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谋之巾帼天下+番外(125)

作者:沙石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女强 女扮男装 关键字:主角:柳叶,赵煦,卓元 ┃ 配角:木青,田峰,冷月,如凝 ┃ 其它:励志,宫斗、权谋,官斗,权力,天下,党争,皇位 生在权贵之家,却长成山野之女,是为一错。长成山野女子,却冒名入朝为官,是为二错。“杜月梅也好,单月梅也罢,还有什么刘英儿清菡姑娘……她们,不过是你的影子罢了,难道你还不明白我的心?”点击展开

木青垂下头,“是,没了。”

他早就知道,母亲没了,但是没有人亲口告诉他他便可以假装她还在。

现在,他最信任的大哥跟他说没了。

“莫名贼子,你的贱命如何值得我娘用命去博?!”他双手捂住眼角,泪水大片大片渗出来。

木青再次艰难地开口:“……太子,太子已经登基为新帝。只是……”

他用力抹了抹眼睛,半坐起身子看着木青:“只是什么?”

“……太皇太后将望周镇一事给压下了。”木青艰难地说了出来。

“压下了?”他茫然地看向木青,“这是什么意思?昌王谋逆,意欲谋杀太子,这怎么能压下?!”

木青不忍地看了他一眼,“昌王谋逆,劫杀的不是太子,而是章府的孙小姐章文静,”深深吸了口气,嘲讽道,“是以他的谋逆之名成立不了。”

霍音从床上一下起来,扯得内脏一阵生疼,“可是,可是他明明冲着太子去的,若不是大哥你将太子安排另一条路回京,他截杀的就是太子啊!”

霍音眼里的不可思议和震怒,他看得真真切切,他又何尝不是?

静儿催马拉着车子跃下黄河的那一刹,他便已经生出将昌王撕成碎片的恨意。

但是太皇太后说:你们说昌王殿下在望周镇北的密林里截杀你们,可有证据?是有人看见昌王殿下了还是有人听见昌王殿下了?

是的,没有人说过那个蒙面的人是昌王,所有的死士都死了。霍音也是他从死人堆里扒拉出来的。死无对证。

霍音:“我就是证人啊,我亲眼看见昌王率领着一批死士前往望周镇截杀太子。”

木青看着他:“他可曾亲口跟你说过要截杀太子?”

霍音摇了摇头。

木青又问:“一路而来,他可曾摘下过面巾?”

霍音又摇了摇头。

木青又道,“方才的话也是门下侍郎章惇问我的,章大人如此老谋深算都没法将昌王钉死在谋逆之罪上,我们又能怎么样?太皇太后有意维护,我们又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又能奈他何?”

霍音跌坐回床上:“难不成我们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逍遥法外,伺机再起?大哥,我母亲,还有章府的孙小姐,还有死去的殿前司的兄弟们,我们怎么向他们交代?”

“太皇太后已经夺了他所有职务,并不许昌王府再养府兵。”木青微微仰头,叹了一息,“有些帐你我只能攒着慢慢算了。伯母、兄弟们还有……静儿,都会理解的。”

赵煦哭红的眼睛和决绝发誓一定要为静儿讨回公道的样子印在他脑中,这笔账终究还是会有清算的一天的。

霍音按着胸口咳了几声,苦笑着摇了摇头,“截杀储君,谋逆大罪居然就这般算了……大哥,我……”一拳砸在床沿上,这不岂是窝囊而已?

木青:“你且好好养着,你的伤太重,暂时别回京中,毕竟……”

霍音抬头笑了一下,“大哥总是这样,不好的事情便说不出口。不就是我伤得太重,就算复原了也不可能如从前这般,还有就是大哥想叫我躲在此处别回汴京,若是被昌王发现我还活着,只怕他不会放过我。”

木青面露赧色,而后又道:“也是圣上的主意,如今你是唯一可以直接指正昌王的人证,他不希望在扳倒昌王之前你先没了。”

霍音眸光亮了一下,“你是说新帝想要治昌王的罪?”忽而又黯了下去,“新帝不过八岁小儿,就算亲政也不是是何年何月。”

木青默然不语。

良久,霍音开口:“朝中事,世间事,公平无处可寻。大哥,我这次也算是死过一回了,劳烦大哥将我名册划去,世上再无霍音此人。”

木青沉默良久,答,“好。”

“我将为我娘和章小姐点长明灯,直到我生命的尽头。她们的牺牲没有人记得,但是我不能忘。还有殿前司的兄弟们。”他慢慢躺下,目光渐渐变得沉寂。

母亲说“大丈夫直面险恶是英雄,以身犯险是英雄,还有一种英雄是忍辱负重”,其实母亲还说过能:放下、容忍,才是真的英雄。

以前的他一腔热血,想着报效家国天下,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名载史册。

如今他不要做英雄,若是时光能够倒流,他宁可守着盲母过个清贫平淡的日子。

放下、容忍。

一切皆是空,了空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了空大师啊,异修的师父咯。

还更一万字的番外,写写异修学医怎么样?

☆、番外五

战鼓擂响三遍,打头的马阵率先冲了出去,迎上对面的敌军。顿时,呐喊声、厮杀声、刀兵相接声……充斥着整个山谷。

“烧水,把这些药煮上。”一名头戴方巾,身穿兵卒服色的人正指挥若定。让军医营的人有条不紊地忙开来。

前边的那座城已经攻了半个月,却丝毫没有进展,却因为雾瘴死伤了不少士兵。

守城的原本是岭南辖下一个县城里种田的百姓。只因不满当地府衙的税捐,一个不怕事的头头跳了出来,纠集了一群原本就是对衙门心怀不满的乌合之众,打砸县衙,砍了县令的脑袋,竖了杆旗帜自立为王。府衙接报后只寥寥数语奏报朝廷:……刁民纠集闹事,打砸县衙门、驱赶官役……

朝廷接报只当是灾年流民抢口吃食闹事罢了,先前别处也有发生过类似事情,大不了将领头闹事的抓了起来,再不济便砍了,杀一儆百,自然就消停了下去。

于是,门下省一纸文书,让岭南厢军加以镇压了事。

谁料此次并非之前那般简单,待半个月后奏报再一次送进门下省衙门之时,那伙叛贼已经占领了州府,将知府大人砍了悬于城外暴尸三日。炎热酷暑乃至蛆虫如雨般往下落,十里开外都能闻见尸体腐烂的味道。

数万将士兵临城下之时,那具腐肉被鹰鹫啄食殆尽的尸体已经可以看见森森白骨。

攻城,连发三次,都败了下来。士气顿时大挫。

数万将士被一支乌合之众拒之城门外连攻三次拿不下的消息传回汴京,龙颜大怒。当即撤了枢密院两个分管副院判,当堂点将接替数万将士的统帅。

这个将便是木青。

木青到达兵营,先整顿士气,然而要想重整雄风必得做些事情来鼓舞将士们。

木青初到用了两天夜观天象,第三天后半夜亲自搭弓用火簇飞射城楼。

第一箭落在城头,火簇很快熄灭了,没有引起任何或大或小的后果。城门楼上的守兵见到如此之遥的距离,箭簇还能射上城楼,先是一惊,后来发现这强弩之末毫无杀伤力,只是软趴趴落在城墙之上,裹了浸了松油的棉布的箭簇挣扎着燃了一豆火苗,不过须臾便熄灭了。

于是一群守兵聚在一处看着那熄灭的箭簇犹如看一个笑话,放肆大笑,更有冲着木青营地打口哨和呐喊的。

木青并未过多理会,开弓搭箭,又是一支火簇呼啸而去,这回的火簇较之前强劲许多,直奔城楼上一面旗帜而去。

到了城楼,火簇力道丝毫不减,带着火光的簇直接射穿招摇的旗帜,留下一片火苗。

那火苗从箭矢穿过的地方燃起,四散开去,不一会儿,一面绣着狰狞猛兽的旗子就燃烧殆尽。

原本在城门楼上打算看好戏继续嘲笑的守兵见此情景皆面色骤变,心中大骇。

就在他们惊骇未定之时,木青的第三箭又射了出来,直奔城楼上方一座小小值休室的木门。

整个城楼皆是砖石结构,唯有值守军官休憩处的小屋设有一扇木门,而火簇不偏不倚,就射在上头。

火苗瞬间窜了起来。

惊骇未定的守兵手忙脚乱地开始找水救火。

木青再一箭射出,稳稳扎进城墙顶上的石墙三分。此次并非火簇,箭身上绑的是一封战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