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北(9)
“清岳,你是不是用了汲川娘上次送给我们的猪肉?”
这次轮到他不明所以了。
“我不是跟你说了吗,坏了就不要了。他们非要送,吃不完又不是我们的错。”她跪在椅子上,凑到他面前叮嘱道。
清岳一愣,笑了起来。
“他母亲上次送的早就坏了,我已经扔了。”
暮北将信将疑。
“我已经请人家以后不要再送了,免得浪费。”他接着道。
实际上暮北大抵是知道清岳问她的时候为什么那么紧张的,但她真的不在乎。她在长安城游荡的那一个月里明白了饥饿的滋味,她无法忘记身体里那种无法填补的、让人发疯的空洞感,她已经明白了衣食无忧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她在屋里闻到清岳在院子里烤的肉发出浓郁的香味,她本能地跟随着那香味跑出去,听到油滴在火里滋滋地响,那段夜里靠着数天上的星星才能暂时忘记饥饿入睡的记忆顿时苏醒了。清岳问她的时候,她觉得他根本不必那么在意,她自己都不在意。
更何况,只要是清岳做的,无论什么,她都能吃下。
清岳的在山下的学堂办得越来越有模有样。一开始还有些父母对这个年轻人来到这么穷乡僻壤的地方教书心存疑虑,但看到村里越来越多的孩子都成了清岳的学生,出于好奇便把自己的孩子也送了过来。这其中的原因最重要的当然是清岳尽心尽力。那些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渐渐认了些字,有的还能背一两首诗,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感叹祖坟上终于要冒青烟了,不约而同到学堂里找到清岳,千恩万谢恨不得跪下给他磕头才好。
另一个原因则是汲川娘不遗余力地替清岳进行了广泛宣传。她逢人便说,多亏了先生,她儿子将来就要到京城做大官了。再老实本分的父母,在听了她不厌其烦的重复之后,也不禁心生妒忌,不仅让自己的孩子去上课,还每日煞有介事地问起孩子的功课来。
然而那些小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望子成龙的父母对他们怀有这样那样的期望。他们愿意每日去学堂里挨一早上,只不过因为村里的两大红人,暮北和汲川,都待在学堂里。暮北从来不和他们一起听课。上课的时候她就坐在教室外面看书,如果有谁捣乱,她就在教室门口狠狠瞪着那个人。眼看自己受到了这个新来的女头目的特别关注,那人立刻就不敢造次了。
清岳上课的时候有一次问自己的学生,为什么他们那么怕暮北,这些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回答,最后那个年龄最小的孩子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说,有人告诉他们暮北可以在三招之内打败他们中的任何人,不想被她揍得鼻青脸肿的话,最好都小心点。
清岳强忍住笑,问到底是谁这么告诉他们的。那个孩子说,是他们的前任头子说的。清岳正在想“前任头子”指的是谁,只见那些孩子都回过头,去看坐在最后一排的汲川。汲川十分尴尬,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一边嘿嘿地笑。这时不知道谁低声说了句”老大来了”,孩子们纷纷回过身坐得笔直,眼神却不约而同往教室门口瞟。清岳转身,果然看到暮北从门外探了个头,不过她没看清岳,而是皱眉看着汲川。汲川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求救似的看向清岳,清岳便对暮北道:“暮北,你去练剑吧。”
她对清岳点了点头,起身走了。汲川松了口气。
下了课之后,其他孩子叽叽喳喳地回家了,只有汲川留在最后一排一直不走。清岳看出这孩子有话想对他说,于是假装整理笔墨,等汲川自己过来找他。汲川等到教室里只剩他和清岳两个人了,才慢吞吞地挪到前面来,苦着脸对清岳哭诉道:“先生,你救救我,我今天肯定要被暮北收拾了。”
清岳心道一声果然,脸上却是一片平静,“汲川,你自己做的事,为师帮不了你。”
汲川快哭了,“先生你就别装了。你帮我跟暮北说说情,就说我是好心维护她的权威,都是为她着想,差不多就这样的话,她只听你的。”
清岳勉为其难地答应了。汲川又立刻笑逐颜开。
“但是你还是要自己去和暮北道歉。”清岳补充道。
汲川本来以为逃过一劫,正在窃喜,听到这话,又拉长了脸。
暮北一直站在院门口等清岳。汲川躲在教室里不敢出来,硬要清岳带暮北先走,于是清岳交代他把门关好,就先出去叫暮北。
暮北见清岳出来,赶紧跑到他身边。
“师父,你别听汲川那个大笨蛋的。除了之前那一次,我可再没有和他们打过架。”
清岳向她伸出手,她赶紧牵住。
“我知道。不过暮北,汲川他没什么坏心眼。我让他自己来跟你道歉,到时候你就原谅他吧。”清岳按约定嘱咐道。
“我本来就没打算把他怎么样。”暮北不满地道。她在他面前始终是一个孩子。
“还有暮北,你怎么叫他笨蛋?汲川虽然念书不行,但人并不笨,你这么叫他有失偏颇了。”
“那我以后不叫了。”
“就算他真的很笨,你也不能这么叫人家。”
“好好好。知道了。”暮北看了看四周,路上只有他们两个人,那些小孩子早就跑远了,而汲川那个胆小鬼估计还在教室里不敢出来。
“清岳,你越来越啰嗦了。变得婆婆妈妈的。”她踮起脚凑到清岳面前道。
清岳哭笑不得,“那还不是让那些小崽子给磨的。一个比一个能胡闹,一时看不住就要上房揭瓦,不说不行。”
暮北歪着头,“太啰嗦了,就跟我爹以前似的。”
说完,她愣住了,低下了头。
清岳也不知道怎么接话,只是把她的手握紧了一点。她低着头沉默了很久,他有点担心。
“暮北?”
“嗯。”她仍然低着头。
他叹了口气,“你前两天不是说想吃红烧肉吗?今天给你做。”
她抬起头,没有哭。他放下心来。
“你会做吗?”她道。
“敢问这位女侠,我说的话有哪一次是假的么?”
她被他的语气逗笑了。
“放心吧,我专门向汲川他娘讨教了一番,大概是没问题的。”他信誓旦旦地保证。
“肯定没问题。”
“对,肯定没问题。”
第6章 贰 2.5
贰2.5
然而那一天暮北并没有吃到清岳做的红烧肉。他们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那个上课时回答清岳问题的孩子,淮杨,以及他十七岁的姐姐,望椿。淮杨是清岳的学生里年龄最小的,刚刚满六岁,他家就挨着学堂。淮杨的爹娘一听说清岳要在自己隔壁开课教书,二话不说就来帮忙准备,淮杨也是最先来听清岳讲课的孩子之一。他爹娘虽然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对他们姐弟俩没什么麻雀飞上枝头的指望,但很崇拜读书人。他们觉得让淮杨学点东西,总归不是坏事。
淮杨远远看到了暮北,扯了扯他姐姐的裙摆。望椿抱着一筐刚从地里摘的菜,费劲儿地弯下腰。淮杨凑在她耳边小声说了些什么。
等清岳和暮北走到他们面前,望椿招呼他们道:
“先生下课了?”
“是啊。望椿姑娘这是刚干完活回来?”
望椿看了看怀里的菜筐子。
“嗯。我娘让我去摘点菜好做午饭。先生是要回山上吗?”
“对,回去给暮北做饭。”
淮杨又扯了扯望椿的群摆。
“先生如果不介意的话,来我们家吃饭吧。”她的脸红扑扑的。
“多谢姑娘好意,不过不必麻烦了。”清岳行了一礼,牵着暮北就要走。
“等等。”望椿着急了。
清岳和暮北都停下来看着她。
“不麻烦的,我娘早就想请先生来了,”望椿的脸红得更厉害了,“而且淮杨刚才也说希望小暮北能来家里玩儿。”
淮杨听到他姐姐把自己的小心思说了出来,躲到了她身后。暮北好奇地看着他。
清岳看着两个孩子笑了起来,问暮北道:“暮北,你看怎么样?”
“师父说了算。”
于是清岳和暮北这顿午饭就和淮杨母子三人坐到了一起。淮杨和望椿的爹还在田里干活,中午不回来。
吃饭的时候,暮北表现得懂事而拘谨。她端端正正地坐在桌前,安静地看着望椿和她母亲在灶台边忙活。清岳觉得暮北这副模样十分新鲜,同时忍不住在心里笑这丫头在外人面前还挺会装样子的。望椿的娘看到清岳跟在望椿身后进门的时候有点惊讶,但十分高兴。家里从没来过这么体面的客人,她激动得手足无措,甚至慌慌张张的。望椿见她母亲动作都不利索了,只好叫她母亲在旁边打下手,切菜炒菜都自己来。好在饭已经提前煮好了,几盘菜一摆上桌就能开饭,没让清岳和暮北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