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命难安(81)
“郡主,老奴是无论如何都不敢放开您的,您看您还是...”
“不,忠叔,我求求你,让我去救母妃,我求求你,求求你...”羲凰立即打断陈忠的劝告,继而泪流满面的向他苦苦哀求,让看着她出生的陈忠好不心软,但...
“郡主,不是老奴不肯让您去,而是这火实在太....”这回,陈忠还是没将话说完,但打断他的却是“哐当”一声巨响。
“娘——”羲凰尖叫着看到王妃所居的楼阁呈势如破竹之势倾颓倒下,瞬间感觉自己的整个世界亦随之轰然倒塌在地。甚至,就在她崩溃的那一瞬间,熊熊燃烧的烈火仿佛幻化成了火红火红木槿花,簇拥着绝代风华的母妃,如往昔一样笑着对她轻唤:“宸儿,快到母妃这儿来。”
大火燃烧的同一时间,皇宫御书房门口。鼎北王独孤判负手而立,遥遥望着远处火光冲天的景象,向身旁的长子独孤予逍问道:“东城是哪家走水了?小心着别烧到了王府。”
“回父王,已经派人去打探了,相信马上就会有消息传来。”独孤予逍恭敬的回答,令独孤判没有再在这件事情上多作联想,却转而关心起另一件事情来。
“听说,今日下午,宸儿对你出手了?”这句话独孤判是用一种淡然的语气说出的,显然对此不甚在意。所以,独孤予逍也只能往轻处回答:“是比划了几招,并未下死手。”
“哦?是吗?”独孤予逍话一出口,独孤判立即就对此产生了质疑。没办法,儿肖母女肖父,羲凰自是他这几个孩子里面最像他的。所以,依照他的猜想,恐怕为着康宁公主的事,羲凰已经对她这兄长起过杀意,只是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让她平静下来没有痛下杀手。不过,关于这些他就不打算去深究了,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说到底也是予逍自己技不如人,还不如关心关心...
“小皇帝那件事儿,宸儿也插手进来了是吗?”独孤判继续用漫不经心的语气问,可独孤予逍却瞬间神经紧绷。
“回父王,确有其事,宸儿今日说她稍后会亲自来向父王禀明此事。所以,儿臣就暂时先将小皇帝软禁了起来。”独孤予逍边说边偷偷观察他父王的表情,虽未感觉到父王的神色有什么变化,但周身的气场却蓦然冷酷了几分。因此,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捏了把冷汗。
话说,这件事儿还真是个十成十的烫手山芋,无论他如何处理都是错。一方面,杀掉小皇帝是父王亲下的命令,他若胆敢违抗便是抗命不尊。可另一方面,羲凰又对出言威胁,他要是真的杀掉了小皇帝,以后绝对会吃不了兜着走。思及此,独孤予逍表示,对于自己这个唯一的亲妹妹,他感到十分的头疼。
一则,对于羲凰的本事,他是亲自领教过的,如若此事不如她的意,保不齐她以后得怎么对付自己。再则,父王平日里看着对羲凰严厉,实际上却最偏疼她,连鼎北王府的军令都独她一份。故而,就算自己是独孤世家的嫡长子,也不敢轻易去挑战她在父王心目中的地位。当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父王此番呈迅雷之势掌控长安,一不小心就会导致群雄并起的局面,而到那个时候,兵行者独孤羲凰的地位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那厢,独孤判表面上虽然仍旧不动声色,但心里早已有了自己的计较。不得不说在女儿的两相对比下,他对自己的这个长子还是颇有些失望的,就拿眼下这件事情来说,予逍所表现出的优柔寡断和瞻前顾后都注定他并非大才,反倒是羲凰的那股子霸气和倔强更令他欣赏,所以他总是忍不住会去纵容她,但也许就是他的这种纵容,让某些本应水到渠成的事情意外脱离了他的控制吧。独孤判无奈的想,继而沉声问独孤予逍:“兵力方面的部署可已完备?”
“回父王,一切事宜皆已办妥,只要您一声令下即可封锁长江沿线,只是...”独孤予逍眉头微皱,话锋一转道:“只是到底还是让杨启给逃脱了。”话毕,独孤予逍渐渐地低下头,默默为自己的办事不力深感惭愧。但话又说回来,他怎么可能料到这位养尊处优的太子殿下,居然能够突破层层围追堵截,从他们布下的天罗地网中死里逃生呢?
先不论他是如何逃出长安的,就光说宜昌渡口那儿,他居然能想到先在码头故布疑阵,让排查的人误以为他们已经登上过江的船只,然后再趁着混乱之际装作追捕之人登船,从而达到金蝉脱壳逃出生天的目的。如此智计,怕只怕是独孤羲凰的主意!独孤予逍愤恨的想,继而看向眼前的父王,试探着提议道:“父王,要不要动用那东西,以稳固整个南方的局势?”
“那东西?你是说迦楼令?”独孤判瞥了独孤予逍一眼,反问道。旋即,果就见他肯定的点了点头,于是极其不悦训斥他道:“说过多少次了,本王手上没有那东西!你也不要再打它的主意!以后休要再提及此物!”说完,不去理会独孤予逍的表情,思维重新回到羲凰身上,并渐渐对女儿这几日的叛逆行径感到十分不解。
虽说他小小防了女儿一手,自始至终没有将全盘计划透漏给她,但这大部分是出于保密的原因,毕竟羲凰与杨启经常接触,他可不敢保证杨启不会利用羲凰来探听鼎北王府的秘密。
好在,现实恰恰相反,自从豫王谋逆事件羲凰对他仗义相助后,杨启这小子对鼎北王府的警惕是越来越低,甚至渐渐呈现出要与他把手言欢,成就翁婿之好的趋势,真真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独孤判不止一次的在心里对杨启嗤之以鼻,紧接着便照旧感叹一番美人乡即是英雄冢的至理名言。不过,话说回来,自从她奋不顾身的前去营救杨启后,独孤判觉得有必要重新审视审视自己的这颗掌上明珠了。
却说,他一直认为,羲凰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但实际上最是冷静理智、心细如尘。特别是这些年在沙场上经过一定磨砺后,他甚至忘记他的女儿还是一个豆蔻年华的怀春少女,单单只把她作智计百出的兵行者看待。所以,他放心的将她送入十丈软红,兴致勃勃的看着她艳惊四座,冷眼旁观王孙公子们为她倾倒臣服,并始终坚信她能够从中全身而退、毫发无伤。
不过,照如今的情形看来,她或许不如他所期望的那样呢。独孤判怅然的想,继而稍加抚慰身旁的独孤予逍道:“宸儿她到底年轻气盛,你这个做大哥的要多多包涵。”话毕,独孤判回头继续看向那绯红一片的天际,蓦然感到心中一痛,继而一阵心乱如麻。
而与此同时,传递噩耗的人,已向皇宫的方向疾驰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9月6号休息一天,9月7号会开始更新一篇番外,是关于羲凰爹妈的,主要交代老爹从民族英雄黑化成窃国逆贼的前程往事,作者君超级喜欢,希望有小天使也喜欢。
☆、番外 妍如舜华(一)
几回月下诉衷肠,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蚕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二五年前中秋夜,可怜杯酒不曾消。——题记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妍华望着窗外的皎皎明月,习惯性的吟出这首诗,同时嘲讽的勾唇一笑,一时无限寥落。是了,又是一年寂寞凄清中秋之期,又是一晚不眠不休的相思之夜,好像从十二岁那年的中秋开始,年年便是如此了吧,妍华伤感的想,继而如往年一样陷入思念...
她乐宁郡主杨妍华,睿王杨诺与皇后胞妹的独生爱女,甫一出生便高贵不凡,注定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更何况,皇后姨母由于没有产下嫡出公主,便一直将她当做亲生女儿看待,若不是她父王母妃只此一女,皇后非得亲自抚养她不可,甚至不止一次毫不避讳的对众人说:“妍华就如本宫的亲生女儿,将来是一定要封公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