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凶猛+番外(47)

作者:黑香菱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三年前,提到夫人清浅。袁彬咬牙切齿:“蛇蝎女子,一肚子坏水,尖牙俐齿,多看一眼我都烦心。”三年后,提到夫人清浅。袁彬心满意足傻笑:“我夫人貌美又心善,聪明又伶俐,还会推理端案,真是天赐的珍宝。”众人议论:“到底指挥史夫人是怎样的女子?” 议论结果:“指挥史在外英勇睿智,果决善谋,在内却被夫人辖制得服服帖帖,想必……夫人凶猛。”点击展开

“谁让他冷嘲热讽的。”清浅负气将头扭到一旁道,“青鸢去厨房准备几个酒菜,粉黛去打热水过来,人家无礼咱们不能无礼。”

这便算是和解了,青鸢等笑着应了出去各自准备。

崇山充满期待问道:“闻姑娘可有什么发现?”

清浅抿了抿嘴道:“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燕夫人的内室我进去了,虽然什么都没有发现,但是我被燕夫人抓到的时候,我明显感到夫人是紧张多过气愤的,而且赵嬷嬷的眼神落在拔步床上。”

崇山问了一句:“床上有什么?”

清浅摇头道:“什么也没有!”

袁彬敲打着桌面道:“嗯,还有呢?”

“凌大人有复苏迹象,小手指已能动弹。”清浅蘸了茶水写了一个字道,“凌大人醒后在二少爷手上写了一个二字,一个人字。”

袁彬叹了一口气,拍了怕崇山的肩膀道:“应当不是天字,而是夫人的夫字。”

崇山心事重重的点了点头。

话已至此,袁彬和清浅怀疑的是谁,崇山心知肚明,只不过他不敢面对罢了。

青鸢端着酒菜进来笑道:“姑娘,两位大人,酒菜已好了。”

粉黛递了热帕子给三人净手。

三人边吃边聊,清浅问起营州的消息,崇山叹气道:“我差人去了营州,谁料大姨母两年前早被商户休了,大姨母当时回了外祖家,如今外祖过世了,暂不知大姨母流落何方。”

清浅吃惊道:“那商户为何休妻?”

“听闻是姨母妒忌,容不下姨父的小妾。”崇山仰头喝了一杯酒,“初始姨父还罢了,毕竟嫡庶有别。可后来姨母对有孕的小妾下手,姨父便生了休妻的心思。”

青鸢替崇山倒上一杯酒。

清浅发现袁彬的杯子是满的,滴酒未沾,此人冷静沉着,从不为酒色所迷,自律得可怕。

清浅问道:“令姨父府上一个旧日的奴婢都不曾留下?”

“小门小户娶嫁,陪嫁丫鬟奴仆不过三五人,听闻全被姨母带走。”崇山庆幸道,“旧仆虽然没有找到,但找到了从前的邻舍华叔,如今我已命人抬轿接华叔进京。”

“邻舍?”清浅带了一分疑虑道:“我们府上和邻府几乎没有往来,不知营州风俗如何?”

崇山忙笑道:“闻姑娘是大家闺秀,出入动辄有规矩约束着,可我的外祖父是游医,来往的都是市井坊间之人,邻舍关系十分和睦,有如一家。”

袁彬低低哼了一声,没瞧出这贼丫头被规矩约束。

带着几分回忆,崇山笑道:“我幼时曾去过外祖家,华叔有一手捏糖人面人的手艺,当时随手给我捏了一个面人儿,栩栩如生,我留了两年都未变形。”

能问到几分线索便是几分吧,清浅并没有抱希望,想到哪里问到哪里:“亲姨母落难,为何凌大人丝毫不知,难不成你姨母从未和妹妹燕夫人书信来往?”

崇山挠头:“或许母亲没有告诉我?”

按理说,被夫家休弃,无论怎样都会求助于当诰命的妹妹,难道两人关系不睦?

第六十七章 石破天惊

锦衣卫可以派人跟踪、盯梢朝中大臣,但若是要搜府,尤其是三品大员以上的官员府,必须有皇上的旨意,因而袁彬并不能派人闯燕夫人的内室查抄,而且毕竟袁彬只是镇守使,与锦衣卫指挥史卢达是死对头,卢达也暗中派了眼线盯着袁彬,两相制衡,故而袁彬行事也不敢太越矩。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两日后,华叔进京了。

听到瘌痢头送来的消息后,清浅与花荣调了休沐日子,即刻回府。

春成依旧在僻静处接了清浅,清浅照常淡然上车,车马粼粼启动。

谁也不曾料到,丫鬟芝兰从侧门暗处闪了出来,瞧着清浅离去的方向蹙眉沉思。

清浅回到府里,袁彬、崇山带着一个花白老头坐着等待,老实忠厚,略带紧张,清浅明白这便是华叔了。

两厢见过礼,清浅担心老人家受惊,特特嘱咐瑞珠上了茶水点心,笑道:“听闻华叔从前是做糖人面人的,华叔能为我捏一个面人吗?”

华叔有些拘谨,但一听说捏面人便放松笑道:“不是小的夸口,只要普通白面,小的就能捏出来。”

清浅招手让粉黛去厨房取些白面蜂蜜,再弄些青菜汁、萝卜汁来调色。

袁彬露出赞同的神色,贼丫头主意多,还挺懂得人情世故。

寒暄了几句后,华叔完全没了刚才的拘束,拿着粉黛送来的面边捏边回答清浅的问话。

清浅笑问道:“华叔和燕府做了多少年邻居?”

“足足三十六年!”华叔手中不停,笑呵呵道,“老燕为人和善,为我家瞧病抓药都不收银子,我无以为报,只能给孩子们捏捏泥人,我们两家亲厚得很。”

“积善之家,必有余荫。”清浅微笑道,“华叔想必是瞧着燕府的两位姑娘长大的吧?”

思索问题似乎丝毫不能影响华叔的手艺,他笑道:“是呢,老燕自己长得土冒儿一般,谁料生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两个姑娘从小和我家姑娘一处长大的,熟悉得紧呢。”

清浅问了一句道:“听闻大姑娘两年前被休了,华叔可知此事?”

“怎么会不知道!”华叔感叹道,“两年前大姑娘哭哭啼啼回来,老燕当时已过世了,但燕老太太还在,听说大姑娘被休当夜两人吵了一回,大姑娘第二日就愤然离开,过了三个月,燕老太太郁郁而终。”

清浅问道:“女儿被休,燕老太太不安慰反倒吵了一回,华叔有听到她们吵了什么?”

华叔摇头道:“未曾听到详细。”

崇山插了一句道:“姨母自此再没有回来?”

“燕老太太死后不久,大姑娘回来打理过一回宅子,收拾了老燕的医书和从前的物件。”华叔叹息道,“念着从前的交道,我和老婆子去瞧了一回大姑娘,大姑娘满脸怨气,对我们一句话不说,好好的孩子就这么毁了。”

清浅问了一句道:“您和赵嬷嬷熟悉吗?从前或许不是赵嬷嬷,只是一个姓赵的丫鬟,高高瘦瘦的,颧骨有些高。”

“她呀!”华叔停下手眯着眼睛回忆道,“老燕家不是大户人家,里头买了两三个丫鬟伺候全家,外头有一个药童捣药,统共没几个人,姑娘说的赵丫鬟我有印象,不怎么说话的一个丫鬟,后来给了二姑娘陪嫁了。”

清浅问道:“赵嬷嬷从前为人如何?”

华叔摇摇头道:“没太多印象,似乎挺有主意的一个丫鬟,不怎么说话,干活倒是蛮利落,也能吃苦,我记得当时还帮我家老婆子搓过煤球。”

清浅失望地摇了摇头,线索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华叔的面人捏好了,递给清浅笑道:“好几年没做了,姑娘拿着玩罢。”

青鸢惊道:“哟,这手艺简直绝了,姑娘您看捏的面人儿和您简直一模一样呢。”

面人儿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连头发丝儿都清晰可见,清浅不由得笑道:“真是和我一模一样呢,华叔好手艺。”

袁彬递了面泥过去道:“崇山的姨母失踪许久,有劳华叔捏一个面人出来,今后咱们见了也可以带她回来好好安置。”

华叔连连点头道:“这位爷想得周全。”

华叔手底不停开始捏面人,瑞珠来报:“姑娘,夫人有家书送到。”

清浅接了书信笑道:“母亲说再过十余日便启程回京,或许是京郊温泉旁气候宜人,母亲的身子好了十之六七,母亲在京郊还遇到了投奔外祖府上的亲戚。”

杨夫人送了两封家书,一封给清浅,一封给闻仲豫,清浅并不用再去禀告父亲。

清浅笑着吩咐道:“姑姑记得告诉玉映,让她带着小丫鬟好好打扫院子,乘这两日天气好将被褥晒了。”

瑞珠笑着应道:“奴婢省得。”

清浅叹了一口气,母亲快回来了是喜事,可凌夫人的案子还没有头绪,若是再过十余日,自己恐怕不能再在凌府当丫鬟了。

清浅看向袁彬,他依旧是平静淡然的模样。

华叔捏好了面人笑道:“好几年没见过,应当还是这个模样。”

“华叔是否记错了,这是我母亲呢。”崇山瞧了一眼笑道:“捏得和母亲几乎一模一样呢。”

清浅凑近去瞧,果然是燕夫人的模样,连眉角的朱砂痣都一样。

上一篇:侯爷追妻手册 下一篇:农女翻身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