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北(35)

作者:Hypnotic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天之骄子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暮北,清岳 ┃ 配角: ┃ 其它:架空 暮北,你十六岁的时候,守在九原城的沈将军会回到长安,你就会成为信陵王府的新娘。 长乐八年,长安兵变,暮北没有等来她要等的人,她等来了他。多年以后,她终于得到他的答案,他们已是彼此的归地,他却要离开了。“师父,你等等我。”她对他说。你带我出了长安,这次到我了,我会救你出来。点击展开

李牧说他也是这么想的。

”虽然那个契丹小子还没出生你就守在这儿,但人家早就不知道比你有名多少倍了。你上次当大将军的时候败得那么惨,这次可不能再丢了我魏朝老将的脸。“杜若放下手里的白子,同情地看着李牧。刚才那一招,白棋已经赢了。

李牧突然很想把杜若从城墙上掀下去。

京城的皇帝依公主的信送来了军饷。李牧派人清点了洛阳来的马车,又把洛阳来的人全都打发了回去。他按时分发了守军将士的奖赏,然后把剩下的全都用来招募新兵。李将军回到九原设重赏募兵的消息一传开,大量适龄的不适龄的百姓都蜂拥到九原城登记参军。人数太多,没有足够的盔甲和武器,李牧只好另外花钱到云中请工匠到九原来帮忙制作。这件事的结果是,很多人看到一方面九原守军重建边防抵抗突厥人南下的威胁,另一方面,为军队供应军需品和马匹能够发一笔小财,他们即使不愿意参军,也纷纷来到九原。九原地区的人口一下又多了不少,废弃已久的九原各城又重新繁荣起来。

暮北问杜若,洛阳送来了那么多钱,李牧怎么一点都没考虑给自己留一点,杜若回答说李牧估计这辈子都会守在北方,留着那么多钱根本花不出去。

“殿下,李将军虽然不见得有多出色的才能,但为国为民的心是有的。他满脑子都是怎么把北方给守稳妥了,至于京城中是哪一位坐在龙椅上,除非碍了他的边防大业,他根本不关心。”杜若半躺在新换的长椅上道。他似乎觉得先前那把椅子太破,而且只能一直坐着,很不舒服,在李牧派人到云中请来工匠之后,让人家重新帮他做了一把宽敞的躺椅。李牧一看到就忍不住指责他在公主殿下面前躺着有失礼节,但暮北并没说什么,李牧便作罢了。

暮北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杜若懒洋洋地翻着不知道他那堆书里的哪一本词集。九原来了太多人,这些人和一直跟着李牧的军队不一样,底细没办法一一摸清楚,很可能有洛阳派来的探子。李牧让暮北和杜若待在一起,又让荀骞像之前一样担任护卫,暮北到哪儿他都跟着。

“没想到这么快就招到这么多人,听说除了以前从九原南逃的流民和留在附近的百姓,还有很多家在南方的人也来了。”北方守军从信陵王离开九原之后军饷就逐渐吃紧,倒不是李牧花得多,是朝廷有意想压制守军实力,减少对京城的威胁。“有钱还真是好。”暮北仍不住感慨。

杜若闻言笑起来,“那殿下再去向皇帝要点吧,现在多存点,将来会有用。”他意味深长地道。

夏初,暮北站在城墙上看着九原城内,军营秩序井然,营地以南是百姓的民居,一直向南延伸了很远。暮北试图看得更远一点。越过黄河以南的崇山峻岭,那是她的故乡,长安,也是她的伤口。

西北望长安。

她不知道清岳在这黄沙漫漫的北方是否也像她一样向南眺望那座曾经繁华似锦的都城。他曾义无反顾地离开长安,离开她,去追寻他的自在。而她,曾爬上自己家大宅的屋顶无数次望向北方,追寻着雁门关外群星璀璨的黑夜,想象那个要娶自己的人是什么模样。

清岳,等你回来,我便要你带我来这九原,我们一起骑马穿过城门,离开雁门关,去那漠北荒凉原始的腹地。那里是你的归地,因此也是我的。那里有你的自在。

第25章 玖 9.4

玖9.4

六月,李牧变得十分紧张。再过一段时间,北方河流短暂的汛期会到来。阿史那赫蓝若想在那之前南下,那就是现在,否则他必须等到入秋河水退了之后。这一年朝廷果然没有继续征兵,但九原的守军已经增加许多,李牧甚至把一部分兵力调往云中让江榭自由支配。阿史那赫蓝知道,他再等下去,九原的防备只会继续加强。

夏天的九原城白日酷暑当头,夜间虽然有风,却也燥热难耐。暮北在躺在床上,想到过去在长安,夜里热得睡不着的时候,娘就差家里的丫鬟在房中放上凉水,自己陪在暮北旁边给她扇扇子。娘把扇子扇得那么轻柔,一阵一阵幽幽的风带着夜帐上挂着的香囊好闻的气味。那气味也是清凉的,她就在这香气中渐渐入睡。

后来到了武陵,那里的夏天潮湿闷热,但暮北和清岳的家在山上的竹林间,所以比山下寻常人家的屋子要凉快不少。暮北还是睡不着,但她忍着不在床上乱滚。家里只有一间住人的屋子,清岳用屏风把屋子隔开,夜里他和暮北分别睡在屏风两边。她怕吵醒清岳,只好一动不动地躺着,听着屏风另一边传来清岳平稳的呼吸声。

清岳。那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暮北摊开四肢,在床上躺成一个大字。虽然她并不在乎,但军营的床不能说很舒服。她听到荀骞的脚步声,他似乎有什么事离开了,也许想去用冷水洗脸。他这段时间一直寸步不离地保护她,夜里也要在她的营帐门外守着,虽然李牧说是为了公主的安全,她还是感到十分抱歉。

她闭上眼,帐中闷热难耐,火烤一样的空气莫名让人焦灼。既然荀骞不在,索性到外面转转,赶快回来就是了。这么想着,她起身把头发高高束起,来到账外。

夜晚的九原上空,绛河清浅,明月高悬,群星闪耀。

她想离那些星月近一些,于是她悄无声息地穿过大营,来到城墙上。

李牧正站在城墙上聚精会神地望着北方,旁边的杜若一袭白衣在夜风中随风飘飞,他看到暮北,并没有因为她擅自离开营帐而生气,只是轻轻对她笑。

“殿下,他们来了。”

暮北的动作停了一瞬。她先是走着,后来加快脚步跑了过去在杜若身边停下,望向雁门关外。

一个身影快马加鞭向南而来,在月光里疾驰成一道模糊不清的阴影。等他进城,整个九原都会知道阿史那赫蓝带着他的鹰师再次南下的消息。

“杜先生。“

杜若看着暮北,她的眼里有转瞬即逝的慌乱。

他只是笑,“殿下,你知道我们准备好了。”他的语气平静如常。

正元七年六月末,十万突厥骑兵在九原守军的斥候赶回城中的几个时辰之后就来到雁门关之外。洛阳朝中的大臣纷纷上疏,公主现在和李将军同在九原城,请皇帝调兵前往增援护卫。皇帝没有理会。

李牧从突厥抵达的那天夜里开始一直带兵在城墙上防守,已经在那里待了三天三夜。他让荀骞紧紧看住公主,不要让她冒险上城墙。暮北虽然很想去,但又不便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再和李牧争执,只好和杜若在营中等前线的战报。杜若还是和往常一样从容,躺在那把宽敞的椅子里悠闲地看他的书。他见暮北坐立不安,放下书道:

“殿下,我们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事,剩下的,犹待天命而已。”

暮北却摇头,“杜先生,我们只能赢,不能输。若是输了,百姓将对我们丧失信心,九原从此再无法守住。”

杜若坐起来,“殿下,你担心我们会输?”

暮北迟疑了一会儿,“像现在这样,赢不赢得了还很难说。”

“你不相信李牧?”

“我相信李将军。但阿史那赫蓝是下了决心要打败我们,不然不会筹划这么久。”

杜若点点头,她看起来有什么想法。“殿下想怎么办?“

”出城迎战。”暮北毫不犹豫地道。

杜若等着她解释。

“阿史那赫蓝一来就知道是李将军在守城了。他和李将军打过不少交道,知道李将军的打法是守城不出,靠消耗取胜。他绝对想不到我们会突然出城。“

“出其不意。”杜若点点头,“带多少人?”

“一万。”

“殿下,这一万人有去无回。”

暮北靠着椅背坐得笔直,“用一万人,换整个九原城。”她艰难地顿了顿,“一定会有伤亡,但有少数人可以活下来。”

杜若突然意识到,她想的不是他以为的那么简单。

“殿下是有妙计么?”

暮北看着他,“妙计谈不上,但值得一试。八千人从正面出城迎战,但不要离开城门太远。剩下两千人从南城门出,绕开雁门关和突厥大军,去阿史那赫蓝扎营的地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