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折花(48)
花青又欲跪下解释,便见皇上摆了摆手,李公公立即会意,叫了两个宫女:“长都路远,花青姑娘这么快赶回来,想必身上一定疲乏,下去好好歇歇。”
身后两个宫女得了令立即跟到了花青身侧,最终在两人的搀扶下离开了昭明殿。
被迫离开,花青心中的担心自是少不了。
皇上刻意将她提起,便是将薛离与祁照临放在了两难的位置上。若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他们当时确实处于无奈,才盘桓不归,几乎便可以直接定罪了。或者说,即便是没有证据,只违背皇命,带着军队不归这一点就足够他们死的了。
所以追根到底,还是要看皇上。
这一点,花青能够想明白,上位者皇上自然也能明白。
那么皇上……
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呢?
花青回想方才一进门到最后临走时皇上的所有话一激表情,尤其是在最后提及到她,点着头看着自己的目光,更觉得有些不妙。
事到如今,全看皇上的感情与判断。皇上平日里是挺看重祁照临,也是一直纵着薛离。若皇上还是跟从前一样,那么今日根本就不会这么一出,可若是皇上真的动了怒,却又为何能够纵容薛离那么多年,是如今见他终于羽翼生成了么。
花青不敢猜测,也不能揣测出皇上的想法。
即便是现在跪在殿内的人,也是不知道皇上现在是何意。
花青跟着李公公走了以后,大殿内重新陷入了安静,皇上并未说话,底下的两个人自然也不敢发话。
沉默良久后,在李公公的暗示之下,祁照临这才重新张口解释:“儿臣带了人证回来,还请父皇定夺。”
语罢重新垂下头,大殿之内安静得吓人,几乎能够听到有人汗滴落下来的声音。
皇上摆手,李公公目光似乎也轻松了不少。跟在皇上身边这么多年,皇上的性子李公公几乎可以说是最熟悉的,可即便是他,仍是在有些时候看不懂皇上。
与一般疑心重的人不同,皇上的疑心似乎没有那么重,可底下的人看着却又不敢放肆。自皇上登基以来,一向清政爱民,甚至可以说是宽厚温和。聪明人都明白,一个只知宽厚待人的皇上是治理不好一个国家的,皇上能够让大齐江山在自己手上这么多年以来稳固强大,自然是有他自己的手段的。
祁照临将人喊了上来。
只见两个士兵压着一个形容糟糕的男子上来,身上朱青色的衣服有些发灰,有几块深褐色的血迹,应该是在战场上沾染的并未清理过。男子没有什么力气,四肢软趴趴地垂下,几乎是被两个士兵提着扔到了地上。
李公公瞧见人的时候轻皱了下眉毛,倒也没有多表现什么。
倒是薛离,看见人的时候愣了一下,转头看向祁照临,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目光中的震惊,可因为在皇上面前,不敢多言。
薛离转过头去,又是一副痞笑的样子,懒懒散散的,好像方才那个跪在地上的人不是他一般。
祁照临没有他那么随意,随着他的动作还要紧张地看看皇上反应,看到皇上虽然不怎么高兴,却也没有生出多大怒火的时候,这才放心。
薛离则是根本没有看皇上,直直地对上了那男子的眼睛。
男子被薛离看得有些慌张,眼睛忽闪了两下,挣扎着扑起来跪倒在薛离面前:“将军,小的知错了!跟在将军身边三年,小的不求将军放过,只求将军让小的好死,好早点与家人去底下团聚!”
祁照临看得有些就紧张,目光紧紧盯着两人,生怕薛离一句话给皇上造成了误解,那么即使他们滞留不归的事情解释清楚了,也会给皇上心里留下疙瘩。
而那个从战场上回来,不受皇宫威严影响意气风发的男子并没有收起自己嘴角的笑意,在祁照临担心他讲错话的时候,他直接给了眼前男子一脚。
男子直接被踢倒在地,重新趴在了那里。
李公公吃了一惊,看了没有多大反应的皇上一眼,翘着兰花指便指着薛离道:“放、放肆!薛将军怎敢在皇上面前动手?”
第44章
李公公话喊出来的同时,在心底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这话喊得大声,可他有几分底气只有自己明白,说完话还小心翼翼地看一眼皇上。心中想着,在皇上面前,薛离应该不至于会做出大不敬的事情出来。虽然在李公公记忆里,这种大不敬的事情,薛离做了也不是一次两次。
当年肃知府的案子,朝中那么多大臣,无一个敢在皇上面前提及一句。可薛离却像是不要脑袋一般,硬生生地在众人面前,直指皇上的不对。
那是薛离自小叛逆的巅峰,也是他日后被余安城一种公子哥列为天不怕地不怕第一难缠的主儿的开始。
初次进入朝堂的薛离一番慷慨陈词说得皇上语塞,气头上的皇上面色涨红,只字未发。一众大臣眼观鼻鼻观心,知道这两边全不敢得罪,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那件事的最后是薛离被薛老将军赶回了家,一顿家法,他半个月都没能起床,也好几个月也不能进宫。
几个月的时间,皇上怒火稍息,这才记起薛离小小年纪,便有这么一番见识,实在不凡,众臣只是附和,薛老将军明白皇上意思,次日,薛离便去了皇后宫中请安。
肃知府的案子,在当年并不算小,更因为惊动了皇上,所以谁都不敢多言,那也是皇上动过最大的一次怒,是以李公公记得清楚。他还记得那日,皇上在皇后宫中见到薛离,和颜悦色,全然不记得之前的怒意,薛离也是与平日里一样同皇上相处。
皇后看在眼中,目光不算得轻松,同样在场的李公公却至今未明白。两人虽与从前相处无异,却再没有人提过肃知府的案子。不只是他们两人,其他人也是再不敢提,从那以后,肃知府的案子在整个余安城都没有人敢再提及。
外头虽不知道肃知府的事情,却皆对皇上与薛离关系称奇,纷语猜测下,最终觉得是皇上对薛离的格外关爱。李公公虽不知原因,却知道外头这个传言是荒谬的。
那日之后,薛离便接着去朝堂,皇上有意将他培养为国之栋梁的心思,并未打算遮掩,所以打小无论是薛离原本的身份,还是皇上对他的这一份看重,都让外人不敢小瞧了他,尤其是一直跟在皇上身边的李公公。
也正是因为这份特殊对待,也让外头的百姓更加确信了之前的猜想。
只是被寄予厚望的薛离却不那么争气,非但比原先更加顽劣了,性子也更加狂傲,根本不将朝臣放在眼中。
大臣明面上不敢对薛离有任何异议,可背过身却是一道道的折子递到皇上那里。
弹劾的折子大同小异,无非是说薛离恃才傲物,日渐平庸却顽劣不堪,若再无人严加管教,只怕将来铸成大错。
看着这些折子,皇上嘴角带笑摇头,竟激不起他一点怒火。
薛离要护,众大臣的折子也不能不理。皇上解决这件事情的方法便是请出了当时给薛离教书的左丞相。
左相一生与人为善,处事公允,朝中无人不服,绝不会因为是自己的学生而护着半分。
左相此人,未受到半分质疑过,未想到暮年,自己带的学生却引来了如此多的非议。可在面对众大臣的时候,左相只有一句话:“薛家公子,是可塑之才。”
薛家公子?自是薛离,薛家只有这一个公子,可塑之才,只左相这一句话,便堵住了那些质疑薛离的人之口。至于这顽劣,左相已经开口,若是再有人非议,那便是质疑左相的本事了。
看似严重的一件事情这样解决了,也平息了那些因为上次案子以为皇上对薛离生了嫌恶之心的想法。群臣的上奏对薛离没有丝毫影响,倒也没有助长他的嚣张,皇上虽不管,却不是薛老将军不管,薛家家法严明,薛离又挨了打,算是安宁了一阵子。
自那以后,所有人都觉得薛离肆意,有皇上护着,他也一直这样到了现在,皇上也一直纵着他到现在。
见到薛离越来越放肆,薛老将军比皇上还着急,只是因为有皇上护在薛离之前,薛老将军想教训,却也不敢太过分。
这些事情祁照临也同样看在眼中,只是那时候还小,长大后也未曾深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