻后,军队的旗帜消失在山坡上。

————————————————

而不远处的符水,李丽质此时已经站到了河阳对岸的土地上。

她正与顾行云会面,两人经过这场胜利,无一不是面上带着明显的喜悦。

“顾将军,此次大胜,多仰仗你及时率军到来。”她的话语中满是止不住、溢出来的欢快,眉目间亦是少见的温柔如水。

周围的士兵还在左右忙碌,扎营,打扫战场,押送俘虏。顾行云亦是一身铠甲,宝剑插腰。

他一边谦虚地回答:“臣以为,殿下的战术才是让杨玄猝不及防,相反,臣这个作用换做是谁都可以发挥。”

一边和李丽质说:“现在外面杂乱,殿下,不如我们进帐细说?”

李丽质从善如流,和他一起进了临时搭起来的议事帐。

他们先是简要讨论了一下最新获得的相关情报,以及接下来要采取的策略,随后,李丽质从袖口处抽出来一张信笺,摆在了顾行云面前。

信笺的封面写着从上到下一行字:大梁长公主亲启。笔力雄浑,有气钧山河之势。

大梁长公主亲启?看来来信之人应当不是本朝人士,而那信笺的质地又显然昭示着主人不同寻常的身份,对此,顾行云只是挑了挑眉,并未马上发出疑惑。

上一篇:殿下明鉴 下一篇:家里醋缸又翻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