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凶猛+番外(392)
袁彬连连推辞:“臣万死不敢。”
皇帝执意道:“太子,你过来。”
太子不情不愿过来,低声道:“父皇。”
皇帝吩咐:“今日是你的加冕大典,你过来立誓,永不负袁家。”
太子满心不愿意,但不得不道:“黄天在上,儿臣立誓,今后永不负袁家。”
皇帝环视众臣道:“爱卿等共同为证,永葆我大明江山。”
众臣跪下:“臣等誓死效忠皇上。”
袁彬和清浅也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皇帝微笑:“朕这就放心了。”
加冕散了后,清浅和袁彬回府,两人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发愁。
清浅道:“登高跌重,今后咱们得更加小心才是,太子今日脸色都变了,百官心中虽然不说什么,但妒忌的不在少数。”
袁彬微笑道:“总算是不用担心太子登基之后报复,其他的走一步算一步吧。”
清浅道:“没什么大不了的,若是今后皇上驾崩,太子上位,咱们隐居山林便是。有当众立誓在先,难不成还能追杀咱们?”
袁彬笑道:“我如今只担心一件事。”
清浅美目一眨道:“什么?”
袁彬将清浅拉入怀中,在她的耳边轻轻道:“皇上赐咱们府上世袭锦衣佥事,世袭,总得有子嗣呀。”
清浅大窘道:“上柱国光禄大夫,小心我上折子弹劾你。”
袁彬将帷幕放下,俯身笑道:“夫人手下留情。”
帐内春光好。
太子给皇后请安后,垂头丧气去了周贵妃宫中。
周贵妃正在和孙怡然说话,见儿子到了,大喜过望道:“我儿总算是出头了,今日可还顺利?”
孙怡然盈盈下拜:“恭喜太子,恭喜贵妃娘娘。”
太子一屁股坐下道:“有什么可恭喜的,今日袁彬夫妇出尽了风头,我身为太子,还要发誓今后善待他们,重用他们,真是憋屈。”
周贵妃问了详情后,大骂道:“这对夫妻不是什么好东西,借着踩深儿上位,这么一弄,深儿在百官眼里威信何存?”
孙怡然劝道:“娘娘先别生气,只要太子稳居东宫,今后登基成了皇上,一切还不是太子说了算,眼前些许得失算什么。”
周贵妃深以为然。
周贵妃平息了怒火,缓缓道:“你如今已经是太子了,身边少不得要伺候的人,本宫瞧了,满朝文武,骠骑吴大将军有一个女儿适龄,本宫打算为你册为正妃,如何?”
太子连连摇头:“儿臣听说那女子颇为彪悍,儿臣不喜欢。”
周贵妃又道:“太史令王大人的女儿文秀,本宫为你聘了,如何?”
太子摇头道:“听说王大人迂腐,生出的女儿想必也无趣。”
周贵妃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想要什么女子为妃?”
太子的脑海之中划过王筝的影子,又划过贞儿的影子。
可这两人,是万万说不出口的。
第五百一十三章 东宫主
见太子不言不语,周贵妃的火气上来了,怒道:“你是一国的储君,畏手畏脚的,将来怎么成事?”
太子只能低头道:“一切由母妃做主。”
孙怡然明白太子的心思,笑着劝道:“太子殿下,贵妃娘娘聘的贵女都是精心选择的,能为太子增加助力,娘娘是一片苦心。”
周贵妃叹道:“怡贵人说到本宫的心里去了,若不是本宫的娘家凋零,何至于要用联姻稳固地位。”
太子低头道:“可是儿臣都不喜欢。”
见周贵妃又要发火,孙怡然左右逢源道:“娘娘,臣妾的意思是太子殿下刚加冕,不用着急册妃,不如先找几个稳重的宫女伺候着,等这阵子风头过去后,再慢慢选妃,说不定那个时候,许多大臣忙不迭将女儿送来呢。”
周贵妃摸了摸护甲,慢慢道:“也罢。”
孙怡然再次笑道:“太子殿下身边就有一个宫女叫贞儿的,年纪虽然大几岁,但是说话办事都很老道。有她跟着太子,娘娘尽可以放心。”
周贵妃想了想道:“贞儿从前是太后宫的伺候的,后来跟了深儿,太后宫里出来的人,本宫信不过。”
太子忙道:“若是贞儿信不过,儿臣身边便没有信得过的宫女了。”
听儿子维护宫女和自己顶嘴,周贵妃越发不喜欢贞儿。
孙怡然低声道:“贵妃娘娘,若是贞儿献上投名状,那便信得过了呀!”
投名状?
周贵妃扫了一眼孙怡然,孙怡然用息肌丸作为投名状,自断生育获得自己信任,这回又用到贞儿身上吗?
周贵妃道:“你且说说看,什么投名状?本宫用得着她一个小小的宫女?”
孙怡然在周贵妃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周贵妃不听还好,一听大怒道:“让贞儿设计王筝,引得王筝勾引太子,以定王筝的罪名?你这是害王筝,还是害深儿?”
太子刚登上储君的位置,若是出此大丑闻,哪怕是王筝的错,也难免今后被百官诟病。
周贵妃连连摇头。
最后,周贵妃开恩,提拔贞儿伺候太子,封了她一个美人的称号。
美人是太子身边嫔妃最低的一等,排在太子妃,侧妃,良娣,良媛等之后。
但是对于贞儿来说,能跳出宫女当上嫔妃,已经是喜出望外的事了。
贞儿对孙怡然再三感激道:“若不是贵人,臣妾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孙怡然拍了拍贞儿的手道:“好好伺候太子,说不定将来我还得靠着你出头呢。”
贞儿忙道:“贵人若有用臣妾的时候,臣妾万死不辞。”
孙怡然笑道:“你有什么为难的事情,也可以直接来找我,我能帮的便会帮你。”
俩人短暂达成联盟。
皇帝或许是大惊大喜,从加冕第二日开始,便觉得身子不适,加上天气久久无雨,竟是卧床不起。
又过了几日,清浅入宫见皇后。
皇后愁眉不展道:“皇上的病越发重了,这两天无法上朝,吩咐太子监国。”
清浅问道:“太子对娘娘可还恭敬?”
皇后道:“本宫是他的嫡母,每日晨昏定省是少不了的,只不过毕竟是周贵妃带大的孩子……”
面上的恭敬虽然在,但实际上却不过如此。
陆姑姑端上茶盏道:“听说周贵妃赐了好几个宫女给太子,宫女日日说贵妃的好处,太子和咱们娘娘更离心了。”
清浅笑道:“周贵妃赐宫女,娘娘不如直接赐正妃,约束太子。”
皇后道:“一下子哪里有合适的人选,就算有合适的人选,皇上如今病得不轻,哪有功夫管这些。”
“正因为皇上病了,才应该冲喜。”清浅笑道,“御使吴家,吏部侍郎王家都有合适的女儿,这两位大人为人也正派,他们的女儿,皇后可以瞧瞧无妨。”
皇后笑道:“你心里都有主意了,你做主便是。”
清浅微笑道:“若是娘娘同意,明日臣妹便带两位姑娘进宫。”
皇后点头同意:“皇上那头,本宫会去说的,太子明日过来请安,让他也过过眼。”
清浅含笑应了。
第二日一早,清浅带着两个姑娘来到坤宁宫。
皇后见两个姑娘,一个浓眉大眼英姿勃发,一个娟丽文秀颇有正气,都如同水灵灵的果子一般,不由得喜欢。
清浅道:“这是皇后,你们行礼吧。”
两人同时拜见道:“臣女给皇后请安。”
见两个姑娘的礼节一丝不差,皇后更是喜欢,拉着她们坐下。
清浅介绍道:“紫衫的是吴家姑娘,绿衫的是王家姑娘。”
皇后拉着两人的手,问东问西,欢喜笑道:“可惜本宫没有儿子,不然必定要留下。”
清浅笑道:“宫中的皇子都以娘娘为嫡母。太子如此,前些日子魏妃生的儿子都如此。”
魏妃生了一个儿子,方妃也快生了,还有几个有孕的嫔妃。
吴姑娘道:“以嫡为尊,本应如此。”
陆姑姑来报:“太子殿下给皇后请安。”
皇后温和笑道:“赶紧让太子进来,外头热,小心晒着。”
太子带了几个美人进来,其中便有穿金戴银的贞儿。
贞儿低声斥责几个美人:“好好跟着太子,眼睛胡乱瞧什么!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几个美人倒也不敢回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