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611)
但现在,杜锦宁的云淡风清却给他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这让他心里郁闷的不行。
要只是这样倒也罢了,杜锦宁不给他面子,他大可拂袖而去,让杜锦宁心里忐忑一番。可他此来,是有求于人。
他想要杜锦宁种植双季稻的方法和稻种,以及稻田养鱼的法子。
这是别人的秘方,别人为什么平白无故要给你?想不付出金钱的代价,那就只能以势欺人了。
在他看来,祭出他的大旗后,杜锦宁必然对他诚惶诚恐,各种巴结。此时他再提出想要那些法子和稻种,杜锦宁就不好拒绝了。如此,他一文不花,就得到了杜锦宁尽心尽力地倾囊相授。明年,他的田地也大获丰收,获得比平时一倍还多的收益。至于到时候还理不理杜锦宁,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可没想到杜锦宁完全不接他的茬,这让他的戏一下子唱不下去了。
他敛了脸上的笑容,表情也淡淡的,看了看不远处的庄子小院,语气不咸不淡地道:“杜大人不请我们进屋里坐坐吗?”
原先听宋庄头说胡员外的为人,杜锦宁对他就已不喜;现在看到他还到她面前来摆架子,杜锦宁就对他打心眼里厌恶。
她懒得在这种人身上浪费时间,直接道:“一会儿我还要去田里走走。胡员外和周里正此来有什么事,就在这儿说吧。”
胡员外愕然。
自打他打出了“内兄”的旗子后,还没人敢这么跟他说话。
“人家都说杜同知大人官架子特别大,我还不以为然。现如今看来,果真如此啊。”他阴阳怪气地道。
周里正在一旁十分尴尬,心里万分后悔揽了这么个事儿。一个是州同知,他的顶头上司;一个有亲戚在京中做大官,可都不是他这个小里正能得罪得起的。
他只希望这两位把他当成隐形人,不要把火烧到他身上。
却不想杜锦宁似乎听到了他的心声一般,撇开胡员外,朝周里正拱了拱手:“周里正,没事我就先去忙了,告辞。”说着,转身就走。
“你你你……”胡员外顿时气得七窍生烟,指着杜锦宁浑身颤抖。
“杜大人。”一个声音在胡员外等人身后响起。
胡员外和周里正一转身,就看到七八个人站在他们身后。
为首的一个六十来岁年纪,留着一绺胡子;另一个则似乎三十来岁,白面无须,穿了一件宝蓝色绸缎长衫,正眯着眼睛打量着他们。其他的都是下人打扮。
“金公公,吴大人。”杜锦宁拱手笑道。
胡员外和周里正的身子就是一颤。
公公?除了宫里那些被去了势的太监,没人敢拿这个称呼来唤人。而太监没有皇帝批准,连皇宫都是不能出的。
也就是说,这位是皇上派来的宫里的太监?
还没等这两人想明白,那个六十来岁的老头儿就盯住了胡员外,似笑非笑地道:“王海林是你的内兄?老夫倒不是知道他的小舅子架子这么大,非得我们杜大人放下公事陪你说话聊天。”
“哦,忘了自我介绍一下,老夫吴证,工部尚书。”他又道。
第768章 亩产多少斤?
胡员外两眼一黑,差点摔倒在地。
他不就是想装个逼吗?怎么立刻就遭雷劈了呢?
工部尚书,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且这么巧,他刚才的话还被人家听见了。
要是喝斥他几句倒不要紧,可如果这位吴尚书回了京后把今天这事跟自家那位“内兄”王海林一说,他打着王海林耀武扬威、欺压乡邻的事肯定就捂不住了。到时候,王海林还不知道会怎么收拾他呢。他跟王海林真正的关系传扬出去,他在润州这一亩三分地上就呆不下去了。
这么一想,他的腿就软了。
“吴尚书恕罪,杜大人恕罪,小人糊涂,您二位大人不要跟小人一般见识。小人给您二位赔礼了。还请大人不计小人过,饶过小人一回吧。”
说着,胡员外二话不说就跪了下去,还一个劲地给两人磕头,全然不顾他们此时正站在田梗上,到处是泥巴。
周里正看得目瞪口呆。
这还是平日里趾高气扬的胡员外吗?
吴尚书和杜锦宁都不知道胡员外跟王海林的真正关系,只觉得这位胡员外反应有些大。不就是借着王海林的权势摆了点架子吗?再如何不至于怕成这样吧?
不过想想吴尚书是王海林的顶头上司,他们倒也能理解。
吴尚书厌恶地摆摆手:“行了行了,赶紧走吧,我们还有要事要做,没时间陪你在这里胡闹。”
“是,是,多谢吴尚书不跟小人计较,小人这就滚,这就滚。”
胡员外也顾不得周里正了,从地上爬起来,看都不敢看吴尚书等人一眼,弯着腰揖着手一路后退,一不小心差点退到稻田里去。好在关键时刻他的随从拉住了他,才没有当着众人的面再出丑。
杜锦宁一直就没把这个跳梁小丑看在眼里,笑着作了个手势:“金公公请,吴大人请。”
一行人沿着田梗,朝前面走去。
这是杜锦宁在润州种双季稻,第一次早稻收割,意义重大。她禀报到京城后,赵晤便派了他殿前的太监小金子和工部官员过来察看。
本来是想随便叫一个工部的主事或是郎中过来的,但吴证却觉得这是工部的大事,一旦杜锦宁的双季稻收成极好,证明润州这个地方能种植双季稻,明年在润州以南都种上双季稻,大宋的粮食产量就能实现番翻。
所以他便自动请缨,亲自到润州来走一遭。
这才恰好碰上了刚才那一幕。
一行人沿着田梗走了有一盏茶功夫,就看到庄子上的壮劳力们已经到达地头了。
“为何开工这么早呢?”金公公问道,“他们还没吃早饭吧?”
此时天才亮没多久,相当于现代的六点钟。而古人生活节奏慢,平时总要辰时,即点钟吃过早饭后才开始上工干活,所以金公公才有此一问。
吴尚书身为工部尚书,自然是精通农事的。但因江南一直都是一年一季稻谷,平时收割都要到农历九月份了,那时候天气凉爽,又不用抢时间,庄户人家自然也没那么早到田地里干活。
所以听到金公公这样问,他也用询问的目光看向杜锦宁。
杜锦宁指指天:“现在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到了中午,太阳火辣,气温极高,人在野外便受不了,极容易中暑。所以这个时节收割稻谷,需得早晚干活,中午歇息,合理地安排时间。”
“杜大人想得着实周到,老夫佩服。”吴尚书由衷地道。
称赞完杜锦宁,他就心有余悸。
像这种细节,是极容易被忽视的,因为大家的注意力全都放在种植方法以及亩产多少斤上了。而一旦忽视了这个细节,导致农人中暑身亡,哪怕只有十来起这样的事件,也必会给双季稻蒙上阴影。一旦有人造谣说双季稻不吉利,会死人,想要大面积推广就难了。
可谓是细节决定成败。
这么一想,他看向杜锦宁的目光就不一样了。心里暗暗打着算盘,到明年一定要让杜锦宁主导双季稻的推广,而不是让他再呆在润州这个小地方,埋头做他的什么“农事研究”。
“吴大人谬赞了。”杜锦宁朝吴尚书拱拱手,又继续向金公公解释道,“这种时间,因为要抢时间,是没办法让佃农们慢悠悠在家里做饭的。所以我已让家中女管家组织庄子上的妇孺天未亮就做了大饭团,用竹叶裹了,每人两个,他们从庄子上走过来的路上便吃了,也不耽误时间。等午时回去,也是统一吃大锅饭,不用自己做饭了。”
她倒是想给这些人做包子馒头吃呢,无奈这里是产米地区,交通又不便利。自产的米要比从北方运过来的面便宜许多。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照顾大家的口味上来看,都是做饭团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