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繁华录(53)

作者:篆文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恩怨情仇 天之骄子 情有独钟 虐恋情深 关键字:主角:杨慕,李妙瑛,谢又陵 ┃ 配角:杨潜,曹拂,绿衣,皇帝一干人等 她总记得,那年初见,金水河上的玉带桥白璧无瑕,他精致的眉目缱绻在淡金色的烟波里,一眼之后,便是花枝春满,天心月圆。欢尽夜,哀情苦,昔日温雅如诗的少年郎,父死家败,夺爵罢官,鲜衣怒马不再,金风玉露成霜。她变成他余生仅存的一道清光,他放弃梦想,放弃尊严,惟愿成全那一句誓言,和今生今世彼此团圆的天地。本文架空明,明以前的真实人物都存在,文中有提到,有一小部分官场、风俗等等源自清。文案无能,点击展开

福奎眼睛一转,火上添油的问道,“您不是说,这事十拿九稳么,又是少年夫妻,又是举手之劳的,怎么偏生就不成呢!”

张嬷嬷听见这话,冷冷一哼,道,“看来人家不在乎咱们公主啊,既如此,往后也就甭让他见了。”

“您这是想着什么主意了?”福奎带着幸灾乐祸的笑容道,“接下来,您可是要整治一下都尉不成?”

张嬷嬷挺了挺腰身,眯着双目道,“我好歹是公主的教养嬷嬷,娘娘当日亲自选的人,若叫他一个后生这般欺辱了去,我岂不是白在宫里熬了这些年!”她顿了一顿,示意福奎附耳过来,悄声道,“你拿着我的牌子,进宫去一趟,只跟娘娘说,公主近日心情不好,许是和都尉生了嫌隙,让娘娘下旨召公主回去一趟,也好散心解闷。快些去,此事务必给我办妥当了。”

福奎忙答应着,拿了腰牌一溜烟的去了,剩下张嬷嬷站在太阳地里,晒着那迟迟春日里的温煦阳光,脸上的神气却如同腊月里的冰霜,看了直叫人心生寒意。

次日晌午,杨慕从内务府出来,在长街上碰见才下职的杨崇,兄弟二人也有些日子未见了,杨崇自是欣喜,道,“今儿可算有闲,我正巧新得了一套落花流水曲谱,是教坊司一个颇有灵气的乐伎按着后主词谱的一套新曲子,内中主调皆是笛子,正是你所长。”

杨慕笑着赞道,“好个清雅的乐伎,听着已是有趣的很。”

两个人一头说,便一道回了涵虚阁。杨慕净了手,在软榻前的紫檀嵌琉璃屏风下挂了一对鎏金缠枝香球,又在里面添了些冰麝,不一会功夫,满室便萦绕起一阵辛温的甜香。

“果然是要唱后主的词,你便应景的燃了这么绮靡的浓香。”杨崇在幽幽霏雾里,眯起了双目,“你试着吹一番,看看那曲子谱的如何。”

杨慕取下腰间碧玉笛,展开曲谱,凝神演绎,只听那笛声疏疏淡淡,先时似夏夜池塘中低落点点细雨,一个转音之后,渐渐变得幽怨缠绵,令人生出几许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伤感,那曲调时而婉转,时而清丽,最后落在高音处又急转直下,悠远苍凉之意尽现,倒真应了那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杨崇望着堂弟一领白衫,风姿秀美,嘴角衔笑,活脱脱是个玉人的模样,不由得拍手赞道,“这曲子本令人唏嘘,可融进你的翩翩风度,自信坦然,倒让人忘了后主离别时的仓惶,只觉得世情薄似秋云,人生一场大梦,有不如归去的隐逸洒脱。”

杨慕微微一笑道,“是我阅历不够,未曾经过那般离恨,所以吹奏不出原曲真意,倒辜负了作者一番心思。”

话音刚落,只听外头几声突兀干涩的击掌声,张嬷嬷扬声道,“都尉好一番情致。”

杨慕见她来了,不由蹙了眉,却也转身迎了出去,含笑道,“嬷嬷今儿怎么有空,快请屋里坐。”

张嬷嬷摆了摆手,脸色一沉道,“老身不是来听曲儿的,却是来传公主旨,有几句话要问都尉。”

杨慕怔了怔,道,“是,嬷嬷请说,杨慕听着。”

张嬷嬷眼风一扫,已瞥见屋内的杨崇,不过她无意理会旁人。皆因早起妙瑛已接了嘉妃传召,午后就要动身回宫,她趁着妙瑛打点东西的功夫,打听着杨慕正在府内和堂兄做乐戏,觉得正是个好时机,可以先给这个不识相的都尉一个下马威,便带着福奎摇摇摆摆的来了涵虚阁。

她端好了架子,却见杨慕依然站着,当即脸色一寒,道,“公主听闻都尉白日里在房中和堂兄戏闹,不务正业,做些伶人勾当,已是恼怒,这会子派我过来,正是要讯问都尉的,请都尉跪下聆训。”

这几句生硬的话一出口,连屋内的杨崇都已无法安坐,讪讪的出来站在廊下,垂手静立,他心内忐忑,却不知这公主存了什么意思,这般给杨慕没脸,可他也知道,真要触怒公主,杨慕也唯有跪地请罪的份。

杨慕心里一阵羞惭,也猜度不出这真是妙瑛本意,还是张嬷嬷借机报复,可此刻也不便贸然质问,咬了咬牙,一提衣襟,便跪在了地上。

杨崇见他跪倒,已十分尴尬,无奈之下也准备随着他跪下,却见杨慕微微回首,伸臂挡在了自己前头,随后仰首问那张嬷嬷道,“公主既是训斥我,便与旁人无关,请嬷嬷传公主话,臣恭聆殿下训诫。”

张嬷嬷一扫杨崇不知所措的面容,心中得意,却也无谓为难不相干之人,当即清了清嗓子,将适才路上刚刚想好的话用肃穆的语气道出,“尔年已逾冠,得皇父厚德,毫无报称,今不思正业,尚作伶人之戏,吾代为尔忧,如此不肖,他日恐身家不保,吾必遭尔累矣。”她这一番话,也是在宫中多年,听多了皇帝训斥妃嫔,皇子,臣下的口谕,才渐渐学会的,倒是颇能唬得住人。

这几句话令杨慕听得遍体生寒,心中一片惨淡,不曾想过妙瑛竟是这样看待自己,待要去亲口对她解释,却又听到张嬷嬷干涩的声音在头顶响起,“都尉合该好生反省,公主如今已是动了气,叫人收拾了东西,就要起驾回宫去了。我们自是拦不住,也只好等公主气消了,再行劝解罢。”

杨慕心下一沉,原来自己连辩白的机会都没有了,他慌忙垂首,黯然道,“臣惭愧,当静思己过,改过自新,待公主回銮之时,臣再行请罪。”

张嬷嬷将他脸上的失魂伤情尽收眼底,心里十分痛快,只觉得那羞辱之仇总算报了一小半,便也满意的颌首道,“都尉知道怎么做,老身就不啰嗦了。老身还要回去复命,这就告辞了。”

她扶着福奎的手一摇三晃的去了,出得涵虚阁,福奎却是擦了擦鬓角的汗,小声问道,“嬷嬷,您这是……矫公主钧旨啊,这要是日后都尉和公主两厢里一对,露了馅可怎么办?”

张嬷嬷气定神闲的一笑道,“你个小猴崽子都能想到的事,我还能心里没数?眼下咱们做都做了,须得叫他知道咱们的厉害!我一个人不够,咱们就搬出更大的佛爷来镇吓他,别忘了,宫里可还有娘娘呢,那位主儿最是个耳根子软的,你就擎等着看我怎么告他的状罢。”

福奎这才舒了一口气,又连忙扶好了张嬷嬷,嘴里不停的奉承了好几句,听得那老嬷嬷愈发的得意起来。

杨崇待那二人走远了,忙去拉犹自跪着的杨慕,一拉之下,只觉得他手臂冰凉,身子还在微微颤抖,不禁叹道,“你可千万别动气,这样的媳妇真是够人受的,从前我还跟着人羡慕你娶了最得圣宠的公主,如今看来,这皇家的女婿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杨慕涩然无语,只低头勉强笑笑,他想起妙瑛曾问过他关于入仕的想法,原来她真的希望自己能在仕途经济上有所作为,原来自己并未真正懂得她的意思。

在一片绿柳成荫,落絮飞花的三春盛景里,杨慕本来清澈明净的心却陡然变得茫然无措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据《啸亭续录》记载:"某冬日清晨,天降大雪,丰绅殷德偶发童趣,情不自禁"偶弄奋 作拔雪戏。"和孝公主看到很生气,责备他"汝年已逾冠,尚作痴童戏耶?"丰绅殷德忙跪地认错,公主遂原谅他道,汝勿作童戏,与吾共读诗书!

感慨一下,倒插门女婿的生活真是不易~

第38章 逆风独自寒

妙瑛回到翊坤宫偏殿,换了家常的衣裙,四下里望去,只觉得所有的景物都和从前一般无二,一瞬间仿佛时光倒流,令人生出无限亲切适意之感。收拾停当,青莲便过来请她,言道嘉妃已备好了点心茶食等她前去叙话。

正殿宝座前的高几上,摆着一碗酥酪,另放着一个描金缠枝莲纹攒盒,里头搁着糯米圆子、旋炒栗子、盐渍橄榄、段金桔、蜜汁龙眼等物,都是平日里妙瑛喜欢的点心果子,嘉妃笑着招手道,“小瑛可回来了,母妃甚是思念你。”

妙瑛蹲身道了万福,在下首处坐了,不由得也笑道,“我还不是也想母妃,若不是您下旨召我回来,碍着规矩我还得递牌子进来,怪麻烦的。”

嘉妃一边招呼她用点心,一边笑着问道,“这回进来,多住些时日再走罢,咱们娘儿们也好说会子话。”

妙瑛含着一颗橄榄,腾不出口来答话,便笑着点了点头,难得母亲这般想着她,她心里一阵暖洋洋的,只是仍没忘记她和杨慕曾约定,每逢十五之日必是要见面的,这个月怕是要错过了,她在心里提醒自己,回头须让谢又陵去杨府告诉杨慕一声。

上一篇:鹤禁遗事 下一篇:上唐+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